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傳佛教中的學佛人,不管新學或老參都會問:修行菩薩道有沒有次第?如果有,要看哪一部經論?或學習哪一個宗派的道次第?其實大經大論很多,在漢傳佛教諸宗派中,也都有提出修行的道次第,只是初學佛者不易貫通博大精深的義理。而備受諸宗共同推崇重視,且提出菩薩戒與菩薩道之修學次第的經典,則是《梵網經.菩薩心地品》。關於此經,諸宗也有很多註疏。

 

禪宗虛雲老和尚的傳人,靈源長老(一九○二─一九八八)教觀並重,年輕時參學於華嚴座主應慈法師門下,後於十方大覺禪寺傳戒時,集諸家《梵網經》之註疏,包含:律宗寂光大師之《梵網經直解》、淨土宗蕅益大師之《梵網經合註》、天台宗智者大師之《菩薩戒義疏》等等之所長,形成白話文的《佛說梵網經集義句解》。誠如靈源長老所言:「此《梵網經》上卷〈心地道〉,下卷〈心地戒〉,乘、戒俱急,乃頓超直入的大菩薩境界。」由此可知,《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所闡述的內容,主要在於「心地道」、「心地戒」。

 

雖然《梵網經》只有一品流傳於中國,但此一品實乃統貫全經,彌足珍貴,如蕅益大師(一五九九─一六五五)於《梵網經合註》〈緣起〉所說:「大哉!《梵網經.心地品》之為教也,指點真性淵源,確示妙修終始。……文雖僅傳一品,義實統貫全經。」由蕅益大師的這段序言,可得知《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的特色,在於指點眾生的佛性,且明確地指示吾人如何由始至終的修行妙道,而此修行之道,即是心地道、心地戒。

 

因此,可知「心地」兩字,實乃貫穿《梵網經》之全部經文,是整部《梵網經》的宗旨所在,亦是具足解、行的妙典,無怪乎蕅益大師如此讚歎此妙典,如其所言:「大哉!《梵網經.心地品》之為教也,……戒與乘而並急,頓與漸而同收。約本迹,則橫豎俱開,兼華嚴法華之奧旨。約觀行,則事理俱備,攬五時八教之大綱。」此段「戒與乘而並急」,其意是指《梵網經》行(戒)、解(乘)並重。不僅如此,且《梵網經》包含了頓漸法門,兼具《華嚴經》、《法華經》之奧旨,在觀行上則事理俱備。因此,佛陀一代時教,無不濃縮於此妙典中。

 

由於《梵網經》上卷所述「心地道」,經文涵義甚深,文約義廣,實不易理解,雖有寂光大師《梵網經直解》及蕅益大師《梵網經合註》做了較詳細之疏解,但對一般大眾而言,恐仍不容易了解。因此,靈源長老發大願以白話解說,此從原書名《佛說梵網經集義句解》之「句解」兩字,可得知此書的特色,是採直接於《梵網經》的經文每字每句之下,直接標示其意思或加以解釋之,以便讀者對於經文的了解,列舉如下:(粗黑字體為經文,其餘為靈源長老之解釋)

 

爾時,時成就。
釋迦牟尼佛,主成就。
在第四禪地中捨念清淨地,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王宮,處成就。

 

從上述這段文字,可看出靈源長老於《句解》中,直接於經文之下,標示經文每字每句之意思,如:於經文「爾時」之下,標示「時成就」。又如「釋迦牟尼佛」之下,標示「主成就」。「在第四禪地中」之下,標示「捨念清淨地」,此說明第四禪之意思,是指捨念清淨地,又於「摩醯首羅」 之下,標示「大自在」,即是以大自在說明「摩醯首羅」之意思,且於「天王宮」之後,標示「處成就」。因此,對於「處成就」這段經文,是先採分開來個別解釋,但最後需整句連起來理解,如「在第四禪地中捨念清淨地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王宮,處成就」,其意是指「在第四禪地中摩醯首羅天王宮」為「處成就」。

 

《梵網經菩薩道》一書,原書名《梵網經集義句解》,乃靈源長老有感於《梵網經》上卷〈心地道〉,文略義深,不易理解,因而於傳戒之後,撰寫而成。法鼓文化將此書重新排版,名為《梵網經菩薩道》,以彰顯菩薩〈心地道〉之特色。本書編排之特色,以菩薩心地、「心」修三賢、「地」行十聖,這三部分來貫串全經文,皆扣緊著「心地」兩字來做章節標題。另外,編輯小組進行了三項改善:(一)將複雜的傳統科判,簡化為大綱,並轉成目錄。(二)在內文原義下,加強段落之分明,及標逗斷句。(三)附錄中,前三個附表為編輯小組所增添,最後亦附上《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上卷的新標逗本,提供讀者參照。

 

此書問世之緣起,原是果興法師發願整理靈源老和尚舊著時,發現到一本很難讀懂的好書,除了可考驗老學佛人的學養深度之外,法師在編輯期間對菩薩道的修行亦有所感,故特別強調:因為菩薩從初發心起,便發起成佛的信願,所以對每一賢聖階位的內容,都要視為指導心地修行的起因,而不是代表菩薩證得的結果。最後,在編輯群們努力下,前後投入兩年的心血編輯,期間亦得到致力於天台教學的大常法師之指點,我個人則是在教授華嚴學菩薩道之餘,略盡綿薄之力。

文字是代表語言的,語言的筆記,即是文字。用文字記載聖賢名人的言行,留傳於後世,名曰經典。在當時本來是直說直記,沒有一些彎曲,毫無難解之處,人人可以看得懂聽得懂的。但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在時代上從古至今的變遷,環境上東西南北的不同,各地方言有所別異。文字組織簡略,語言用意的複雜,古人的文字學說,在今人讀之,有許多費解。讀的人若無高深的學問,自不能解,而聞者更不明了。因此對於古人的書籍,各種經典,非再加註解不可。於是有註疏,釋文解義等書出焉。用淺近的文法,詳明古人的用意,使讀者了解文義。

 

佛經寓意最深,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境界。佛說般若法門,非大智慧人不能明了。況《華嚴》、《梵網》圓頓法門,更超過於般若之上,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此《梵網經》上卷〈心地道〉,下卷〈心地戒〉,乘、戒俱急,乃頓超直入的大菩薩境界,非一般人所能行得。若下卷對人間之機,說心地戒法,註疏尚多,可以了解。而上卷佛在色究竟天,對天人所說的心地道,含意甚深,文字尤略,雖有《梵網經直解》、《梵網經合註》的解釋,因羅什法師的原譯,沒有固定的標點,以致上、下句的圈點,各有不同,不能斷定誰是誰非,讀法亦當然各異了。今但求義理契合,取其長處而釋之,將直解改作句解。

 

靈源在民國二十三年具戒後,即隨上應下慈老法師學《梵網經》,依《直解》為本,聞而錄其大概,於今三十年矣,常以此經為根本修學,隨身不離。民國二十八年朝五台回滬三月安居期中,在慈修禪院與四眾等,講完上、下卷。前年在本寺安居時又與諸新學講解一遍。以《梵網》上卷,文略義深,聽者過耳即忘,成績極少。今春傳戒之後,又欲開講此經,以初學者多,對上卷〈心地道〉,多不相應,於是採《直解》、《合註》之所長,加三十年前,隨應慈老法師所聞的筆記,以《直解》之分科為準,集成《梵網經句解》講義,勉學者同心研究,既無註解正文對照的麻煩,又無名相難懂的費神。今則每字每句,分釋而後合釋,一目了然,不須法師講解,亦可明白。

 

由是舍那心地法門,不傳之心印,一旦了了於指掌,人人可以發心用功修學,因心地戒而入心地道,人人有分。則吾人雖在五濁惡世,亦同四禪天清淨境界,親聞佛說無異。發菩提心,得佛大戒者,應當從戒生定,法門普及,宜人人手各一本,加以研究讀誦受持,則佛日初照高山,圓頓法門,了了於各人心目之間,從因至果究竟菩提的大道路,其中經過的境界,所修所學,雖未到達,已宛然無疑。是即靈源的本願,作此句解的緣起,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