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769期 / 2018年08月29日‧每週三發行

!

來看看素超人吧!自利利他的梵唄修行

佛教的修行法門有八萬四千種,可說是無量無數,是因人有無數無量的煩惱需要化解的方法。梵唄不但能止息煩惱火焰,身心清涼,也能讓人同霑法雨,可說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梵是清淨的聲音,唄是止斷妄念,唱誦能達到這樣的功能,才是真的梵唄,才能淨化人心、淨化社會,這也是梵唄所要達到的目的。梵唄可以說是一種心靈環保,當人心轉染為淨,自然而然就能落實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所處的世界就是人間淨土。

當人生遇到瓶頸時,不妨來參加法會共修,梵唄不但能讓你脫離煩惱漩渦,並能感受身心煥然一新,得到重新出發的力量,不再徬徨。因為,人不免陷入自我煩惱之中,梵唱能讓我們喚醒智慧、慈悲與願心,不再心煩意亂。所以,不論是工作不如意、生活不順心,或是剛學佛總覺得修行難入門,可以先放下萬緣,讓梵唄給自己一個轉機希望。   

我剛出家時,身心狀況很難協調,不但常常和人相處不和諧,甚至也不知如何調整自己。幸好聖嚴師父都會針對弟子們的狀況給予對治方法,而師父那時建議我的調整方法,竟然是每天到荷花田唱梵唄。當時農禪寺的周圍環境,恰好是一整片空曠無人的荷花田,所以很適合練習梵唄,當然,在這裡的聽眾,就只有青蛙了。

對於師父的教法,我是依教奉行的,利用每天的清晨或黃昏,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練習各種梵唄功課。雖說每天梵唄都是唱給青蛙聽,唱再久青蛙也不會頑石點頭做回應,但是自己的收穫卻是最大的,除打下梵唄唱誦的基礎外,並且清楚感受到自己的身心已經慢慢地調和,少了衝突和煩惱。

也因而體會聖嚴師父所說,確實真實不虛。梵唄雖非世俗的歌唱,卻同樣具有歌詠的效果。自己唱誦是個人的修持,聽別人唱誦則是成就他人的修持,都是一種修行。如果有人不喜歡唱誦,是因為不了解梵唄的功用。

佛教祖師認為梵唄具有歌頌與讚歎三寶的功德,除此之外,梵唄其實也是修定和安心的方法。特別是有些年輕人容易血氣方剛,若沒有調節和釋放的出口,體力與悶氣難以紓解,可以運用梵唄來自我調整,一方面可讚歎三寶的功德,另一方面又可調和身心。

僧團每日的朝暮課誦,看似日復一日地一成不變,其實無形裡成為僧團安定的力量,無論有多少煩惱不安,都消融於大眾的音聲海裡。梵唄定課也成為了支持佛教千百年來穩定和諧、開枝散葉的重要根基所在。

梵唄除可用於安自己的心,也可用於安別人的心。例如有次晚課結束後,一位居士特別來感謝我們,由於他來做義工幫忙除草,因有心事感到十分不耐煩,聽聞課誦聲約半小時,一顆煩躁的心便被梵唄淨化了,能夠心平氣和,讓他覺得太不可思議。

而對我來說,我第一次對梵唄產生全然不同的看法,是在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時,梵唄不再只是日常定課,而是真正能超度眾生煩惱的濟世妙音。那時我和僧團法師一起進入災區慰問關懷,其中有戶人家只剩一位媽媽浩劫餘生,一直兩眼無神呆坐著不吃、不睡、不說話,無論多少社工前來關懷鼓勵,始終無法讓她開口說話。結果一位法師握住她的手,輕聲唱起了觀世音菩薩聖號:「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當大家一起唱誦幾句後,神奇的事發生了,這位媽媽嚎啕大哭起來,打開封閉已久的心房。面對如此悲痛的災難,很難用言語安慰人,而透過梵唄能讓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力量撫慰人心。

梵唄的這一份憾動人心的深刻力量,讓我久久不能忘懷,也以此勉勵自己不能忘失這一慈悲心。畢竟,不論是練習梵唱或法器,只要努力都能日漸熟悉,但是在熟悉以後,學佛修行的初發心是否還在呢?

在出家人的成長教育裡,梵唄是一門很專業且不可缺的學習功課。以往的學習方式,較偏重於敲打唱念。至於為何敲?怎麼敲?為何唱?怎麼唱?相關的理論說明與觀念提醒,則較為少見。有了《梵唄50問》一書的出版流通,將梵唄的歷史發展、基本觀念、要領方法,做一重點整理與分享,相信能讓大家學習梵唄更加得心應手。

最後僅以《法華經》的偈子,祝福大家都能受用梵唄妙法:「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釋果慨
法鼓山弘化發展專案總召集人

◎ 摘自:《梵唄50問》50 Questions on Buddhist Chanting

 
 

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我想第一個就是讓自己快樂。
第二個則是讓其他的人也快樂。

快樂自己決定

 

如何準備老年生活?

現在醫學進步,人愈活愈長壽,台灣已快成老人國了。人老了,許多生理機能都退化,當吃不得、玩不得時,免不了想不開,老人該怎麼過日子?

■ 聖嚴法師

佛教認為,生老病死是生命四大現象。人終歸要死,只是有人活得長壽、有人英年早逝。既然在無意外情況下,每一個人都會衰老,不如早一點準備面對年老。

四十歲以後,一般人的體能會漸漸衰弱,記憶力也逐漸減退。現代人大概要六十歲以後才能算老,即使是五十歲的人,感覺起來都還不算老。但還是要從四十歲就開始準備老年生活,不要等到真的老了,才想到要準備老年生活。

要準備些什麼呢?有人說,退休養老,錢很重要。但是,錢財雖有用,卻是不全可靠。我曾見有一位子孫很多的孤獨老人,因他只相信錢財,不相信任何人,愈老愈怕失去錢財,就把全部財產換成現金,找一個隱密的山邊,深深地挖,偷偷地埋,他就搭一間簡陋的木板屋住在那裡。結果他病死在那裡三個多月才被人發現,他的兒孫一個也沒有出現。過了十多年,有人拆除木板屋,在一塊鬆土之下,竟出現了已經腐爛的大筆現金。

我覺得,準備老年生活最重要的是準備兩種健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為了心理健康,最好有宗教信仰,而且要很虔誠,不是偶爾拿著香到廟裡拜拜。很多例子證明,有宗教信仰的人,老了以後不會那麼空虛苦惱,面對死亡也不會那麼害怕。宗教信仰之外,還要有宗教修養,祈禱、誦經、打坐、念佛,每天做功課,讓自己心中有寄託。維持身體健康,則要多運動、注意飲食,生活要正常、起居要定時,這些都很重要。

如果經常保持運動的習慣,飲食就不是問題,像我每天爬山一、兩個小時,雖然整天都很忙,但運動絕對不能少。邁入老年也不能暴飲暴食,睡眠不能太多或太少,性生活也要節制,不能再像年輕人一樣。總之,就是要懂得養生。

除了健康,還要培養興趣和個人的成長。成長並不限定在財富,雖然財富有成長也很好;如能做到學問的成長、技術的成長、人際關係的成長、對社會貢獻的成長,一定不知老之將至。如果感覺每天都很有趣、需要做的事很多,身體一定不會差,腦子機能退化一定會慢些,那就不會感到無助、無奈、失落、恐懼了,這不就是快樂的老年生活嗎?

社會應該鼓勵老年人走出閉塞的家,多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做志工也需要用頭腦、體力,雖然也會有挫折,但志工不為自己圖謀什麼,純粹為了奉獻,做一天就有一天的成就感。如果老人都能更健康快樂一些,不必經常到醫療機構去,領一堆藥回家吃,全民健保也可以省下不少錢。

本文摘錄自《方外看紅塵

愛的花園:通往真愛的禪修習題

/賴瑞.華德等著

一本為夫妻、伴侶而寫的關係指南書,帶領你走向愛與了解的心靈旅程,感受真愛超越時空的無私力量!

你與伴侶的「愛的花園」是何模樣?是否開滿了和諧、喜悅的美麗花朵?或是時而像一座被冷戰、拒絕覆蓋的寒冰地獄,時而又像被激動、爭執燒焦的熱火地獄?這一切的差別,就看你選擇在花園裡栽培什麼……<more>

 

當我老去:迎接平靜覺醒的晚年

/凱思林.辛

在《好走》中,作者凱思林‧辛深深撼動於「生命走到盡頭之際,人終究能夠朝向靈性發展而去」的事實,但長期鑽研臨終轉化的她不禁想問:為什麼靈性覺醒不能提早發生?我們能否在老化的階段,就讓靈性轉化所伴隨的幸福感充盈生命?

這本書,為每一個希望早點轉化覺醒、享受喜樂晚年的你而寫……<more>

 
!
 
 

拜懺50問

/法鼓文化編輯部編著

求懺之後,原本笨重的身體突然變得輕盈了,整個人彷彿新生一般,好輕盈!好輕鬆!察覺自己的身心反應後,更是感動:感動自己遇到一位有法的師父,不僅對弟子的身心狀況瞭若指掌,在修行的道路上,也清楚如何協助弟子們繼續往前走。從那一刻起,我對我的師父,深信不疑!出家至今,更清楚知道修行能走到什麼程度,取決於對三寶和師父的......<more>

 

慈悲之書

/佩瑪.丘卓


書中除收錄此59則口訣的中英對照內容,更由享譽國際的美國藏傳佛教導師佩瑪.丘卓解說。她透過淺白明晰的文字,鼓勵人們一天選取一則口訣於生活中練習:跟自己或他人身上「壞」的、排斥的事物交朋友,同時把自己所珍愛的、看做是「好」的事物慷慨分享出去。如此不僅能增長慈悲心、斷絕人生煩惱,更能體驗到與生俱來的禮物──菩提心……<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8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