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館影音館修行‧生活電子書城購買心田點數
 
【禪&心靈環保】主題閱讀141

 

【心地】——福業與德業
 

◇資料來源:安心禪《知福幸福》拈花微笑

       

某天釋迦牟尼佛向一位農夫托缽化緣,農夫說:「我耕田,所以有飯吃;你不耕種,何以要飯吃?」佛陀回答:「我也在所有眾生心中耕耘,播下善種,讓善根發芽茁壯;你布施給我,就像培植福田,當我度眾生時,你的供養便在其中。」

福德、智慧兼修並進,是佛教的二大行門。六度萬行不離福慧,懺悔與發願,須落實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基本信念上,才能漸漸透入「利人利己不二」的深心。身、語、意三業清淨,即是福慧圓滿的佛境界。

初學者的修行往往偏向一邊,當我們汲汲於人天福或世俗慧,福德二業,彷彿背道而馳。事實上,想以凡夫知見蛻變為福德的經營者或智慧的追求者,都不容易實現,貪執的心念,常常牽動更多的煩惱與業障;若觸及福或慧的本質,便會發覺:福德、禪定、智慧,是密不可分的無量蘊藏。

我們一生的受用,來自心行的滿業。例如:財施得富貴,法施得聰明才智,無畏施得健康長壽。以歡喜心布施,同時廣結善緣。以吝惜心布施,則結下回報時的障緣。以傲慢心修大布施,雖獲天福亦無天德,果報將在阿修羅界享受。因此,佛弟子的福業以德業為軸心,一切佛法皆依「十善大地」所成就。

供養和布施,在事相上十分相似,差別在於是否具足真誠、恭敬。「事供養」是以禮敬諸佛的初發心,奉獻身心內在、外在的我所有,「理供養」則是離我相、離我見,證悟菩提心。聖嚴法師強調:理供養必定從事供養做起,唯有依教奉行而為人演說,才是最殊勝的「法供養」。

 
◎ 延伸閱讀:【般若行】——觀自在法門
 

◇資料來源:《法鼓山故事》《觀音妙智

 

法鼓山的祈願觀音殿,由內而外有三方匾額,分別是:黃篤生居士寫的「入流亡所」,董陽孜居士寫的「大悲心起」,以及聖嚴法師寫的「觀世自在」,象徵漢傳佛教的觀音法門心要與菩薩行願功德。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這二句經文,同時出現在《楞嚴經》的〈耳根圓通章〉及《法華經》的〈普門品〉,以四種「音」表達觀音菩薩的聞思修證。

妙音,說明菩薩傳遞的信息非常奧妙,千手千眼所到之處,眾生都能得到不可思議的啟發。觀世音,代表菩薩平等接收十法界的訊號與心聲,即使不知道菩薩的名字,只是喊著:「救救我吧!誰來救救我啊?」觀音菩薩一樣會及時援助。梵音,形容菩薩的回應,絕對是離欲、無染、沒有附帶條件的。海潮音,則是藉由潮汐的規律性,比喻信仰與感應的法爾自然。

當我們發願效法觀音菩薩,就要練習用心聽聲音,是普遍地聽,而不是只偏愛某些聲音。如果沒有分別心,所有的聲音都不會引起煩惱或情緒,只有耳朵在聽,但沒有聲音被自己聽到。更進一步,沒有主觀的自我,也沒有客觀的環境,耳識與聲塵都不存在,「反聞聞自性」即是實證無我與無音,從耳根清淨悟入空性。

當修行者對諸法實相生起信心,便歡喜化身為海潮音,與施無畏菩薩的般若行合一。如同聖嚴法師以「輸血管」期勉自己與義工:將物質、精神等資源,高效率地轉運給需要的人,更重要的是以自覺覺他為核心,讓所有參與者在服務的過程中共享法益。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
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