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322期/2010年06月01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養成修行習慣,從走路開始

■ 梁金滿

一位和尚問法眼文益禪師:「十二時中如何行履?(在一整天的生活中如何修行?)」禪師回答:「步步踏著。」意思是說,走路時一步一步往前走,腳下踩得很實在,同時也知道自己是在一步一步往前走,心無二念。

這句再簡單不過的禪語,說明了:修行,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時中,都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然而要能清楚了知身體每一個動作、覺受、心念變化,必須透過不斷的觀照與練習。 像佛陀一樣走路,是最好的開始。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與弟子們就是以雙足步行,遊歷恆河兩岸弘法。佛陀告訴弟子,步行有能長途遠行、少生病、幫助思惟、飯食容易消化、易得定等五種好處。走路時,要注意威儀,不能左顧右盼、邊走邊嬉笑,臉色必須和悅,眼、耳、鼻、舌、身、意諸根收攝靜定,心不外緣,還要注意衣服齊整及腳步次序,才不失威儀。因此,所到之處,人們無不為佛陀僧團的威儀所攝化,自然想要親近佛法。

佛教弘傳到世界各地時,則因地理環境、風土文化,發展出不同的步行修持方法,例如南傳佛教國家,僧人至今仍維持佛世時行腳托缽與經行的傳統;漢傳佛教也發展出數種以步行為主的修行方法,包括禪期中的慢步經行、快步經行,佛七時的繞佛(念佛經行),以及朝山等。藏傳佛教與日本佛教也各有轉經輪、轉山以及 千日回峰行、靈場遍路行 等法門。

本期專題特別邀請禪修經驗豐富的法鼓山禪堂堂主果元法師、僧團常悟法師,指導經行、繞佛、朝山等動中修行的方法與心要,並由法鼓山僧伽大學禪學系學僧常啟法師示範步驟與動作,圖文並陳地引導讀者,掌握動中禪的要領,以及如何將觀念運用在日常走路中。看著果元法師與常啟法師走路時,全身自然散發放鬆、自在,卻又不失安定的威儀,讓人感受到將方法帶到日常走路中的妙用。

在日常生活中,走路是最頻繁的行動。聖嚴法師曾在幾本書中提到自己日常走路的修行方法,就是:不管前面還有多遠,也不管已經走了多遠,只是不斷地把現在這一步走好,觀察體驗每一步動作的感覺。法師說,只要願意嘗試,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如果能從走路開始,養成修行的生命態度與習慣,讓走路變成自然的修行,讓行、住、坐、臥四大威儀,無一項、無一時、無一處不是修行,則舉手投足間,起心動念處,生命的動靜運作,都是用功修行的場合。這不就是「禪在平常日用中」的道理嗎?

 

像佛陀一樣走路

享受當下這一步
走路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而頻繁的活動,
但我們往往身體在走,心卻不在腳步上;
如果能隨時收攝心念,身心一致,步步輕安,
每個人都能像佛陀一樣,歡喜享受當下的這一步,
那麼,簡單如走路,也就是修行的方法了。

■ 許翠谷

如果每走一步路,就像在地面上蓋一個印章,回頭檢視自己的足跡,你留下的是平穩堅定、充滿喜悅,還是慌亂焦慮、惶惶不安的印記?

處在生活節奏快半拍的現代社會,人們每天趕著上班打卡、外出赴約,總是為了「到達」而走,而不論散步慢行或健走疾行,經常是走馬看花,邊走邊想事情、聽音樂、聊天──腳在走,心卻不在步伐上。身與心分離,讓許多人疲於行走,遑論達到健身養生、放鬆身心的效果。那麼怎麼用對方法走路,才能走得輕安自在,也走出健康?

走路是動中的修行

二千六百年前,佛陀與弟子們遊歷恆河兩岸弘化說法,也是以雙足行走,那個時代沒有汽車、火車和飛機,四十五年的說法,佛陀是一步一步,以莊嚴、平靜和喜悅的腳步,行走遊化人間。當時佛陀教導弟子們一個輕安攝心的步行方法──經行( cankrama ),在空地上或林蔭間,在一定的距離內來回直行;走的時候,腳步不急不緩、不搖晃身體、也不低頭,而且要收攝諸根,心不外緣。

「收攝諸根,心不外緣,其實就是把心從散亂、妄想的狀態拉回到眼前當下。」研究原始佛教的學者溫宗?引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表示,經行不是因為身體疲累或昏沉而修習,而是「為修善品、為善思惟,內攝諸根,心不外亂而習經行。」獨特的用心方法,讓經行不同於一般的走路、散步,而是一種精進修行的方法。

此外,根據《四分律》、《出曜經》等文獻的記載,經行不僅可以幫助消化、少病痊痾、去除睡意、讓頭腦清醒之外,還能得定久住。可見經行有促進身心健康、攝心調身的功能。

其中,「經行得定」最廣為人知的例子,便是阿難證阿羅漢果的故事:佛陀涅槃後,大迦葉召集五百位阿羅漢準備整理佛陀的教法,集結前夕,阿難尚未證阿羅漢果,因而徹夜經行,當晚阿難準備就寢時,在「腳已離地,頭未至枕」之間證得羅漢,溫宗堃說明,阿難雖然不是在經行時證果,但是透過經行,收攝身心而斷一切漏、開智慧,顯示經行在禪修訓練上的重要性。

走路時,把自己交給方法

但是,經行時身體處於移動的狀態,該如何用心、安心?法鼓山禪堂堂主果元法師解釋,「由於走路的動作很單純而且不斷重複,所以只要把心安住在腳步上,沒有雜念妄想,心自然會安定下來。」走路時,清楚知道自己在走路,體會「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簡單的步行,不只有助練身,也可以鍊心了。

經行,雖然是佛教精進修行的法門,但是經行時調身、攝心的方法,卻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隨時可以輕鬆運用的。

佛畫家奚淞就是用步伐走出了自己的心靈空間,由於住家附近工程不斷、熙攘嘈雜,奚淞笑稱自己「住在工地」,但是每天清晨在小弄堂裡緩步來回幾趟,不僅讓紛擾惶惑的心安定了下來,整天的生活也跟著放鬆開闊了,他說:「我們一輩子可能都是在散心亂走,沒有專心走過,所以這一走,我立刻感受到經行的美。」一心一意的走路,也因而成了奚淞每天的定課。

禪心之旅: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

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
誠如一位背包客所說:「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
邱常梵踏上了朝聖之途,
沒想到竟碰上汶川大地震……

■ 邱常梵

第一次和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的相遇,是於大陸出版的雜誌上,那是張居高臨下拍攝的跨頁照片,影像非常具有張力,一間一間比鄰而建、密密麻麻的修行房,看得我目瞪口呆,驚訝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修行聖地,能擁有如此無與倫比的凝聚力量!

後來認識一個同樣熱愛西藏的成都背包客,談起她去佛學院的經歷,談起她如何從一個無信仰者轉變為佛教徒,最後像要看透我地說:「這輩子你一定要去一趟──那個不可思議的山谷!」

走過死亡地震帶,山中不知事

2008 年 5 月,我計畫走川藏公路返藏探望藏族朋友,順道前往,一償夙願。佛學院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北部的色達縣喇榮溝(溝即山谷),距離成都約七百公里。我從成都搭中巴出發,第一晚宿於阿?藏族自治州的馬爾他,第二天下午抵達色達縣城。在車站旁小旅館住下後,問明唯一書店位置,打算前往「尋寶」,忽然接到大陸乾女兒從山東打來電話,焦急地問:「乾媽,剛剛手機一直打不通,我好擔心哪,四川發生地震,地震帶就沿著您告訴我要走的路線,您走到哪兒啦?沒事吧?」可能因為色達海拔近四千公尺,我又正好在走動,以致沒感覺地震。接著想打給人在北京的同修報平安,打了許久才打通,之後所有線路全陷入癱瘓。

台灣地震如家常便飯,老實說,那一刻聽到地震並沒有很在意,加上沒看電視也沒聽廣播,這事就擱下了。

隔天一早搭小麵包車前往 20 餘公里外的佛學院,途中看到路旁軍隊駐紮,規模龐大得令人怵目驚心,想起前一天向司機打探消息,他說三月份拉薩動亂後,查得很嚴,外人不准進入佛學院。我該不會受阻於喇榮溝口吧?暗自祈禱諸佛護佑。

幸運沒遇到臨檢,車子進溝後,緩緩而上,路旁出現零星的修行小屋,隨海拔攀升逐漸增多,心裡萌生幾分緊張,有點近鄉情怯。突然,眼前一亮,蒼穹之下,群山之間,和記憶中那張跨頁圖片相似的影像跳進了眼簾,山谷布滿密密麻麻的小屋,如眾星拱月般簇擁著幾座輝煌的大殿──喇榮五明佛學院到了!

 

 
  2010大悲心水陸法會講座開始報名!
 

還記得每年大悲心水陸法會法喜與感動嗎? 六月起,第一階段「水陸講座」,由僧團法師主講各壇修行法門, 引導大眾深入水陸法會的精神與法義, 邀請您一起來開啟自性大悲,將水陸精神落實到日常修行。。...more

   【法青】7/6-7/11青年禪修營-簡單生活禪,你體驗了沒?
 

簡單生活禪,壓力盡釋放   輕鬆樂活風,身心皆自在

品味「吃飯禪」;練習「走路禪」;享受「睡覺禪」;體驗「坐姿禪」
感受「托水缽禪」;練習「八式動禪」, 壓力、煩惱全都OUT•輕鬆自在過六天!......more

 
 
《是非要溫柔》聖嚴法師的禪式管理學,「圓融」與「正直」之間∼......more  

生活的意義在於自我的成長,生命的價值在於與他人分享。......more

 
 
友善列印 我要轉寄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0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轉載請洽:data@ddc.com.tw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c.com.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