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影音修行‧生活電子書城購買心田點數

地藏菩薩可說是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幾乎無人不識。然而,如聖嚴師父說過:「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所以發願要將自己知道的佛法,盡量分享給需要的人。」我也常感觸地藏法門是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大家都知道地藏菩薩願力不思議,但因著種種迷思而無法深入地藏法門,所以我發願要將自己所知道的地藏法門,盡量分享給大家受益。

在民間信仰家庭長大的我,曾經對被稱為「幽冥教主」的地藏菩薩,總是感到畏懼,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誤以為地藏菩薩就是掌管地獄的閻羅王,打從心底有著深深地恐懼、害怕,而不敢親近學習。幸好出家後,經常聽人說持誦《地藏經》種種益處,才開始願意試著讀誦《地藏經》,可是每次看到經文裡眾多的鬼道眾生名字,愈誦心裡就愈發毛,結果誦沒幾次,就決定改換持誦其他經本。

直到幾年前,我的母親因車禍往生,終於改變了我對地藏法門的認識。母親生前未學佛,在三寶和地藏菩薩的加持下,順利、安詳地捨報、往生,讓我從此深信地藏菩薩不疑,菩薩願力果然不捨任何一個眾生。如佛陀在《地藏經》說:「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眾,付囑於汝。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這段經文就是母親的得度因緣,所以爾後幾年,每逢農曆七月,就會一整個月持誦《地藏經》,迴向給父母親及一切眾生。

由於農禪寺地藏法會的說法因緣,更讓我有機會探究《地藏經》的經義,如此再度誦經後,心中真是充滿了無限的感恩及感動。地藏菩薩並非救地獄罪苦眾生而已,更積極的是要讓眾生不墮地獄。而所謂的地獄,重點不在於是否真有地獄,而是當我們在造惡業時,地獄也同時在形成,可說是人造地獄。所謂的天堂或地獄,其實就在自己內心的方寸之間,能夠一念覺知,不被世間的煩惱困擾,那就是遠離地獄了。

聖嚴師父曾說:「菩薩的意思是對自己用智慧化解煩惱,對他人用慈悲救濟苦難。有智慧使心中不起煩惱,有慈悲使心中沒有敵人。能夠做到這兩點,就是菩薩。」如果我們能學習地藏菩薩發願,讓自己的心量寬廣如大地,不也就是人間菩薩嗎?

發願可以成為我們生命的方向,讓人生不再徬徨無依。但是發願應該是「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一開始發願就要發大願,但是下手處要從最低處開始才易落實,不會發空願。

除了每日持誦地藏菩薩聖號與《地藏經》等定課外,如何在日常生活練習地藏法門呢?最重要的是學習地藏菩薩的願力,展開淨化身心、淨化世界的實際行動,比如素食、少用塑膠袋等等,雖然只是簡單一餐,簡單一個行為,卻就是在提昇自己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能積沙成塔。

曾有人問我為何想講說《地藏經》呢?因為這是一部可以依經修行的「生命使用手冊」,不論是生病、惡夢、臨終、往生……,《地藏經》提供了從生到死的完整生命關懷。讓我們能透過學習生而為人,走向究竟的成佛之道。

誠如聖嚴師父於《地藏菩薩的大願法門》的開示:「地藏菩薩的大慈悲願,能夠解決一切凡夫眾生生前、死後的問題,提供成佛之前的所有修行法門。」學習地藏法門,能夠幫助我們掌握生命的正確觀念與態度,進而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所謂「業不重不生娑婆」,而修行就要學習做自己的主人。信仰地藏菩薩,不應只是期望得到菩薩的救濟,應該讓自己有自度度他的能力。特別是在五濁惡世的現在,魔強法弱的時代,對因果的觀念更應加強自我提醒,要依地藏法門持戒,守護自己的身心,照顧他人的平安。

很歡喜看到《地藏菩薩50問》的出版,這本書幫助人們釐清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不但層次分明有系統,而且能簡單明瞭地介紹地藏菩薩信仰與修行方法,是初學佛者很好的一本必讀書。如能及早閱讀本書,相信能讓很多人不再蹉跎歲月,錯失深入地藏法門的良機。

法鼓山今年的年度主題為「好願在人間」,正貼切地藏菩薩的大願精神。聖嚴師父曾勉勵大眾:「每人每天多說一句好話,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如果我們每天至少發一個好願,讓佛法與自己的生命結合為一,我們就都是地藏菩薩的好幫手了,能一起轉五濁惡世為人間淨土!

釋果慨
法鼓山弘化發展專案 總召集人

Q:地藏信仰起源於何處?

A: 地藏菩薩在印度佛教時期,沒有發展出普及的信仰圈,直到傳入中國後才被尊為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菩薩並列,而且受到本土文化的影響與轉化,在信仰內容上起了實質的變化,從而開展出屬於中國特色的地藏信仰。

地藏信仰起源於印度吠陀神話的地神傳說,可能源自《梨俱吠陀》的地神比里底毘,即是地天信仰。地天是十二天之一,為守護大地的大地之神,相對於守護天空的梵天。大地能孕育萬物,而女性有生育力量,所以地神比里底毘以大地之母的形象出現在人間。當人們需要祈求財富、健康或對治怨敵時,便召請地神守護。地神在原始佛教時皈依佛陀,變成佛教的守護者,大乘佛教興起後,轉化為地藏菩薩,除守護大地,更守護人們的心地。

Q:地藏菩薩為何發願在穢土成佛,現出家相?

A: 每個菩薩的願力不同,地藏菩薩在《十輪經》裡發願要學習釋迦牟尼佛在穢土成佛,他說:「我今學世尊,發如是誓願,當於此穢土,得無上菩提。」

釋迦佛精神的真正繼承者

印順長老於《佛法是救世之光》中說:「釋迦牟尼佛是出現於穢惡世界,並於此穢土成佛的。地藏菩薩要學習釋迦佛,發願於此穢土成佛,於此穢土度生,可說是釋迦佛精神的真正繼承者。」

地藏菩薩為何要現出家相呢?如果和觀音菩薩、普賢菩薩一樣現在家相,不是比較容易親近與度化眾生嗎?如果是在淨土成佛,淨土本已清淨,菩薩不需要特別現出家相,但是發願在穢土成佛,便需要出家相為醒世明燈,提供轉染成淨的解脫道路。

現出家相以淨化穢土

因為穢惡世界的眾生自私自利,總是爾虞我詐,爭名奪利,社會充滿黑暗,需要僧團住持正法,顯現光明清淨的力量,即使社會大眾無法如僧人放棄私蓄財產,捨離情感煩惱,也能因而對修行懷抱信心與希望。因此,地藏菩薩需要現出家清淨相,讓眾生知道正法存在,進而產生淨化穢土的積極作用。

Q:地藏信仰與法門有何特色?

A: 在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裡,地藏菩薩以「願力」聞名,而尊稱大願地藏菩薩。地藏法門主依「地藏三經」開展而來,不論是持誦地藏菩薩的經典、聖號、懺本或儀軌,或是持戒、禪觀等等,都能幫助我們不造惡業,懺罪除障、消災增福,行菩薩道。

地藏信仰與法門的特色包括:

一、大願救度眾生

救度眾生是地藏菩薩的本願,他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的劫數,多如不可勝數的千百億恆河沙。而地藏菩薩特別重視地獄的眾生,每日清晨入諸禪定,遊化六道,以救拔罪苦眾生,可見其「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悲願。

二、深信因緣果報

地藏三經所提出的修行方法與福德利益,雖然不盡相同,但根本精神都在助人了解因果業報,力行十善法門,出離生死,共成佛道。

三、重視孝道精神

《地藏經》被視為佛教的孝經,佛陀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是為了盡一份孝道,而地藏菩薩過去世因孝順母親而發大願心,以孝女身而發願度盡眾生,經中的孝道精神影響深遠。

四、救濟臨終關懷

印順長老認為地藏菩薩的拔濟願力有三:一、地藏本願永為濟拔,二、臨終時之救拔,三、命終後之拔濟,點出地藏菩薩照顧人們生時、臨終時、死後,讓生有依,死有歸。

地藏菩薩的救度,幾乎貫穿了我們生命的每個階段,尤其對於久臥床枕、臨命終時,甚至命終之後七七日內,只要一念迴向,念一佛名、一瞻一禮,或者做大布施、誦經禮懺……,都能不墮三塗。這份來自地藏菩薩的祝福,不僅幫助亡者善終,也讓每顆不安的心有所依止,對當代臨終關懷、生命教育皆深具啟發。

Q:應學地藏菩薩度盡眾生再成佛,或先成佛再來度眾生?

A: 成佛的路上,你會選擇自己先解脫?還是讓身旁的人先解脫?

成佛的基石,利他為先

地藏菩薩過去生為小國王時,也曾面臨這樣的抉擇。當時他和鄰國國王是好朋友,兩人經常一起行善救濟百姓,但人民依然造惡多端、飽受各種苦難,於是一王發願,自己先成佛再來廣度眾生,一王則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 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這便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地藏菩薩。

修行過程裡,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先想到自己?還是先想到眾生?我們通常都是會先想到自己,諸佛菩薩以願來下化眾生,凡夫則是以願來上求佛道,可是《地藏經》卻提醒我們,想要上求佛道,反而要先發願下化眾生。

以他為我,為人著想

生命的旅途中,必然存在著許多的抉擇,而且每個選擇經常夾伴著善與惡、自私與利他,處處挑戰著我們的「自我」有多大?

聖嚴法師曾分享,他到任何地方或見到任何人,從沒想過要爭取什麼,或希望對方能給自己好處,他所想的通常是:「對方需要什麼?我能給他什麼利益或希望?」並勉勵人:「今生的大功課,是『以他為我』,處處為別人著想,如此才能化熱惱為清涼,化愚癡為智慧,化痛苦為喜悅。」

地藏菩薩的大願就像大地,容受一切受苦受難的眾生,令眾生安住,並以願來增長一切善法。地藏菩薩展現的,不僅是救度眾生的悲心,也是身為佛教徒應有的心量。

在今日你爭我奪、個人主義至上的主流價值當中,地藏菩薩無盡的願行,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思考。如果我們能以合作代替競爭,以助人來助己,便能夠在成就別人中,同時也圓滿了自己的人生與修行。

TOP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
9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問題請洽:[email protect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