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
首頁書籍影音修行‧生活訂閱電子報購買心田點數

或許有人認為自己一生平順,沒有遇到什麼障礙,也沒有做出傷害別人的事,不需要懺悔;其實我們不僅常常忘記今生曾犯的過失,對於過去做過的錯事,自己也未必知道。如果我們過去世中不曾造下罪業,現在便不會再做凡夫;如果我們沒有做過需要懺悔的事,那麼應該不會有煩惱、苦難的果報。但我們真的沒有任何煩惱、苦難的事情嗎?

通常當我們修習禪定、聽聞佛法之後,就會發現自己所犯的錯誤及過失很多,自然而然會生起懺悔心。所以不一定要犯了什麼重大的過失,才需要懺悔,而是不論做了害人害己、知道或不知道、記得或不記得的惡事,都需要懺悔。

懺悔,可以使煩躁、閉塞、不開朗的心,變成清涼、豁達、舒坦的心。就如《水懺》所云:「眾生垢重,何人無罪?何者無愆?」;「兩種白法,能為眾生滅除眾障:一者慚,二者愧。」懺悔能幫助我們培養「慚」與「愧」的善心所,懂得自我覺察、向內觀照,具有反省能力,當我們願意承認自己的過失,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心中也就不再有罣礙,可以帶著全新的氣象再出發。

(摘錄:《人生雜誌366期:拜《水懺》—迎好年》

法會指的是各種說法或供佛、供僧及布施等活動集會,又稱為法事、佛事、法要。其精神是「以法相會」,如法修行。法會結合了梵唄音聲、儀軌、禮佛、咒語、拜懺、持誦經典等各種佛教修行法門;一般而言,寺院每日朝暮課誦、定期舉行的各種懺法禮拜、以及依據不同經典,含攝不同菩薩精神的觀音、藥師、地藏法會等都屬於法會的範圍。

而拜懺或稱禮懺,則是禮拜懺悔儀軌的法會,懺悔儀軌是為了懺悔業障而進行的修行儀式,也是漢傳佛教所特有的修行法門。懺悔法在原始佛教中就已存在,主要是僧團在每半月布薩誦戒時,犯過者於大眾中告白懺悔;或是解夏安居時,在大會中,任由他人隨意檢舉自己的罪過,並對著其他比丘懺悔的「自恣」。佛教傳入中國後,則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懺悔儀軌,目前台灣較流行的懺悔儀軌有:《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慈悲三昧水懺》、《大悲懺》、《地藏懺》及《千佛懺》等。

以觀音法門為例,持誦《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觀音法會與禮拜《大悲懺》的法會,雖然都是仰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力加被護佑,但前者強調「持名」法門,在持誦〈普門品〉經文時,了解無論遇到任何危難險阻,只要至誠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都能立時消災解難。透過〈普門品〉,也學習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種應化身「普門示現」,隨機度化眾生的大悲願心。

《大悲懺》法會則是「懺門」,是宋代知禮大師根據《大悲心陀羅尼經》所發展、編寫、制定出來的懺儀,內容包含嚴室淨業、如法供養、至心禮敬、發願持明、披誠懺悔、旋繞歸向等六大儀軌。禮拜《大悲懺》不僅具有收攝身語意的功能,透過自心悔悟求懺,到藉由禮拜、供養儀程,漸次引導信眾觀照自心,內化菩薩悲願為己願;同時由衷相信自己也能依於菩薩願力,度脫煩惱懺罪消業,是祖師大德依其修行經驗留給現代人消除障礙、安定身心,並積極學習菩薩悲智願力的一帖良方。

(選文:《人生雜誌315期:拜懺:歡喜掃心地》

懺悔不等於懊悔。懊悔是將懊惱積壓在心中,不去面對、處理,日積月累的結果,就像水溝裡的污泥長年淤積不去清除,時間一久,自然發臭。這種不斷犯錯卻又不斷懊惱的愧疚感,會讓心緒不得安定,成為修行的障礙。

至於懺悔,聖嚴法師在《智慧一○○》書中曾提到,「懺悔的意思是,反省自己已犯的過失,願意面對它,承擔起過失的責任,從此改正錯誤,決心不再犯過。」就如同打開水溝蓋,看清染污的地方,接著清理它;清除了淤泥的水道,自然清淨、暢通,不會阻塞。因此,懺悔是積極的自勉自省的行為。

佛教的懺悔也與一般的自我反省不盡相同,主要的差異在於反省過後的處理,佛教的懺悔除了知錯、認錯,還有一項「發露懺悔」的儀式,意即對他人坦白自己的過錯。先坦承面對自己內心的不安,並找出讓心不安的原因,從中找到解決不安的方法,進而承擔責任,下定決心永不再犯。

因為消除了自己之所以犯錯和感到慚愧的原因,所以懺悔後就能安心地放下,就如《大智度論》所說:「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捨;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對自己的過失一旦懺悔了,就要學習放下,才不會累積不健康的內疚感,也才能平靜安樂地生活。

(選文:《人生雜誌315期:拜懺:歡喜掃心地》

很多人以為參加《大悲懺》、《梁皇寶懺》,就可以讓罪業清淨,或是認為只要心裡知錯就可以了;事實上,並非拜懺之後,罪就沒有了,而是在坦白認錯與承擔之後,藉著發願改過,讓心得到清淨,進而放下心裡的牽掛障礙。

聖嚴法師在《正信的佛教》一書中指出,佛教確切地相信懺悔的功能。「懺悔的作用,是在毫不容情地自我反省和自我檢束;是在自覺心的警惕和自尊心的洗瀝,從此之後再不復犯;只要能有改過自新的決心,往事已過,不復追究,心地便會從罪惡感中得到解救,恢復平靜,這就是懺悔的功能。」

《學佛群疑》一書中,聖嚴法師也提醒我們,「消災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須接受;但是在懺悔心生起之後,願心發起之時,未發生的果報也會跟著轉變。」拜懺「消業障」的道理也是一樣,以佛法的究竟義來看發露懺悔,要能深觀罪業的本性,從而了解罪性本空,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不是固定不變的。只不過,罪性雖空,造作惡業的因果仍在,所以並非透過空觀就能除罪,仍要在生活中如法修行,真誠懺悔,並在受報之時體解那是必然的過程,坦然以對不再造作新業,久而久之,身心便能逐漸獲得安定。

(選文:《人生雜誌315期:拜懺:歡喜掃心地》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5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