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影音修行‧生活電子書城購買心田點數

在佛陀時代,印度室羅伐城的地方,有一位婆羅門種族的居士,他的太太雖然為他生了好多孩子,但是每次生下不久,就死亡了,這使他煩惱非常。

有一次,他的太太又懷孕了,並且快要臨盆了,這又使他焦急起來,他想他是命中註定絕子絕孫的了,這回生下的孩子,誰能擔保不跟以往所生的孩子一樣呢?

當他正在憂愁痛苦的時候,他家鄰居的一位太太來向他建議:「你太太臨盆的時候,可以來喚我一聲,我希望能夠幫助你,試試你的好運氣。」

不久,孩子生下了,是一個又白又胖的男孩子。那位鄰居的老太太,替孩子洗乾淨了,也包裹好了,又在孩子的嘴裡餵了最好的生酥,然後交給了一個婢女,教她抱著孩子,放在大路的十字街口,如果看到出家人經過之時,不管是佛教的出家人,或是外道的出家人,都要向他們恭敬虔誠地說:「聖者慈悲,接受這個小兒禮聖者之足。」直到日暮時分,如果小兒不死,你就把他抱回來。

那個婢女,照著所吩咐的話,一一做了。那天,街上來往的出家人特別多,有的是佛教的,也有好多是外道的,其中當然有著好多是得了道、證了果的出家人。那些出家人,聽說「小兒禮聖者之足」,他們便會停下腳來為小兒祝願:「願令你這個小孩子無病長壽,天神擁護,父母所願,悉令圓滿。」

最難得的,那天上午,佛陀也出來托缽行化,經過該處。那個婢女見到佛陀的威儀和相好,不禁五體投地,頂禮佛陀,並且指著小兒說:「世尊慈悲,接受這個小兒禮世尊之足。」佛陀聽了,非常歡喜,所以也為這個小兒,做了同樣的祝願。

這樣一來,一直到晚上,孩子還是好好地活著。那位居士見婢女仍舊抱著活的孩子回家,真是高興得不得了。繼續過了好幾天,孩子漸漸地大起來,他家便大會親友、大請客、大慶祝,並且為這孩子取名字。大家都說:「這個孩子既然是放在大路邊上才能活的,就應該叫大路。」

大路是非常聰明的,漸漸長大了之後,也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技能和學問。當時印度外道最高的學問是四種《吠陀經》,也被大路通通學會了。因為他有學問和大智慧,好多人家的孩子,都送到大路那裡去做學生,後來他的學生,竟有五百個之多了。

在大路出生後沒幾年,大路的父母,又為大路生了一個弟弟,也用同樣的方法教婢女抱著放在大路上的十字街口。但是婢女偷懶,只在小路邊上坐了一天,幸而佛陀在那天的上午,也在那條小路上經過了一次,並且也為小兒做了與過去同樣的祝願。因此,在慶祝會上為之取名的時候,大家又說:「這個孩子既然是放在小路邊上才能活的,就應該叫作小路。」

可是,小路的頭腦,恰恰與他的哥哥相反,愚笨的程度,簡直難以形容。他的父親也請了最有名的老師教他讀書,但他還是沒有辦法:老師教他兩個字,他記住了第二個字,便忘了第一個字;再學第一個字,又忘了第二個字;學這樣不成,換學那樣也不成。最後,逼得他的老師無法可想,只好向他的父親辭職,並說:「我是沒有辦法再教令郎了,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因此,愚笨的小路,漸漸出名了,他已笨得不能再笨,大家就給他取了個外號,叫作愚路。這個愚路的外號,後來一直被人家喊了好久好久。漸漸地,他們的父母年老了。父母對於大路是能夠放心的,至於愚路的低能,卻使父母擔心。所以當其父親臨終之際,特別叮囑大路,要好好地照顧弟弟。

當他們的父親死了不久,室羅伐城裡來了很多佛教的出家人,全城的人,聽說這些出家人是由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帶著來的,所以都到城門口去迎接,因此也引起了大路的好奇心,他也雜在人群裡去湊熱鬧,致使他聽了二位尊者以佛法的開示,他發了一些疑問,也求得了滿意的解答,這使他敬佩得無以復加。於是,大路發心出家了,出家之後,如法修持觀想,不久以後便證了阿羅漢果,這是小乘出家人修道最高的果位了。

大路出家之後,愚路無依無靠,既沒有治家理財的本領,也沒有自謀生活的能力,他只好去做乞丐了。(節錄)

(更多內容請見《聖者的故事》)

釋迦世尊未出家時,既是一國的太子,他的生活和經歷,也就與一般的太子一樣。但是他的父親淨飯王,時時擔心他會應了阿私陀仙人等的預言:「在家當為轉輪王,出家必將成佛道。」故到釋尊十九歲那年,淨飯王便為太子建造三時宮殿,讓太子分別於不同的季節住入不同的宮殿,一為冬宮,一為夏宮,另一為春秋宮。這也是為太子納妃而做的準備工作,用來防止太子走上出家的路。

太子成年之後,從經中的紀錄看,他先後娶了三個妃子,並建三等宮舍,第一宮納耶輸陀羅妃,第二宮納摩奴陀羅妃,第三宮納瞿多彌妃。其中以瞿多彌的年齡最大,可能與釋尊相似,耶輸陀羅的年齡最小,可能幼於釋尊十來歲。但是釋迦族重視本族的婚姻,故將摩耶夫人之兄所生的耶輸陀羅,立為正妃,後來也僅耶輸陀羅為太子生了一子。

瞿多彌也是釋迦族的女性,她是一位名叫檀荼波尼的女兒,她很有男孩子的性格,她也不喜歡帶有脂粉氣的男人,比如在她選擇結婚對象的集會上,許多男孩子為了吸引瞿多彌的注意,將他們家裡能夠穿戴的掛起來,炫耀財富、增加姿容、助長體態的種種高貴衣服及瓔珞等珠寶飾物,都呈現了出來,但是,瞿多彌看了之後的評論是這樣的:

「這些男孩,打扮得花枝招展,倒像是待嫁的女孩了,這是婦女們媚惑式的裝飾,是膽怯懦弱的表示,缺少勇敢精進的大丈夫氣。男子漢不應假借外物莊嚴,自身的氣質和相貌,才是最好的莊嚴,正好像悉達多太子一樣,他雖貴為太子,富甲全國,也沒有打扮得珠光寶氣,所以我已決定要嫁悉達多太子了。」

悉達多是釋尊出家成佛之前的本名,從年齡的考察而言,瞿多彌應該比耶輸陀羅更早進入迦毘羅衛城的王宮,她在宮中,對於太子的協助很多,並且輔佐其他的妃子,管理和照料宮中的女子們。

另外一位妃子摩奴陀羅的事蹟,經中的記載不詳。

有緣的,必定相會,雖然是修行到了最後一生馬上就要成佛的階段,仍有三位女性,要嫁給他成為夫妻,經中當然也由釋尊自己說明了這些女性之所以要嫁給他的原因——往昔生中所發生過的事蹟因緣。(節錄)

(更多內容請見《聖者的故事》)

大愛道的印度話,叫作摩訶婆闍波提,但是她又叫作憍答彌,以中國話說,又叫作幻化與大世主。這都是翻譯的不同而有差別。她是佛陀的姨母,也是佛陀的養母,更是比丘尼的創始之祖。

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的印度,有著很多的國家,由很多的國王分別統治著。當時的師子頰王與善悟王,統治著兩個國家,他們一向很友好,並且早已有著姻親的關係。

師子頰王生有四個王子,最大的一個叫作淨飯,故被立為王位的繼承人。在同一個年代之中,善悟王也生了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都是極其美麗的美女。因為生得太美了,當第一個女兒出世不久,便被宮裡所有的宮娥彩女,驚為天仙下凡,以為是神仙造作的,不是人間所生的,所以給她取名叫作幻化。但是,幻化雖已美得驚人,當她的妹妹出世的時候,卻比她更美,於是她的美名,被妹妹占了上風,大家便給她妹妹取名叫作大幻化。年齡雖然姊姊大,名字卻是妹妹大了。

當時,有好多精於看相的婆羅門,多來為她姊妹兩人看相,大家都說,這兩位公主,不但豔麗絕世,尤其富貴殊勝,相師們都一致認定:幻化當生貴子,將來要做力輪王;大幻化所生貴子,則更貴於幻化所生,將來要做轉輪聖王。

善悟王聽了相師們的預言之後,心裡自是高興非常。漸漸地,幻化與大幻化,已經長大成人了,善悟王為他自己的兩個女兒的終身大事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想到了師子頰王的淨飯太子,他想,自己的兩個女兒既然都有大富大貴的大好命運,並且可能生出力輪王與轉輪聖王來,如果把她們嫁給一向與自己友好的師子頰王做太子妃,當然是最最理想的事了。因此,他把他的意思以及他兩個女兒的好命運,派遺使臣,告訴了師子頰王。

這對師子頰王而言,的確是一大喜訊。於是很快地,兩個國家的宮廷裡,著手籌備喜事了。

因為大幻化的年齡雖然較小,容貌卻比幻化更美,命運也比幻化更好,所以首先迎娶了妹妹大幻化立為淨飯太子的第一妃子,再娶姊姊幻化,成為淨飯太子的第二妃子。

沒有幾年,師子頰王的年紀老了,終於駕崩,所以,淨飯太子繼承了王位。

接著,最偉大的局面開始了,最神聖的時代來臨了。淨飯王的第一夫人大幻化-後來大家稱她摩耶夫人,在她娘家善悟王的王家花園-藍毘尼園中的無憂樹下,生下悉達多太子。這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由於悉達多太子的誕生,鼓舞了整個的印度社會,也為宇宙之間帶來了無限的幸運與無上的光輝,整個大千世界的天上與人間,從此便邁入了光明燦爛的境界。

很多有名的相師,皆來為悉達多太子看相,在他們的一生之中,從未見過像悉達多太子這樣殊勝的身相。自頭頂至腳底,具足三十二種大人之相,普通人能夠有了其中的一種,便可大富大貴,何況具足了三十二種。據他們的相法中說,凡是具足了三十二種大人之相的人,必定能做轉輪聖王;如果出家,便可證得無上的佛果。

淨飯王在興奮歡欣之中,又請了當時最最有名的五通仙人阿私陀,來為悉達多太子看相。沒想到阿私陀仙看了之後,竟然老淚縱橫地哭了起來。他這一哭,驚動了淨飯王,隨即問他:「難道說我這個孩子有著什麼不祥之相嗎?」

「不,他沒有絲毫的不祥之處,只是因為他的身相太好了,所以我為我自己感到悲哀。」

「這是什麼意思,請問大仙?」淨飯王非常懷疑。

「我是說:這個孩子,長大之後,必定會出家,必定會成佛;而我自己,卻沒有這份福氣親近佛陀了,我已是老得不久人世的人了。」阿私陀還在傷感地流著眼淚。

「我們不會讓他出家的,很多相師已說過,這個孩子,將會成為轉輪聖王。」淨飯王興致勃勃地說。

「唉!那是他們的無知,要知道,在此末劫的時代之中,是不會有輪王出世的,所以我知道他將來必定出家成佛。」阿私陀仙看完相說完話,便離開王宮,走出王城,又回到他的山上去了。

這一來,既使淨飯王高興,又使淨飯王擔憂。當然,他是絕不希望悉達多太子真的出家的;即使出家以後會成佛,在世俗親情的觀念之下,他也絕不希望。他所希望的,是能繼承他的王業,擴大他的王業範圍,乃至真如相師們所說的,成為轉輪聖王,以和平善聖的政治,統理四天下的世界與人民。

但是,不幸的事件發生了,大幻化摩耶夫人,誕生了悉達多太子的七天之後,便去世了,這對於悉達多來說,襁褓喪母,固然不幸,即使對於整個的王族而言,也是一大損失。(節錄)

(更多內容請見《聖者的故事》)

TOP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
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問題請洽:[email protect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