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影音修行‧生活電子書城購買心田點數

在本書之前,我曾出版過類似的三冊書:《禪的生活》、《拈花微笑》、《禪與悟》,都跟禪修的方法及禪修的觀念有關,先後十年以來,頗受許多讀者的喜愛。這也反映出禪修的風氣,已在海內外的華人社會,漸漸地推展開來,深感欣慰。

以美國為例,禪修曾經成為一時的風尚,知識分子學禪坐,大學生學禪坐,許多的中學也以正式的課程,教授青少年學生打坐。那是因為美國的社會情況穩定,經濟成長正常,故在物質生活之外,便將追求精神領域的開發,做為他們的生活目標。

有關禪修的書籍,今天能受到我國各界人士的重視,相信也跟國內的社會結構及經濟開發有關,所以我能連連出書,也為我們的國家,備感高興。

本書共收文稿二十九篇,長的約一萬餘字,短的二、三千字,多是從我在國內外東、西兩半球的演講錄音整理出來,也多曾在《人生》及《法鼓》等刊物發表。我很感謝那些為我整理錄音帶的僧俗弟子,如果不是他們已把稿件寫出,我是不可能將之撰寫成書的。

不過,我的演講用語及其組織,距離文章的要求,是相當遠的,弟子們費心整理出來的講稿,多半雖曾經我過目,卻也多半未能多花時間親自予以潤色補充。這趟我於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四日來美之時,由東初出版社的叢書執行編輯劉德如博士,將她蒐集到的一大包稿件交給我隨身帶到了紐約,一直置於案頭,總是無暇伸手去碰它們。

到了十二月十二日,我才下了決心,將這包稿件細心閱讀一遍,然後逐篇、逐句、逐字,給予刪修增訂。往往一篇四、五千字的稿子,也要花我四、五個小時的修改,幾乎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八十的文句,都是重新寫過。僅有少數幾篇,文字頗為通順,雖然不太像是我的文章,也讓它們保留了原樣。

本書的各篇之間,只有思想與目標的統一性,並沒有篇與篇之間的連貫性;可以連續逐篇地讀完,也可以單篇前後地抽讀。正因為本書所收各篇,是在各地不同的場合講出,每篇各有其特色,但是也有若干資料內容,在全書的各篇之中,重複出現了一至兩次,以保持各自成篇的完整性。

本書的內容性質,是以禪法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通過深入的體驗及簡明的介紹,推廣到人間的現實生活中來,以期使得不論年齡性別、職業層次、教育程度的社會大眾,都能分享得到禪法的利益。若能定時禪修者,本書中提供了基本的禪坐方法;若是忙碌異常的人士,也不妨試著用本書中介紹的禪修觀念,調整自我、消融自我。從三分鐘的放鬆身心,到平常日用中的照顧身心,更見簡便實用的禪修方便。

本書的目的,是通過禪法的功能,來推動心靈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以期實現法鼓山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本書是我近十年來,在世界各地弘揚禪法的實錄和縮影;讀完本書,也等於陪著我做了幾年護法、聞法、學法的努力。其實,除了無法感受到臨場的氣氛之外,本書各篇的內容,都比講出之時更加明朗與充實。這也正是我要在繁忙中,抽出十天的時間,夜以繼日地親自修訂改寫的主要原因,為了對我自己的演講負責,心血的投入還是值得。

最後要謝謝數年來各地方的善友們給了我演講的機會。謝謝尤果會、盧果乘等幾位居士為我謄稿,姚果莊居士在這十天之間,不眠不休,以驚人的抄寫速度及校閱速度,完成了本書的清稿。當然,青年名畫家陳永模在百忙中,為我作畫,使本書增光;東初出版社的代主任果在沙彌尼、主編潘果崧、美編許榮發及叢書編輯張敏琪等人,都為本書的出版奉獻良多,一併在此申謝。

一九九四年元月,我將書稿帶回臺北,四月十七日自序於農禪寺

禪是什麼?正確地回答:什麼都不是,什麼也都是。

因為,凡是有形的、存在的,不管是物質的、精神的、生理的、心理的,只要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追求的、可以依靠的、可以想像的,都不是禪的本身。所以禪宗主張「不立文字」、「不可思議」。任何可以用語言、文字、符號來表達、說明的,都僅是一種現象,而不是禪的內容。禪,既非物質現象,亦非心理活動,僅可勉為其難地說:它是一種心法、一種普遍的事實。

一、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

禪,起源於印度,原係一種定的修行與修行經驗。傳到中國,演化成為一個代號,代表著能在生活中活用的,既非如此的,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可以稱它是「無」,亦可名其為「空」。既然是「無」,既然是「空」,就不該是通過見、聞、覺、知,來接觸感受的現象了。

中國禪的功能,在其能使人於修行之後,達到「開悟見性」的目的。佛說一切眾生皆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許多人都希望悟佛知見,見到佛性。何謂「佛性」?就是空相、空性。相,指一切有形的,可用思惟或五官接觸到的現象,包括我們的生理、心理,以及身心以外的世間所包含的一切物理現象;性,則是不變的本質、一切現象的根本。佛性不是有形的存在,亦非可被描述的任何現象,但其存在於一切現象之中的任何一點。因其沒有定相,故以空為相;沒有定性,故以空為性。

這些理論,既「空」又「無」,聽來似乎落於消極,其實不然,如果真是消極的話,我不該在此與諸位結此法緣,也不應挑燈埋首地著述不輟,更不會孜孜不倦地奔波於東、西兩半球弘法利生,也不致有逾百次的演講,風塵僕僕於全美各大學府。因為相空性空,故慈悲與智慧跟一切眾生不能分割。

二、進階修行達到空無境地

如果僅僅談空、論無、說佛性,和我們的實際生活便會脫節,淪於空談,不切實際。因此,還得借助於層次的說明,由每個人現在的情況,一步步地進階,達到開悟見性的境地。因此,我們接著以層次的分析來理解禪法。

首先,我們以修行的層次來分析由「有」至「空」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層次是尚未修行禪法,包括沒有接觸過禪法,或已知禪法而尚未開始修行的人。

第二個層次是正在修行禪法,但尚未開悟見性的人。

第三個層次是已經修行禪法,且已開悟見性的人。

現在不說第一層次,但舉第二及第三層次的例子如下:

《六祖壇經》裡有兩個眾所皆知的偈子,第一個是五祖的大弟子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另外一個偈子是六祖惠能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的偈子,意指我們的心就像明鏡台一樣,身則如菩提樹一般,我們應常以「持戒」清淨我們的身體,以「修定」清潔我們的心念,才能使身心不受染汙,而得清淨。身心清淨,即得解脫。所以,在沒開悟前,必須持戒、修定,常常地拂拭,清理身心。這是一個正在修行,而且是很努力地修行的人所見的層次。因此,五祖看了,便令門人焚香禮敬,照著修行,免墮惡道,得大利益。

六祖惠能的偈子,則已見「空性」,故否定了菩提樹、明鏡台等身心的存在。既沒有像菩提樹的身,也沒有像明鏡台的心,那用功又用到哪兒去呢?根本不須洗啊、擦啊、持戒啊、修定的。既然是「空」的,就是無罣無礙,哪兒來的塵埃?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脫,也是悟後見性的境界。

一、福慧雙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報,但是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就可能帶給我們困擾。有福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知道如何運用福報和增長福報。因此佛教主張「福慧雙修」,主張「悲智雙運」,那才算是健康的修行。

不管是福慧雙修或悲智雙運,都要知道如何來培植和運用自己的福報,至於如何培植?就必須靠智慧。譬如:有人希望從商賺錢,就得先去學習工商管理、學習企業經營。再如昨天我遇到一位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財務管理博士,我問他賺了多少錢?他回答說:「我只知道怎麼替別人賺錢、管錢,但是自己沒有錢。」知道怎麼替人賺錢、管錢,而自己沒有錢,就是有智慧而福報不夠。很多公司的老闆本身並沒有讀多少書,但是他們能夠用很多具有高學歷的專家、學者來替他們賺錢。類似的老闆,雖然未受多少正規教育,但也不能說是沒有智慧,不過,能有用人的智慧,還得要有賺錢的福報。

一個人如果把人做到親痛仇快、眾叛親離的程度,可以說他是沒有智慧,不會待人;在家庭裡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鬩牆,也都是沒有智慧加上缺少福報。善於處人是智慧;受人善待是福報。如果一個人能夠把認識的及不認識的人集合在一起工作,找來在一起生活,自己雖然沒什麼錢,能夠有人,則不僅是財富,且是福慧雙修。福報是從哪裡來?是靠無私的智慧來,就像上面所講的,把許多生成個性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的人,集合在一起愉快地工作,這是需要人緣和智慧的,人緣就是福報,再加上智慧的運用就是一種財富。

佛教所講的智慧,不全同於知識和學問。知識和學問可以從書本中或學校裡學習;智慧則是要從內心的體驗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運用而獲得。有些人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是沒有人緣,不通世故,走到哪裡都不受人歡迎,想做任何事,別人都不願認同、參與,這種人就算是少福少慧了。這種人可能有滿腹的經綸,同時也有滿腹的牢騷,更不幸的是尚有十足的驕氣。

常言道:「做事容易做人難。」可是,識人才能用人,有人才能成事,成事才有福報。如果沒有人來相助,必不能成就大事。同樣一件事情,如果僅靠一個人單槍匹馬,孤軍奮鬥,雖然也可以做出一點什麼來,然其過程辛苦而成就有限。如果能集眾人之力,眾志成城,同心協力,做同樣的事,便能可大可久,造福更多的眾生了。故在佛法中,強調和樂,主張群策群力,所以在《華嚴經.淨行品》中,勉勵學佛的人,要能夠做到「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二、絕對客觀

現在我要從禪法或佛法的觀點來談智慧。禪的智慧,是先要把自我的執著心抽空。何謂自我?便是閉鎖的主觀意識。通常的人都以主觀和客觀來面對每一件事情,如果比較客觀來處理事情,就是比較理性,也比較接近智慧。如說這樣就是有智慧,也不完全正確。所謂客觀,必然還有一個對象存在,一定還有一個與客觀相對的主觀立場,所謂絕對客觀的可能性是很少的。遇到事情,人們都是憑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的觀點來做為標準而加以判斷。請問各位,既已預設標準地判斷,還能算是客觀嗎?

例如: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心理醫生。

「請問您是以什麼來為病人治病?」我問他。

「我客觀地憑自己的專業知識。」他回答。

「請問您的專業知識從哪裡學的?」

「我的專業知識是從書本的研究、老師的教導、個人的臨床而得來的。」

「老師和書本上的專業知識又從哪裡來的呢?」

「老師和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是他們從書本及經驗累積起來發現的。」

從以上的對話,各位可以理解到這位醫生所講的客觀,只能算是比較理性的客觀,而非絕對性的客觀。因為客觀裡面已加了人為的因素,因此我告訴這位心理醫生:「您這樣只能算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也就是說,病人需要幫助,您拿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來幫助對方,並不是純以病人的需要而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醫生回答說:「是呀,如果我有那般能耐的話,我就不用來向您請教,不用來學佛,也不必來跟您修學禪法啦!」

如何才能幫助病人呢?在禪法的立場是把知識和經驗都擺開,當下看對方需要什麼就給他什麼。話是這麼簡單,問題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嗎?若要放下專業知識而去面對某種環境或對象時,總會讓我們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和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所以世間法,還是要借重於專業知識。若要正本清源,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便要採用佛法:第一,從佛法的觀點,知道應將自我放下;第二,從自身的修行,練習著把自我放下,同時也用佛法的觀點及方法來幫助他人。當自己的智慧尚未開發出來時,要藉佛法的智慧,如果沒有佛法的智慧,我們就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幫助自己,也不知該用什麼樣的語言幫助他人了。

一、無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觀念是苦,因為無常所以是苦。一般的人不知道苦從哪兒來,實際上「苦」有所謂的四苦或八苦。四種苦是基本的觀念,乃指生、老、病、死。生並不是指出生,而是生存、生活;人在出生以後,於生存、生活的過程中,本身就是一個苦的事實。在這個苦裡,又含有無常,無常就是由少小而變成衰老,老是指生命的過程,一天一天地過去。年輕人可能不覺得生命的過程是痛苦的,其實我們多過一天,就有一天的不舒服在病中過去。人還年輕時就很害怕死,死亡的威脅及死亡的事實,都是最苦的事。生、老、病、死四種苦,是釋迦牟尼佛悟到的人生四大真諦的第一真諦。

除了上述四種苦之外,還有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和五蘊熾盛苦,加起來便成人生的八苦,這些都是由於無常的關係。「求不得苦」是因所求的對象在變化,自己也在變化,條件也變了,所以求不到。昨天他愛你,今天有第三者插進來,把你愛的人搶走了,因緣產生變化,就是無常,所以求也求不到了。也有已經得到手的,因為因緣產生了變化,上了架的鴨子,也有可能飛了。無常是不斷地變化,變化無常,故有求不得苦。

「怨憎會苦」是不是也是無常?是。怨多半是從恩來的,如果從無始以來彼此互相沒有關係,怨亦無由生起。怨深的原因,是彼此之間互相有恩,互相的關係比較深,結的怨恨也比較深,例如:夫妻之間就是「不是怨家不聚頭」。怨家就是情況變了,本來是恩愛的,但是由於情況變化、觀念變化和環境變化,就變成了怨家。誰都不想恩愛變成怨家,但是由於與自己的利害相衝突,以及環境變化的影響,就成了怨家,而怨家還又不容易分開,反而常常會碰在一起,這就是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也是無常,這很容易了解。親子之愛、師生之愛、夫妻之愛、朋友之愛,彼此互相非常親愛的人,由於發生情況、因緣變化、自然現象等,便非得分離不可,這也是無常。

「五蘊熾盛苦」也就是四大不調、心理矛盾、精神失控。四大是指物質的身體不調和,因為它的變化無法控制預料,就成了病苦。還有自我的思想,內外發生衝突,自己的思想在變,外在環境也在變,不能適應;自己折磨自己,前念和後念互相較勁;昨天的想法和今天的想法不一致;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衝突;理想與現實的脫節;物質與精神的失衡等等,便造成了造惡業、受苦報的一生又一生,五蘊相續。

二、無常放得下

如若能夠覺悟萬法無常的話,馬上便得解脫;不了解無常,不知道是無常,所以淹沒在苦海。如果已經觀察到、理解到世間所有的一切現象都是無常,那就多少能夠看得開一些,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放不下了。連我、你、他都是無常,既然是無常,對於自我的價值標準,對於他人的價值判斷,就馬上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在美國,曾經有一人中了樂透獎,電視記者問他準備做什麼?他就大聲哭著說:「不得了啦,我不知道怎麼辦,好高興!但是我不知道怎麼辦,以後有這麼多錢,我怎麼辦呢?從今天晚上起我就不敢睡覺了,我不知道怎麼辦。」如果此人能知道無常,就很簡單了,抽到樂透獎,慢慢地用掉就沒了,或者不小心丟了、被人騙走、搶走了也就沒有了;如用來投資,賺到億萬財產,死亡時,別說金錢帶不走,連身體也得放下來。何必緊張?擔心什麼?這也就是說,由於一切現象既是無常,遇到好事,不必歡喜;相反地,如果發生倒楣的事,知道是無常,也就不必苦惱,很快地,倒楣運也是無常,就會過去,否極泰來,正好又有一番新氣象了。

三、無常是空

知道是無常就能理解到空的道理。空並不是指空空如也的沒有,而是指的不能永恆、不是真實、捉摸不定、隨時變化,因此叫它是空,空才是不變的真理。

無常就是苦,無常就是空,無常即無我。這是佛法基本的道理,能夠接受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者,即是正信的佛教徒。

有一次,有位先生聽我講完四聖諦和苦、空、無常、無我之後,就跟我說:「法師,您不能再講了,您再講下去,我們這個世界就完蛋了。多消極!多悲觀!完全沒有希望了。」諸位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同樣的反應?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根本不知道有苦的這回事,雖然聽到了無常這個名詞,事實上不可能體會到無常;雖然講空,不可能感覺到是空;雖然講無我,不可能沒有我,連我自己也有「我」呀,否則又是誰來為你們做這場演講呢?但這是佛法的原則,也是最高的理論,如何能從實際生活中來運用它,是需要很多的方便及方法的。修學佛法,稱為修道,四聖諦便是最基本的入門法。

TOP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8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mf.org.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