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行,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一O四期‧2018年04月19日
每月一次,固定週四發報
免費訂閱法鼓文化修行電子報:

■ 心靈法語

不論在何處 總是在禪修
這不是執著 而是平常心
以禪為中心 日日皆禪修
禪修平常事 心即平常心

摘自:《默照365

《六祖壇經》裡的般若思想

《六祖壇經》用了兩種般若系統的經典,一是《金剛般若經》,二是《文殊說般若經》。經中引用並提到《金剛經》的句子和內容的,有如下幾處:

〈行由品〉:「惠能一聞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

同品又說:「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同品又有:「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

〈般若品〉全品都談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意義,同時強調「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又說:「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而稱此法門為「般若三昧」。

〈定慧品〉引《文殊說般若經》所提倡的「一行三昧」來說明《淨名經》〈即《維摩經》〉的「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這兩句話。

現在我們要討論它所引的般若系統經典的思想及其目的。首先我們必須注意《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對於《六祖壇經》思想的重要性,和惠能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禪宗史上最偉大的禪師的原因。這句話雖然是《金剛般若經》的精義所在,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經句。《金剛經》的通常論法是:「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非法非非法」。這是排除執著,不執空也不執有;執有固然是有,執空還是落於「有」的一邊,「空」、「有」是相對的。可是就六祖最受用的那句話而言,雖然叫它「無住」,但還是要有「心」。這個心在現象上是智慧心,無住是不住於煩惱心,雖不住於煩惱心,但仍然有智慧心。因為求見清淨的佛性需要智慧,面對眾生的救濟也需要智慧,所以是「有」而不是「空」。若將這句話連著《金剛經》的前文來看,是說生了清淨心的菩薩,莊嚴了佛的國土,等於沒有莊嚴佛的國土,那才叫莊嚴了佛的國土;也就是行一切善等於沒有行一切善,那才叫行一切善。的確,這種清淨心就是無執著的智慧心,六祖惠能聽了這句經文就開悟,也就是跟智慧心相應。不過《金剛經》沒有說到開悟之後悟的是佛性,開悟本身就是目的,這跟六祖所體會的有所出入。

至於《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將這兩句的前後經文連起來看,是說不要把如來的身相當成真實的如來,因為如來不可以用他的身相來衡量和範圍,也可以說如來是遍於一切相而不等於任何一相,不能認定任何一相就是佛;對所有一切相都不執著才能真正見到如來。所以其下還有兩句經文:「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可是從《六祖壇經》的觀點來看,「相」是虛妄的,而心性是實在的,所以《六祖壇經》說:「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本不生滅」,這種不生又不滅的本心和本性,在《金剛經》中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說,相無性有,這與《楞伽經》的思想有些相同。

在《六祖壇經》中沒有舉出《文殊說般若經》的名字,但其所舉「一行三昧」是出於《文殊說般若經》,而且在第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早已引用過此經的「一行三昧」之修行方法,目的是在以該經的「念佛心是佛」說明《楞伽經》的「諸佛心第一」。《文殊說般若經》提到,在沒有進入一行三昧之前,「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進入一行三昧之後,便是「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可見《六祖壇經》引用一行三昧的目的,不在於般若的思想,而是在於修行的目的;著重的是一行三昧的本身,不是進入三昧的方法。所以《六祖壇經》說:「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文殊說般若經》中並未作如是說,那是《維摩經》的境界,也可以說,法界一相,無礙無相;因為無礙,所以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都在三昧之中。這到後來的《無門關》便說出:「那伽〈以龍喻佛〉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的思想,實際上也是智慧的功用。

至於「般若三昧」之名,未見於任何其他經典,而《六祖壇經》說修行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就能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所謂般若行,是指離一切境而無生滅,能夠「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它就是「無住無往亦無來」的大智慧,以此智慧觀照一切法而能夠「無念無憶無著」,這就是見性成佛的般若三昧。

在《六祖壇經》中也特別強調摩訶般若波羅蜜,並且要大眾以清淨心來念這句話,能得智慧;念時不僅是用口念,而且要心口相應,可見這是修行的方法。他把「摩訶」解釋為廣大的心量,如虛空無有邊,沒有一法可得,因為自性真空。可是《六祖壇經》又提醒我們,不要認為是空就以空心靜坐而成無記空;也就是說,既對一切法不可執著,也不可讓心中成為一片空洞。這還是從修行的方法來肯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觀點,同時也否定了一般所說的「沈空滯寂」就是悟境的觀念。禪宗的悟是指在活活潑潑的生活中,不受任何境界所動搖的心。

禪修菁華集(全套七本)
禪修菁華集(全套七本)軟精裝特惠組合

輕鬆進入禪修之門,重構生命版圖的智慧之書

聖嚴法師在這套【禪修菁華集】中,賦予禪最完整而嚴謹的解說,透過層次分明的主題,便可得禪法面貌的梗概。從禪的簡介開始,縱觀禪宗的法源遷流,橫析禪宗修行方法的精髓,引領讀者在生活中靈活地善用禪法,積極的經營人生,開創內在無私的慈悲與無我的智慧,完成生命的自在與完美......

 
 
 
禪門修證指要/聖嚴法師

以路標為目的地是愚癡,不依路標所指而前進,更加危險。 本書的編著,是以「述而不作」的態度,介紹禪門的重要文獻,逐篇從藏經中抄出,予以分段、分目、標點,並且抉擇取捨節略而加上我的附識。一則節省讀者的時間,能在數小時之中,一窺禪籍精華的原貌......

 
明末佛教研究/聖嚴法師

明末佛教在中國近代的佛教思想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不僅在教內主張「性相融會」、「禪教合一」及禪淨律密的不可分割,也對教外的儒道二教,採取融通的疏導態度。而明末的諸大師,更有著容受一切佛法等視各宗各派的寬闊心量。明末,是中國佛教融合......

 
除修行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8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