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

認識心中的小猴子

■ 林何臻

很久以前,在一場動物集會上,猴子在眾獸前獻舞,讓大家看得很開心,決定推舉他為森林之王。狐狸對於這個選舉結果很不服氣,便設了一個陷阱,上面放塊肉當誘餌,接著跑去跟猴子大王說:「我在一個地方看到了寶藏,想要留給大王獨享!」猴子聞言,立刻生起貪念,跟著狐狸來到陷阱旁,才剛見到肉塊,就迫不及待伸手去抓,一下子落入陷阱裡。狐狸看著猴子出糗,便嘲笑說:「你連自己都顧不好,還想當大王嗎?」

古人云:「猴,候也」,「候」本有「伺機、觀察」之意,意指猿猴善於伺機而後動,素來為靈活機敏的代表。上述故事中的猴子因為夠聰明,所以能比其他動物更精準地把握攀上權力頂峰的時機,但也因為有心性躁動的特質,一見小利就忘了要謀定而後動,最後淪為笑柄。這則伊索寓言,雖是諷刺當時權貴空居高位,卻無實際本事,不過在這位失格的猴王身上,也映照出人們那顆總是禁不住誘惑、蠢蠢欲動的猿猴心。

放一取一的猿猴心

西方有句話說「Taming the monkey mind(調伏猴心)」,把不斷滋生妄念的心,比喻成不受控制、竄上跳下的猴子;而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位家喻戶曉的心猴──齊天大聖孫悟空,最初頑劣難調,讓唐三藏不得不多念幾遍緊箍咒,才能制得住他。

雖然東西方皆有「心猴」的說法,但追溯其典故,其實都源自佛典。《雜阿含經》記載,佛陀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說法,曾形容心、意、識的須臾轉變,「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

「沒有開悟的人,有二十種身見,如同一棵『無明』大樹上的二十根枝芽,」法鼓文理學院教師楊郁文解釋:「佛陀比喻凡夫的心,猶如猴子一般,抓了一根樹枝,怕掉下去而不敢放手,接著看到前面還有一根樹枝,就改抓前面那根,放掉後面那根。如此放一取一,於是在二十種身見中輪迴流轉。」

心識運作與攀緣

事實上,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物質環境有成、住、壞、空,人的身體有生、老、病、死,心念則有生、住、異、滅,不論是外在物質環境、人的肉體,或是內在的心念,都離不開因緣生滅,終歸於空的結果。可是,一顆未受訓練的心,慣於攀緣,一旦這些內在念頭(內緣)或外在環境(外緣)發生變化,就不由自主地隨之起舞,生起種種妄想,因此無法好好地將心止於當下。

它可能沉溺在過去的回憶中,不斷重溫犯錯或失去心愛之物的那一刻,深陷悔恨的流沙,無法自拔;它可能神遊在妄念構築的未來幻境中,被不切實際的憂慮或快樂所牽引,醒來後徒增失落;當各種訴諸快意的聲色刺激,充斥在日常之中,它也可能因為外在的誘惑或打擊,在喜、怒、哀、樂、貪、瞋、嫉妒等各種情緒之間不斷流轉,即使倦了想停歇,也求之不得。

禪修鍊心 即定即慧

這隻四處攀緣的心猴,如此漫無目的地為境所轉,為凡夫帶來無盡的煩惱和偏執,幾乎只有在失去意識或深層無夢的睡眠時,才能暫時停止躁動,讓人獲得一絲喘息。究竟該如何與之共處,才能斷除紛亂顛倒的妄念?

戒、定、慧三學,是學佛的基礎,其中的定,即是安定心念,如聖嚴法師所說:「大乘菩薩的定,是心念不受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心境所動,即謂之定。」以禪修鍊心,便能收攝散亂的心念。

「所有禪修方法,像是觀呼吸、話頭、默照,其實都可以用來達到身心的統一,」對禪修深有體驗的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楊蓓分享:「每個人適用的方法不同,不過大多數人可能會從最基礎的觀呼吸著手,善用觀呼吸來覺察內心變化,能讓心變得更清明。」然而,不論運用哪一種方法,都可以練習「身在哪裡,心在哪裡」,將心念止於當下身體的感受與動作上。透過如此的鍛鍊,能夠養成時時觀察自己起心動念的習慣,進而消融煩惱。

聖嚴法師曾說:「禪宗的定,則別有勝義,那是『即定即慧』。定的本身就是智慧,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從定生慧。」以禪宗大師們為例,他們身、口、意三業一貫相應,不論是在動態或靜態中,都不離定。當心定之後,即如明鏡,對於外在環境、內在心理、身體狀態等種種不斷變化的無常現象,會有更敏銳的覺察,進而悟得現象「有」、自性「空」的萬法真實相,自然不再被煩惱所困,達到「無我」的智慧。

與心猴一起修行

卸下了妄念的枷鎖,我們就能善用心猴原本善於觀察、極富創造力的優點,使他反過來幫助我們,證得真正的智慧,就像《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在幫助唐三藏西方取經的漫漫長路上,通過重重考驗,最終自己也修成正果。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雜誌3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