禪修電子報第121期
2020-4-9
禪修電子報/每月一次/週四發報
心靈法語

禪悟的見性
見的是心的本性
也就是心的自然狀態
故禪心見一切
一切皆美

◎ 摘自:《默照365

《六祖壇經》的思想(中)

《六祖壇經》裡的《涅槃經》和《維摩經》思想

如來藏在不同的經論中有許多不同的名字,但指的是同一個觀點,例如:佛性、自性、法本性、本性、如來藏、法藏、真如、清淨心等都是。《六祖壇經》中提到六祖惠能曾為無盡藏比丘尼解釋《大涅槃經》的妙義,此外他也在廣州法性寺見到印宗法師講《大涅槃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即出於《大涅槃經》,可見六祖惠能當時所處的環境,佛性思想的信仰非常普遍。

《六祖壇經》中有幾處也引用《維摩經》,茲列舉如下:

〈般若品〉云:「《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性。」

〈疑問品〉云「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出於《維摩經.佛國品》。

〈定慧品〉云:「如《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出於《維摩經.菩薩品》。

〈定慧品〉云:「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這是出於《維摩經.弟子品》。

〈定慧品〉云:「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出於《維摩經.佛國品》。

〈行由品〉云:「佛法是不二之法」,是出於《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

從以上對《維摩經》經文的引證之多,可見其對於《六祖壇經》的影響之大。《維摩經》的思想被《六祖壇經》所用的,第一是頓悟的觀念,第二是淨心直心的觀念,第三是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就是修行的觀念,第四是動靜一體的觀念,第五是不二的觀念。

所謂頓悟的思想,應該是從「教相判釋」的思想而來的。從印度到中國唐朝的佛教史上,對佛經性質和層次的分類有許多家教相的判釋。大致上認定佛對上根人用直接法的頓教,對中下根人則用迂迴次第而說的漸教。六祖惠能既然能在聽了《金剛經》的經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立時開悟,當然就是《淨名經》所說「即時豁然,還得本性」,那也就是頓悟。所以《六祖壇經》中有五處以上用到「頓教」來形容他的法門,又提到「頓見真如本性是頓悟菩提」,這都是從《維摩經》的觀點而來。

《六祖壇經》以直心和淨心來解釋智慧,以智慧做為佛性和清淨心的作用,把不動的自性稱為「定」。因此他說「定」和「慧」相當於燈和光的關係,沒有光不叫燈,是燈一定有光,它是不二之法。「直心」的心就是清淨的心,有了清淨的心一定是通過智慧而見到了佛性,是體用不二;如果行直心,必定是淨心,那一定能見佛性,所以他勸人不要執著心外的一切法,如此則離煩惱而證菩提。

日常生活就是修行,這與中國南方的山林佛教有關,必須勞作以維持生活,同時也與提倡佛教的普遍化有關。此外,六祖惠能自己的開悟是在聽到《金剛經》的經句便「言下大悟」。他原先是打柴的樵夫,到了五祖的道場還是去做廚房裡的雜務,開悟之後又到獵人的隊伍去做幫手。所以他不以為必須經過打坐修行才能明心見性,只要當下能夠於一切法不執著,便與佛同。因此他要引《維摩經》所說的「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所訶責」的例子為他的知己;禪宗也因《六祖壇經》做如此的提倡而開出與印度佛教不相同的局面。

動靜一體的觀念。一般人的看法,動和靜是兩種不同的現象,動的時候不是靜,靜的時候無法動。可是從《六祖壇經》所見,在一切境界裡,身體可以跟著動,而智慧心也有所反應,但是稱為「真如」的心體是不動的。然而不要以為叫做智慧的作用真的會動,它只是隨境反映的作用,不是對境起執的作用。反映是外境本身的現象,起執就是內在煩惱的作用;既然只是反映,它沒有真正的動。如鏡中的像,水面的影,與鏡和水本身無關。但它不是沒有作用,而是有大作用,這就把佛法用之於世間而不逃避世間。禪宗能夠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能夠長久普遍地受到歡迎,就是由於它能像佛經裡所說,蓮花出於污泥而不為污泥所染,處於動態的環境還能保持不動的寧靜心。

《維摩經》的不二思想。在該經中有二十七位菩薩提出二十七種不同的觀點來說明對於「不二」的看法,都是用兩個相對的觀念和事物來說明既非一亦非二的道理。世間的一切學問,不論是由哲學、宗教和科學等任何立場來看世間的現象和觀念,都不出相對的或二分法的觀點。即使是講一元論也是二分法,因為講二是對立的,講一也是等於二,因為單獨的一不能成立也不可能出現,只有從多才能見到一,或者從一切的現象而看全部的本體。如果要講一,一定是二或是多,所以不管站在那個立場,總有它的矛盾不通之處,因此《維摩經》提出不二的觀點。不二不等於一,也不等於二,那是真不二。也可以說,二是一的兩面,一是二的全體;有一一定是與二同在,有二一定不離一。此即《六祖壇經》所說定慧不二、動靜不二、善惡不二、眾生與佛不二、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等等。因此,《六祖壇經》最後的〈付囑品〉說:「動用三十六對」;所謂動用,是從清淨的自性而取智慧的功用,六祖理出三十六對相對的觀念和事相,要大家能夠出離兩邊而通達地運用,實際上也就是不二法門的衍伸。

《六祖壇經》裡所見其他經典的思想

在《六祖壇經》中所見的如來藏系統的經典,除以上所舉的《大涅槃經》和《維摩經》之外,尚有《菩薩戒經》、《法華經》、《華嚴經》、《觀無量壽佛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等。

〈般若品〉無相頌首句云:「說通及心通」,是出於《楞伽經》的〈一切佛語心品〉。

〈般若品〉及〈坐禪品〉兩處引用:「《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這是指《梵網菩薩戒經》。

〈般若品〉又說:「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這是出於《法華經》的〈藥草喻品〉。

〈機緣品〉云:「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這是用《六祖壇經》的心法解釋《法華經》義。

〈懺悔品〉引用《華嚴經》的〈淨行品〉三歸依的偈而云:「經云,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

〈疑問品〉:「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此處引的是《觀無量壽佛經》及《阿彌陀經》。

〈懺悔品〉引用菩薩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出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現在將以上所引資料,說明其意義如下:

《六祖壇經》所說:「說通和心通」,通常稱為「宗通、說通」,是指教理和證悟。如果沒有實際證悟的經驗,不會真正懂得佛陀所說甚深的教理;如果對經典真正認識瞭解的話,也必定是有了實際證悟經驗的人。所以,在惠能以一個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的人,能夠聽懂《金剛經》,而且又能為人解說《涅槃經》,然後又把他自己對於佛法的所知所見說了出來,完成一部《六祖壇經》,這就是實證的悟境和教理的認識彼此呼應。有一樣通達,必能兩樣一起通達。所以自古以來,在佛教裡有兩句話,「從禪出教」和「藉教悟宗」。惠能講出《六祖壇經》是從禪出教,他聞《金剛經》而開悟是藉教悟宗。禪也好,宗也好,都同樣是指佛性和自心的一體之兩面,此即如來藏思想的表現。

《梵網菩薩戒經》的思想架構是屬於《華嚴經》的系統,所以它跟《華嚴經》一樣,主張以清淨心為本。清淨心實際上就是眾生的本有佛性,所以《維摩經》叫它為「本心」。所謂開悟就是悟此清淨的本心和眾生的本性,也是非常堅固而富有感化力的佛性,在眾生稱為如來藏;它裡邊藏著的是本來的佛,也就是自心之中藏著本有的佛性。如果能夠一念之間頓息一切的執著攀緣妄想,便叫做「頓見真如本性」,發覺眾生與佛無二無別。清淨心的色彩貫穿著《六祖壇經》的思想,也可以說,《六祖壇經》的所謂最尊最上最第一的法門,便是叫人明自心見自性的法門。

《法華經》原來的比喻,是指佛法平等,但眾生根器有大小,所得的利益也有多少。《六祖壇經》則把雨水比成佛性,雨水能夠普及一切草木,有情和無情眾生都能得到利益,那表示佛性遍於一切眾生,乃至於無情,也都有佛性。雖然如此,《六祖壇經》也看到有些脆弱的草木若遇到大雨,不但不得利益,還會受到損害,因此又把《六祖壇經》所說的法門比喻為大雨,根性小的人聽到之後,反而會產生障礙。因此它強調,眾生的自性雖與佛無二,但若是小根小智的人,並不會生信心。

本來《法華經》所說佛的知見,就是成佛的意思;佛所知佛所見,是圓滿無缺的智慧的功能,不是眾生的知識和煩惱的執著,因此把佛的知見解說為禪法的內容。不過《法華經》並沒有說開佛知見就等於《六祖壇經》所講的見性和開悟;兩者是否相同,尚有斟酌餘地,在《六祖壇經》的立場則認為相同。

因為《華嚴經》主張淨心緣起,所以受到《六祖壇經》的重視,本來《華嚴經.淨行品》所講的自歸依是指歸依三寶的那個人自己歸依三寶了,因此下邊還有一句,「當願眾生」也能像自己一樣,從三寶得到利益,並未肯定地說是歸依自己的自心三寶。可是《六祖壇經》卻把自己歸依三寶解釋為歸依自己的自心三寶。如果從《華嚴經》的基本思想來講,可以像《六祖壇經》如此解釋;不過《六祖壇經》是用《梵網菩薩戒經》所說「本元自性清淨」的觀點來解釋《華嚴經》所說的三歸依偈。

《六祖壇經》出現的時代,彌陀淨土的思想和信仰在中國已非常盛行,像《六祖壇經》這樣主張開發自心和自性世界的佛教信仰,必然和求生西方淨土的阿彌陀佛信仰有觀念上和方法上的衝突。彌陀淨土重視以佛力往生佛國,而禪宗重視自淨其心,言下頓悟,不立文字,不向心外求法,也不見心外有佛,故有與彌陀淨土信仰辯論的必要。可是它也不能否定彌陀法門的價值,所以《六祖壇經》根據《觀無量壽經》所說的:「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視彼國,淨業成者」,著重在「淨業者」這一點上。所以《六祖壇經》說,如果能自淨其心,「即除十惡等障,念念見性」,則彌陀佛土「去此不遠」,其實就是後來有人解釋為「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思想,而把《觀無量壽經》主張的要修三種福業的觀念省略了。從這一段看,阿彌陀淨土的思想,雖也屬於如來藏的系統,比如稱阿彌陀佛的因地為法藏比丘,意即一切法的庫藏,含有如來藏的意思在內:但是《六祖壇經》不能接受懷著不善之心也能念佛往生的觀念。也就是說,必須先要做到自淨其心,才能往生佛國淨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的四弘誓願,是菩薩戒的基礎,又叫做一切菩薩成佛的通願。發大乘心,求成佛道,就是菩薩初發心。若要求受菩薩戒,先要懺悔、發願,然後接受三皈,《六祖壇經》就是以此架構來勸人實踐它的法門。不過,《六祖壇經》在四弘誓願之上多加了「自心」和「自性」的觀念,因為自心是無量廣大的智慧心,自性是清淨不動無障礙的佛性,所以發願度無量眾生不是心外真有眾生可度,斷一切煩惱不是心外真有煩惱可斷,修學一切法門不是心外真有法門可學,成無上佛道不是心外真有佛道可成。如果不是這樣,便成了心外有眾生、有煩惱、有法、有佛,那是二法,不是不二法;那是執著攀緣,不是解脫自在。但也因此造成許多人的誤解:自己尚在煩惱中而說沒有煩惱,也不需要斷煩惱;不懂佛法而認為沒有佛法可學;無能幫助眾生而認為心外沒有眾生需要度;不知佛道是什麼就認為不需要成佛。這就變成了邪見,亦即《六祖壇經》所說的「邪迷」、「誑妄」、「不善」、「嫉妒」、「惡毒」等的心理現象。

本文出處 :

禪修菁華集(全套七本)軟精裝特惠組合
輕鬆進入禪修之門,重構生命版圖的智慧之書


聖嚴法師在這套【禪修菁華集】中,賦予禪最完整而嚴謹的解說,透過層次分明的主題,便可得禪法面貌的梗概。從禪的簡介開始,縱觀禪宗的法源遷流,橫析禪宗修行方法的精髓,引領讀者在生活中靈活地善用禪法,積極的經營人生,開創內在無私的慈悲與無我的智慧,完成生命的自在與完美......more

好 書 推 薦

壇經講記

釋繼程


一念迷即煩惱,一念悟即清淨,
繼程法師直指《六祖壇經》心要,
化繁為簡,轉迷為悟!......

六祖壇經

六祖惠能, 釋法海, 丁福保


透過講經的法會,惠能自述生平遭遇與學佛經歷,並闡述禪宗傳承之心法,其中心思想為「見性成佛」。所謂「性」,即指世間眾生本身......

電子報管理:點此訂閱 / 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