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798期 / 2019年3月20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人老了,是一件麻煩的事,不僅體力變差、精力不足,還有種種生活上的不便……,但是有誰不會變老呢?

只是,我有一天在想,如果是在年輕十歲、二十歲以前,對於眼前的世界或事物,是不是也能夠像現在這樣看得明白?

讓自己活得更清澈

當然,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突然覺得年紀變大了是件好事,讓自己活得可以更清澈一些。只是,這個清澈是怎麼來的?

我發現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譬如說打坐,打坐時間久的人,會感覺到自己的心愈來愈細,在比較安定的狀態下,呼吸會比較細、比較長。也就是當打坐時間久了,會有更多微細的覺察,能注意到平常注意不到的事。當然,對年紀而言,也是一樣。那些平常注意不到的事,在十年、二十年前,你可能覺得都是枝微末節、不重要的,所以沒有覺知。而當年紀愈大,就會覺察愈多、愈細,如同打坐久了,你知道自己呼吸的粗重細長,知道身體哪個地方有點僵硬,於是,慢慢地學會了放鬆。

這是對於身體的覺察,那麼,對於自己的念頭呢?

在細微的覺知下,我們可能對於周邊的變動、變化,開始有了敏銳感。除了自己的變化,連同環境的變化,也成了我們覺知的範圍。在這樣的覺知範圍裡,時間久了,是會累進成長的。於是,我們因為這些細微的覺知能力,擴展了覺知範圍,包括廣度和深度。

我常常會用「立體」來形容禪修者的狀態,也就是覺知的範圍不只是平面的(不只是看到眼前的),還會看到時間的縱軸。所以,當有時間的深度與空間的廣度時,我們對於一些事物的看法和作法,包括對自己的認識,都會慢慢地改變。

對於生命的覺知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說,這就是一個人的成長和轉化。可是,我覺得不只是這樣而已,還包含自己對於生命的覺知。我們常說老人是家中寶,家中遇到大小事都可先請教長輩。因為老人家活得長壽,自然見識廣博,對於什麼事、什麼人、怎麼來、怎麼去,自有一套自己的生命經驗所累積下來的法則,所以我們會說這是老人家的智慧。時間、年齡,的確會讓人累積智慧和經驗。但是,也有一些老人家是很煩的,總是不停叨念一些往事。

同樣是老人,有的人智慧讓人敬重,有的人囉嗦讓人反感,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我覺得對於生命的覺知是造成差別的主因。人如果在他的生命歷程中,對自己和世界的覺知範圍開始加深、變廣,自然會產生智慧,但如果一直局限在自己既有的覺知範圍內,就可能只會不斷叨念陳年往事。所以,我覺得人能夠愈老活得愈清澈,是因為他對於生命的覺知到了一個讓人羨慕的狀態,這個時候他才能夠真的成為家中寶。所以,老人家是不是真的讓自己在有生之年,培養出對生命的覺知,是非常重要的事。他可能無法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也不一定能解開人事紛爭,可是因為他對生命有覺知,能活在一個深廣的時空環境裡,所以他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更深思熟慮,可以協助引導和提醒。此時,家裡的晚輩或是他身邊的年輕人,如果能夠看懂、能夠欣賞,並且知道老人家的重要性,就會非常願意親近這樣的老人。

當然,年紀變老還是一件不可愛的事。我有時候過馬路,當綠燈只剩下五、六秒,看到一些年輕人拔腿就跑,只能認命地想:「算了,我還是等下一個綠燈吧!」即便是有事要趕時,也只能羨慕地想:「哇!如果我年輕個二、三十歲,能夠像他們一樣拔腿就跑,該有多好!」

可是,當我想到如果年輕個十歲、二十歲,對於相同的事能否擁有現在這樣的觀點時,就開始感到慶幸了,慶幸自己處在現在這個年齡,慶幸能夠還活著,而且可以活得更老。因為可以活得更老,所以我對於這個世界、生命,就能夠有機會看得更透澈。所以,當我被一些事纏得頭昏腦脹時,就會停下來想,如果年輕個十歲、二十歲,能把這些事處理到什麼程度時,就會很開心地想:「幸好這些事發生在現在,所以我可以處理到這種程度。」

不過,我也感到疑惑:「為什麼在我年輕十歲、二十歲時,面對的事好像比較單純,現在面對的事好像變得複雜了呢?」後來,我給自己一個答案,那時看到的事,並沒有比較單純,而是看不到這麼多細微的地方。如果用因緣的角度來講,那時能看見的運作模式,事實上就是一個因緣的互動過程。因為因緣不同,所看到的和所解讀的事,觀點就會不同,著力點也就不一樣。

四兩撥千金的智慧

有句話說:「人活著,就是要認識因緣、順應因緣、創造因緣。」把「因緣」兩個字換成「系統」,可能比較容易了解,那就是要「認識系統、順應系統、創造系統」。從系統的角度來講,當以前的你對於系統的運作模式沒有那麼熟悉周全時,能找到的著力點,和現在的你對於系統的洞察更熟悉周全時,能找到的著力點,一定是不一樣的。因此,所謂的「創造系統」,也就是你能找到四兩撥千金的著力點。而當你擁有四兩撥千金的能力時,別人自然就會稱讚說:「嗯,你很有智慧!」 

◎摘自:《翻轉人生的禪機》楊蓓最新觀點

 
 

布施的給予,
不談條件,不是交換,
才能避免從「我」的角度來考量,
也才可能減少自我中心的執著。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情緒引發的因果效應

《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的六段故事,
猶如現代警世錄,
描述主角因生活小事所引起的情緒、憤怒,
瞋火一發不可收拾,引發一連串的因果效應,
提醒我們對每個起心動念要更謹慎覺知,
因為那就是決定性的一瞬間。

■ 文/曾偉禎  圖/傳影互動提供

《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 Wild Tales)乍看是瘋狂喜劇,阿根廷導演達米安斯茲佛隆(Damián Szifrón)聚焦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從不設防的一個「小情緒」,發展成全面抓狂的狀態;瘋狂喜劇加上黑色幽默與驚悚元素,讓觀眾如坐雲霄飛車,從一開始笑岔氣,到最後整個人陷入道德困境與因果漩渦中。

抓狂,引爆人的野性

此片由西班牙知名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監製,導演妙取六個主角因為一時的失控情緒,引發連鎖反應的生命片段組成電影,飛機乘客發現竟認識同一個怪人;工程師的車子在非紅線區暫停,卻無辜被拖吊;餐廳服務生遇到多年前害她父親尋短的放高利貸惡棍;開名車急駛在山路的高富帥,卻被一輛破車擋路;上流名士發現兒子開車撞死孕婦逃逸;新娘在婚禮上意外發現新郎有外遇,而對方竟就在現場!

此片在2014年坎城入圍競賽片,放映時獲得滿堂彩,觀眾與影評皆拍手叫好,年終獲《時代》雜誌年度十大佳片,並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許多影評盛讚此片手法令人大呼過癮,導演蓄意用緊湊華麗的敘事手法,把這些人的情緒從「失控」到「爆炸」,經營得寫實又聳動,極具集體情緒發洩的娛樂效果。

抓狂,是失去理性的控制,完全讓情緒主導,從不爽、瞋怒、一路攀升到憤恨,玉石俱焚在所不惜的「野性」展現。本片精彩之處是,導演並不停留在表面的黑色幽默及驚悚,而是展現其世故的觀察,表現出人類耽溺在情緒而不由自主的狀態,當回想起一切,不過是一開始沒忍住情緒。這六個抓狂故事,著實讓我們看到當代人無所不在的焦慮,所引發的「瞋念」。人的一生就是一場被「六識」威脅,被「含藏」勒索的表演,在片中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

仇恨與道德的拉扯

先從第二段故事談起,這是全劇剖析道德困境最深的作品。大雨的夜裡,餐館女服務生看到一位顧客進來,她說:「你好,一位嗎?」對方竟諷刺地回:「你的數學可真好!」她愣了一下,突然情緒激動地躲入廚房,原來這個男子是專放高利貸的黑道老大,當年父親為躲債自殺,他是導致自己家破人亡的兇手。

點餐時,她發現他竟要參選議員。她回到廚房幾乎無法自己,此時廚娘卻語出驚人建議,應該對那男子下老鼠藥,語氣強勢地說:「每個人都希望惡人有惡報,卻沒人敢動手。」女服務生猶豫著自己該不該動手。年輕時曾蹲過苦牢的廚娘嗆女服務生日子過得那麼糟,還不報仇。自己也過得苦哈哈的廚娘表示,當年在獄中有吃有喝的生活,比現在低工資又負債度日好多了,這一切都要怪社會上有那麼多壞蛋。

女服務生猶豫時,進來了第二個客人,這個中學生原來是黑幫老大的兒子。當她上完餐點後,她突然覺得不對勁,往廚房方向看了廚娘一眼,驚覺廚娘已放了藥!她不想傷及無辜,馬上要端走,黑道大哥吃得正投入,對她的舉止不悅,出手揍她。中學生此時開始口吐白沫,接著廚娘拿刀走出來……。意外的結局,讓人墮入無盡深思中。「怨」與「恨」蒙蔽了女服務生的理智,陷入想報仇又不能私了的道德困境,而「明明是受害者卻又懦弱」則挑動廚娘含藏識中,長年深植對社會、生活的不滿,助燃了其「瞋怒」之念,即使事情與廚娘無直接關係,卻一點就著,賠上兩條人命。

尊貴與粗俗的對比

第三個故事簡單卻強勁,但讓觀者情緒一路拉升到高點,毫無喘息機會。一個顯然「自鳴得意」的時髦男子,開著名車奔馳在山間道路,卻被前方一位老鄉開的舊貨車擋到,心情不佳猛按喇叭,幾次要超車又不順,心情轉惡劣,終於超車時,搖下車窗對老鄉罵了一句:「鄉巴佬開破車!」即急駛而去。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名車竟拋錨。就在他還在修車時,發現貨車慢駛過來⋯⋯,他趕緊坐進車內。被取笑而不滿的老鄉逮到機會,用十分低級、惡劣的方式報復,反笑他孬種,然後揚長而去。

男子在車上打手機報警,修好車後上路,忍不住「憤怒」火種燃燒,跟上貨車撞了上去。沒想到車撞到橋邊的老鄉竟沒事爬了出來,接著是彼此數十回合的較勁,直到又是賠上兩條人命。由不悅到爆怒,非得你死我活的暴力對待,回想起源竟是從「小」情緒所點燃。然而,見微知著,表面對龜速車的「沒耐心」及「瞧不起」的心智,當然是長年餵養外相上「我尊我貴」的結果。導演灌注強烈情緒於此段,雖是過癮,但目睹不論取笑他人或被取笑者,任其情緒流竄的災難後果,仍令人打了寒顫。

不平與正義的曲解

第四段是一個爆破建物的專業工程師,某日臨停在非紅線的路邊去拿蛋糕,卻無辜被拖吊。趕到拖吊場時,被撲克臉孔公務員的態度氣到抓狂、失控鬧事,過程全被監視器拍下。回家因誤了女兒的生日聚會,引發妻子隱忍已久的離婚念頭,接著第二天因上報而被公司辭退,幸福人生一夕崩塌。

在了解政府官員與拖吊業者利益輸送的腐敗後,他冷靜地以其專業,進行大快人心的復仇行動:沒有傷亡的拖車場大爆炸。進了監獄後,猶如「白米炸彈客」,透過網路聲援,工程師反而成為人民英雄。這是唯一因瞋怒復仇,逆轉悲劇,重獲幸福人生的段落。導演呈現整個社會對無能政府的怒氣,該場拖車場大爆炸的戲,無疑是大快人心。

貪念與罪惡的深淵

不同於其他段落的因憤怒失控引發災難,導演在第五段展現的是,眾人的「貪念」如何匯聚成不可逆轉的悲劇。名流富商夫婦的獨子深夜酒駕撞死孕婦逃逸,富商原要兒子投案,但妻子揚言,如果兒子入獄,她也活不下去,執意要老公救兒子。富商找家庭律師商量,在天亮檢察官與警方人馬到來之前,必須想出辦法。

最後決定由家中的園丁頂罪,富商答應給一筆錢照顧他的家人。律師開始教大家如何串供,然而檢察官視破園丁深夜偷駕車的口供,律師馬上私下買通檢察官。沒想到貪念也讓人抓狂,在談判過程中,眾人開始獅子大開口不斷敲竹槓加價,富商最後一怒要停止交易。眾人慌了,原本到手的利益飛了,於是重新談判,最後園丁被收押。憤怒的群眾包圍富商家門口,孕婦的老公在混亂中衝出來,手拿鐵器往老園丁頭上敲下去……

情緒與背叛的包容

鏡頭轉到華麗昂貴的婚禮現場,新人接受祝福之際,親戚朋友好奇一問出席的賓客,新娘認真介紹,卻意外發現新郎正與一位妖嬌的女同事曖昧交談。稍後她機伶地用老公手機回撥,對方的回應讓新娘確認老公外遇!

被背叛的痛苦使她失去了理性,成為暴走新娘,接著,兩大家族全攪和進來,展開一場混戰。導演在此段落的對白及場面調度精彩至極,結局仍出人意料,因為狼狽不堪的新人在靜下來之後,轉而重修舊好,只是難以嚥下的情緒亂局,豈能善了?

回過頭來看全片最特別的第一段,此段主角從頭到尾沒有露臉。飛往度假勝地的飛機上,乘客們聊天,談到生命中曾遇過的怪咖,口氣輕蔑嘲笑,慢慢地大家發現所提到的怪咖竟是同一人,接著眾人毛骨悚然發現:他正是把自己反鎖在機艙內的飛機駕駛員!

霸凌與報復的循環

原來主角是一輩子都受到霸凌的怪咖,在當上飛機駕駛後,把曾經瞧不起自己、攻擊過自己,或者間接傷害自己的人,例如讓他小學留級的老師、前女友、樂評、任意漲價的心理醫生等人,全弄到自己輪值駕駛的飛機上,一生累積的憤怒就要在此一次爆發。

當飛機開始往下俯衝,心理醫生緊急敲著被反鎖的艙門,說:「不是你的錯,是你父母的錯!」此片段結尾的鏡頭,是整架飛機衝向小鎮邊緣一對坐在戶外的老夫妻,接著畫面停格。此段是唯一沒有爆破或血漿畫面的段落,卻絕對讓人毛骨悚然,原來歧視造成的語言霸凌,累積在內心深處,無疑會引爆超級大災難。

不可逆轉的決定性瞬間

本片黑色幽默力道強勁,除此,也能在其峰迴路轉的因果效應中,看到導演旨在呈現「當代寓言故事」的創作動機:重點不是在什麼「小事」,而是我們賦予在這事件上的情緒反應,以省思人性脆弱、瘋狂的野性一面。六段故事,六個啟示,瞋心星火,無盡燎原,不僅燒毀功德林,所牽引的因果還將無盡循環下去。

人們常躲不了「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的魔咒。境界一來,常做不了主,凡夫的愚癡生死,莫不以此為甚。每個起心動念都銘印痕跡,若任憑粗糙情緒引動,就會受制其中,引發無法挽回的災難。修行的真正重點首在提昇覺性,因為任一時刻都是具不可逆轉的決定性瞬間,每一念都帶能量,長期無形的累積,在因緣具足之際,都將引動無盡因果。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83期

 

你可以不生氣:佛陀的最佳情緒處方
/一行禪師

向生氣問好:呼氣,對它微笑;只要能如此照顧它,它就不再能控制我們,你必需覺知情緒只是情緒,它來了,停留一會兒便走了 ……<more>

 

默照365
/釋繼程

一日一默照:
每天給自己一分鐘的「自我療癒」。
學習活在當下,享受放鬆放下。
體驗簡單生活,時時隨緣自在……<more>

 
 
 

聖嚴法師:弘法行履組合
/法鼓文化出版

◆無盡的時空˙永恆的生命◆
在佛教的歷史長河中,看一位風雪中的行腳僧,如何抱著即使流浪街頭,也要把佛法西傳的願心,從一個語言不通的東方僧侶,成為一位國際知名的禪師……<more>

 

光譜廚房
/林乃光

每一則料理都有一則好時光相應,運用簡單的食材,輕鬆烹調出單純的風味,以不受拘泥的料理方式,創作出令人期望的田園佳餚。透過每道用心烹調的蔬饗,分享百忙中的都會生活,品味隨興、隨意怡然自得的幸福……<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9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