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 取消訂閱::
     
第425期/2019年01月01日發行‧每個月初發行


【本期專題】無畏施,施無畏
【訂閱方案】【好願同行】人生訂閱案
【精選專欄】【世界佛教觀察】迷幻禪修,禪修迷幻
【法鼓訊息】聖嚴法師圓寂10週年 2/16相約傳燈日「如是我願」
購買本期雜誌
訂閱人生雜誌電子報
觀看425期目錄
 

無畏施,施無畏

布施波羅蜜 愈施愈有福


布施是六度之首,也是培福增慧的基礎,
多行布施,練習從有相布施到無相布施,
從財施、無畏施到法施,
體會奉獻的快樂,以及盼眾生皆離苦的願心。

■ 聖嚴法師

(張晴 攝)

 

「布施」是什麼?在《阿含經》裡有六度這個名稱,也有六度修行的項目,但是到了大乘經典《般若經》及《大智度論》時,講得更為詳細。

 

布施的意義

 

以下介紹幾部經典有關布施的記載。

 

(一)《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捨法,應具足檀那波羅蜜(),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故。」

 

(二)《大智度論》卷十四云:「財施、法施、無畏施,以三施對治慳貪,除卻貧窮。」

 

(三)《大智度論》卷三十三云:「淨施──不為世間名利福報,但為出世善根及涅槃之因。不淨施──以妄心求福報、行布施。」

 

(四)《菩薩善戒經》卷一云:「筆施、墨施──用助人寫經。經施──刊造經版。說法施──說法度眾。」

 

(五)《賢愚經諸經集》卷四云:「施遠來者;施遠去者;施病瘦者;施飢餓者;施知法人。」

 

(六)《俱舍論》卷十八云:「施客人,羈旅他鄉;施旅行人;施病人;施看病者;施園林;施常食;隨時施、隨其所應而施衣食。」

 

(七)《俱舍論》卷十八又云:「有漏世間法:隨至施──隨近己至,方能施與;怖畏施──遇到救災厄,欲其靜息而行布施;報恩施──昔得彼施,再還施彼;求報施──先施與人,再求返報;習先施──習於家族先人的家法而行惠施;希天施──希求生於彼天而行施;要名施──希美名而行布施。無漏世出世法:為莊嚴心施──為資助禪定瑜伽,為得涅槃上義而行布施。」

 

有所求,無所有

 

開始修行,不論是自利或是利他,布施是最容易的,也最能讓自己或他人立竿見影,感到歡喜。布施又分有相布施及無相布施,有相布施是有原因、有目的,可能為了還債、投資等種種理由,是以求自我利益而布施。譬如說,我虧欠了某人,但是他不要我還或是報答,我只有拿一些錢或東西,送到教堂、寺院、慈善機構,這樣的布施,是因為覺得欠了人家的情,想辦法為他做一件好事,了去自己心中的牽掛。

 

曾經有一位演員,因為他的太太對他很好,問她需要什麼東西來感謝回報她時,他太太卻說﹕「送我最好的東西,就是參加聖嚴師父的禪七。」這位演員真的來了。禪七結束後,我問他為什麼來禪七,他說:「還債的!」竟然也有這樣的布施,但是這種布施也很好啊。

 

有相布施,第一種是希望得到社會大眾給他一個好的名聲;第二種是現在布施,希望在年紀大一點時,人家來回報他、感謝他;第三種是因為宗教信仰的緣故,希望在這一生布施之後,有財產存在天國裡,等著去享受。

 

有相布施好不好呢?其實也不錯,總比有些不布施的人,專門拿人家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要好多了。

 

無相布施的意思,只是為了布施而布施,布施之後,還要做「三輪體空」的觀想﹕「沒有東西可布施,沒有接受布施的人,沒有做布施功德的自我。」布施與無相、無為相應,即為解脫道,布施與菩提心相應,即為菩薩道。布施行在自利來說,可增上自我的福德智慧;在利他來說,則是增上眾生的福德智慧。因此,現代的人應當多行布施。

 

(摘錄,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25期

【世界佛教觀察】

迷幻禪修,禪修迷幻


佛教弘傳到西方,至今仍處於發展階段,
在西方文化的土壤中,佛教將會如何開展,令人期待。
本期起,專業譯者吳俊宏將帶領讀者觀察西方的佛教,
首期關注西方年輕一代佛教徒趨之若鶩、以藥物輔助的「迷幻禪修」風潮。
身心現象的體驗並非修行的目標,
唯有以正知見為導,謹守戒律,依循正道,才能真正發慧。

 

■ 吳俊宏

 

1960年代嬉皮文化風行美國之際,部分尋求心靈自由與解脫的人在接觸佛教思想時,也將當時社會中服用藥物的風氣帶入佛教修行,藉由種種宗教致幻劑(entheogen),尋求如「神啟」般的殊異身心體驗。

 

科學界對於這類藥物的作用,以及潛在療效早有粗略認識,但自1971年美國政府頒布禁令以來,直到最近才能合法研究。近十年來,歐美許多一流學府及醫院的研究再度證實,例如LSD(麥角二乙胺)、MDMA(亞甲基雙氧甲基安非他命)等成分在治療酒癮、菸癮、焦慮、憂鬱、創傷後症候群、強迫症,甚至癌症造成的抑鬱等方面有顯著效果,未來有望通過政府核可,合法應用於臨床治療。

 

藥物有助禪修?

 

有關迷幻藥的諸多研究雖然尚未獲得一致結論,在西方社會卻已重燃以藥物輔助禪修的風潮,其中又以死藤水(Ayahuasca)最受矚目,在美國、瑞士等地都有佛教團體使用。Ayahuasca,意為「靈魂的藤蔓」或「有靈魂的藤蔓」,主要是以亞馬遜雨林內一種學名為Banisteriopsis caapi植物的藤蔓,混合另一種學名為Psychotria Viridis植物的葉子共同熬煮而成的草藥製劑,能激發強烈情緒、改變意識狀態,主要用以輔助通靈,在南美洲不同傳統部落間的使用歷史估計超過兩千年。

 

由於死藤水服用後會造成極為強烈的身心反應,因此,除在祕魯境內可合法使用之外,其他國家大多列為迷幻藥物管制。根據2018年10月美國司法部緝毒署資料顯示,死藤水中的主要化學成分二甲基色胺(DMT),與海洛因、大麻同列為一級管制藥物,尚未有被認可的醫療用途,且極有可能遭到濫用;嗎啡則因可用作醫療止痛劑而屬於第二級管制藥物。

 

美國《三輪》(Tricycle)雜誌(註1)與《佛法》(Buddhadharma)雜誌(2018年秋季號,註2)日前不約而同報導,加州一位禪修老師斯普林.瓦沙姆(Spring Washam)曾帶領學生遠赴祕魯,在薩滿(Shamanism)協助下服用死藤水,進行為期兩週的禪修。她表示,死藤水能幫助禪修者體驗到「萬物一體的感受,遠非筆墨所能形容。這絕不是單純智識上的理解,而是種以身體為基礎、來自深處的智慧與愛。你和他人、自然緊密相連,永遠無法忘懷,徹底扭轉我們對自我的覺察。」這種「萬物一體」的感受,的確是許多禪修者所嚮往的,也正是這位老師之所以用死藤水來輔助禪修的原因。她認為,「死藤水是種效果強烈的藥物,能夠療癒身心,應該獲得敬重。」

 

另一位在華盛頓指導禪修的老師也支持使用迷幻藥。他表示服用迷幻藥後「不是心中毒了,也不是經驗被扭曲了。服用迷幻藥後真正發生的,其實是日常生活中種種中毒的觀念剝離了。」

 

藥物只是另一個陷阱

 

與一般常用的食物相較,藥物所含成分的種類與濃度均有不同,會影響身體內部的化學平衡。影響輕者如服用死藤水後劇烈嘔吐、暈眩、腹瀉等生理反應,以及服用部分迷幻藥後所導致的精神病(psychosis)和妄想(paranoid)等後遺症;重者則足以致死。佛教學者道格拉斯.奧斯托(Douglas Osto)曾親身體驗,注射大量大麻以引發幻覺,後來「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足足花了好幾個月的努力,才能完全恢復生理、心理兩方面的平衡。」

 

英國心遠離寺(Cittaviveka Monastery)前住持阿姜.蘇西多(Ajahn Succito)在二十多歲時,亦曾嘗試迷幻藥,認為這種方式並無助於解脫。「迷幻藥不但無法讓心發揮本有的力量、品德、溫暖及覺察,反而讓心變得遲鈍。」他表示,「使用藥物的確能讓我們體驗到感官所建構出來的真實一如魔咒般虛幻,從一出生便籠罩在我們頭上。至於這個魔咒是怎麼施展的、如何才能脫身,藥物卻無法提供答案。其實,服用藥物不過是又施了一個魔咒來轉變我們的知覺罷了。」

 

相較於其他宗教,佛教特重智慧的開發,故在符合一般世俗道德規範的殺盜淫妄外,特別有不飲酒戒以為遮戒,其精神即在幫助修行人常保清明理性。迷幻藥物因會導致意識轉變,亦可視為廣義的「酒」。受不飲酒戒後,不僅不應飲酒,甚至以酒為藥亦有限制,如《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載「餘藥不治,酒為藥者,非謂有病,即得飲也。故須徧以餘藥,治之不差,方始服之。」可見古德對於智慧開發之重視與謹慎。

 

 

(摘錄,更多內容請看人生雜誌425期

  聖嚴法師圓寂10週年 2/16相約傳燈日「如是我願」
 

燈燈無盡,願願相續。2019年適逢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圓寂10週年,法鼓山將訂於2/16(六)13:30~17:30舉辦傳燈日暨傳燈法會,邀請四眾弟子回到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齊心發下「如是我願」:「發好願」,幫助他人、利益大眾;「行好願」,報佛恩、師恩、父母、眾生恩;「募好願」,邀親友發好願、行好願、募好願……more

 
  歡喜結緣 法鼓山春聯12月21日起開放索取
 

嶄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法鼓山秉持創辦人 聖嚴法師提倡「心靈環保」、「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期望透過國人以張貼春聯,互相道賀新年尹始的傳統習俗,向全世界傳遞2019年年度主題「好願在人間」的願景及祝福。12/21(五)起,歡迎社會大眾蒞臨法鼓山海內外分院道場,或至各地全聯福利中心索取,以「好願在人間」與四方親友廣結善緣......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心靈電子報 >>素食聰明吃電子報 >>人生雜誌電子報 >>智慧掌中書電子報 >>文摘報

>>修行電子報 >>佛法詢問台電子報 >>經典學院電子報 >>心靈網路書店好康報 >>大師密碼電子報
關於法鼓文化   |  人才招募   |  隱私權保護   |  實體店面   |  客服信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9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