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757期 / 2018年06月06日‧每週三發行

!

來看看素超人吧!〈大悲咒〉與《大悲懺》

之於經懺,自己一向抱持著一種既複雜、又矛盾的情感。從小,自一落髮剃度,成為一名小沙彌,我便也就是一名念經拜懺的「經懺僧」了。於狼山,每日醒來,固然要念佛拜懺;到了上海的「大聖寺」,那更是一個純粹的經懺道場,每天夜以繼日地,只是忙著為施主家增福延壽,為超薦亡靈而誦經、拜懺、放焰口,再也沒有任何讀書的時間與空間。

在上海趕經懺的那段時間,有了深深的感慨,即佛教界人才奇缺,為死人超度的經懺僧每每皆是,能講經說法、契入佛理、化導迷俗的,卻如鳳毛麟角。我於是要求師公上人,讓我出去讀幾年書。就這樣,成為上海靜安佛學院的一名插班學生。

然而,即若是在靜安佛學院,在物質非常艱難的窘迫中,學僧們也必須兼做經懺佛事,來維持學院的生活費與教育費。

我一方面痛恨經懺,恨它使得佛法窄化、墮落,淪為某種虛有其表、浮濫不實的商品模式—僅為超度死人、亡靈、鬼神而用。

將佛法簡化為「經懺」,而汲汲營營。徒然代表了「法」的衰微,及僧才、僧格的墮落。

然而,另一方面,我因為不斷拜懺、持咒,經由佛菩薩的慈悲加被,而不住地跨過困厄與障礙,我更深刻地體驗了懺法中所具有的不可思議的「洗滌」與「淨化」、「悔罪」與「拔贖」的力量—透過懺法,行者的確可以滌淨累世累劫,由於人性的無知無明、惡質雜質,以及瞋癡愛恨所積澱的業力障礙。

一、〈大悲咒〉與《大悲懺》

經懺,包括的種類繁多,以觀音為主的《大悲懺》僅是其中之一。
但是,〈大悲咒〉與《大悲懺》是不是一樣呢?兩者究竟有何關聯?又有何差別?不少初入門的佛子都會湧生這樣的困惑。

〈大悲咒〉與《大悲懺》,兩者系出同源,皆出自《大悲心陀羅尼經》。「陀羅尼」,即「咒」的意思。〈大悲咒〉即是千手千眼觀音於這部經典中所宣說的無上咒語,也就是千手千眼觀音的根本咒。它一共包含了八十四句,四百一十五字。

《大悲懺》則是相傳為世尊幼子「羅睺羅」化身的宋代知禮和尚,根據這部《大悲心陀羅尼經》為主體,所發展、編寫、制定出的儀軌。它包含了〈大悲咒〉,以及經典的核心思想,同時,也涵蓋了安置道場、結界、供養、入懺、啟懺,以及懺悔、觀行的種種程序和儀式。誦一個〈大悲咒〉僅需幾分鐘的時間,拜一部《大悲懺》則往往需要兩個鐘頭左右。

《大悲懺》是一類「懺門」,也是佛法中的「事門」,是透過「事相」、「儀軌」的形式,透過聲音、梵唄、莊嚴的道場、虔穆的信眾,所集體共同震盪、共同表彰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情操。依此,它也是一項「共修的法門」。

二、共修與獨修

為什麼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夠虔誠,難道不能一人隨時隨地獨修、獨懺嗎?也許,會有人也生起如是的疑惑。

這是由於人的念頭總是一個接一個,如野馬一般地飄忽、閃動,因此,獨修、獨懺,則須具足一定的專注以及攝心的能力,行者必須對自身有十足的信心與把握,能夠察覺到一己意念、意識的散動、浮想,立即將它收攝回來,回歸於當下的懺文、懺儀中。早期,於高雄山寺中的禁足、閉關中,我個人即是採取獨修的方式進行《大悲懺》。由於它要求了高度的專注與禪定,因此,並非初修者以初始的散心、浮心可以做到的。依此,格 外需要練就一番修行的工夫與素養。

採取「共修」於初學者格外得力,唯因「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跑」。一根木頭,可能在洶湧的河面東奔西竄,不知漂向何處;一排又一排的木筏,牢牢綁緊,則可能井然有序,片毫不失地安全抵達彼岸。這便是「依眾,合眾」的善巧方便。首先,它舉行的地點,是一座清淨、莊嚴,而寧靜、安詳的道場。人們一進入道場,也便自然地攝心莊穆起來。同時,在拜懺的過程中,由於梵唄、唱誦、儀軌不斷持續舉行著,即使心念偶爾流轉、飄忽、岔開了,也不可能完全中斷、停止下來。且由於「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走」的巨大凝聚力,一個飄閃的妄念,根本敵不過百個、數百個,甚或上千個虔心專注的力量。因此,妄念瞬即打散,又融入強而有力的「共懺」主流中。

由是,你懺悔,他懺悔,我懺悔……,集體的氛圍,帶來相互的震撼與交響;那懺悔,即如一股氣勢龐大的洪流般,能夠發自心底的,滌淨一己內外的垢惡與罪障。

懺悔,唯有在真正的虔誠懇切中,才能發生作用,也才能具體轉變身、心。散心浮動,則不易獲得拜懺的效果。「共修」則相對地,以集體的力量,轉化了個體所可能有的散亂、疲怠,而能傾全副心意地,達到「拜懺除障」的目的。

這是為什麼世界各大宗教都採行類似的集體祈禱、禮拜和誦讚。唯因他人的虔誠,總是能喚醒自我的虔誠;他人的慚愧,也總能提醒一己的慚愧;而他人的善好,也總能激發自體的善好。以致,感應道交,在相互的輝映與激盪中,不僅在情緒上,也在具體的感受、經驗上,真真誠誠地檢省,也真真實實地懺悔、淨化了。

三、觀音證覺的慈悲般若

自從宋代知禮和尚制定《大悲懺》懺儀,《大悲懺》法會即成為漢地通常流行,且普受歡迎的觀音法會。然而,雖屬於懺門,它的內容,並不僅僅於消極的懺悔,也不僅止於個人的消災祈福以及現世利益。做為一部「觀音法門」,它指涉了觀音證覺的般若與涅槃,也指涉了觀音的慈悲與方便。行者入懺的十大願文,分別是: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

終極地,此懺的意義,仍在自我的悟覺與拔贖。通過個我的證覺解脫,而發起與觀音的慈悲相契相應的廣大菩提心,以種種善巧方便、利益,也協助有情證覺法性。

◎更多內容請看>> 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大字版)

 
 

心裡常想著幫助他人,
就是對自我成長的良好訓練,
也就能夠成就他人。

歡喜看生死

 

人到中年百事哀?

社會目前的中堅分子,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五年級」,近來也已步入中年。有人不免有「中年危機感」,往回看,覺得這一生似乎小有進展,卻又沒有大成就;往前看,人生要改變,代價又太高,沒有改變的本錢了,好像卡住了,舉目茫然。他們只能這樣隨時間老去嗎?

■ 聖嚴法師

雖然有句老話:「人到中年百事哀。」事實上卻不一定如此。有些人到了四、五十歲中年時,有太太、父母、孩子,自己也小有成就,或者更好,享有很高的財富與社會地位,等於是人生的黃金時代。也有人不是那麼順利,人到中年,感覺對現況不是很滿意,往未來看,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

如果把事業、財產當作衡量自己成就的指標;用存款數字或社會標準,做為自己的人生目標,這樣會帶來很多的痛苦,永遠也比不完。

人到中年,應該在意的是活得踏實,沒有浪費時間,沒有糟蹋自己的身體、名譽,沒有傷害其他人。如果能盡力而為,幫助其他人,不論有錢、沒錢,或是有沒有地位,你的一句話、一個念頭,或者一個表情、一個手勢,都能影響其他人;讓他人快樂,就能讓自己也感覺很快樂。這就是每個人活著的價值。如果能這樣,中年人就不需要擔心未來會茫然。

像我這樣的人,原本在青年時一事無成,沒人看得到我,也沒人看得起我。直到四十五歲,在日本得到博士學位時,我已經中年了,但是那時候回台灣沒有人要我。於是我到了美國,名義上當住持,其實是當廟祝,我沒有主張和實權,只是照顧那個寺院就是了,還要買菜、煮飯、掃地、照顧信徒。

那時,我不覺得自己悲哀,其實在那個狀況下,是沒有前途的。但我還是盡全力把當前的事做好,奉獻所學。我也曾經流浪紐約街頭,根本不知道未來是什麼?

漸漸的,有些美國人跟我學打坐、學佛;台灣也開始有人需要我。我回到台灣,待的寺廟好像也不是很大,看起來沒有「前途」和「地位」,我也不在意,但我盡力奉獻我所知道的。就這樣,直到我六十歲,才開始建設法鼓山。

像我這樣的生命過程並不順利,但我不覺得悲哀,因為我沒追求什麼,沒有和任何人比。我經常告訴學生、弟子,不要跟人比、不要跟自己比。跟人比,比不過人,會氣餒;比過了,會驕傲。跟自己比,今年是不是比去年多賺一點、地位和身價是上升或下降?這樣比,會讓自己年年都很痛苦。

因為人的生命過程,就是起起落落,一帆風順是不多見的;更何況人的健康、社會大環境,都不是個人可隨心所欲的,要各種條件皆具,人生才能往上。所以我時常勉勵大眾,往下走時,不要沮喪;往上走時,也不要驕傲,如此才會有自在的人生。

本文摘錄自《方外看紅塵

找回自己

/聖嚴法師

「如果知道人身難得,能夠知善知惡、為善去惡,人生就有了意義;如果又能進一步積極奉獻、自利利人,這就是人生的價值。」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是忙於汲汲營營的追求滿足物質上的欲望,卻忘記生而為人的真正意義;我們常常忙著左顧右盼的評斷別人,卻忘了應先審識自己、認識自己。許多人或許不曾面對過「自己」,不曾認真的審識過那個真實的「我」,而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究竟又是什麼?……<more>

 

給40歲的嶄新開始

/松浦彌太郎

得到持續活得像自己的啟發,直至迎向接人生終點,這本書的意義,除了指引我們用心活在當下的智慧,更具有如何寫下完美句點的工夫。

「接下來的人生,該怎麼過才好?」、「該把什麼視為人生終點?又該把幾歲定為人生顛峰?」松浦彌太郎將自己所抱持的疑問與大家一同思考。40歲一般給人的印象是一個人生的轉捩點,也是走下坡路的開始;但是,這麼想未免也太過寂寥了……<more>

 
!
 
 

如來寶藏—聖嚴法師的如來藏思想研究

/杜正民

人人皆具如來寶藏,漢傳佛教更是依如來藏信仰而開枝散葉。如果認為如來藏非佛寶,如何以此修行成佛呢?

杜正民教授研究如來藏與聖嚴法師思想數十年,盼能解開如來藏論諍的千古謎題,分享法師研究如來藏思想的珍寶,提供人間淨土......<more>

 

一行禪師 心如一畝田:唯識50頌


/一行禪師

一行禪師所造的有關心識本質的五十首偈頌,乃融會古代佛教大師世親所著的《唯識二十頌》與《唯識三十頌》,取材範圍從巴利藏的「阿毗達摩」一直到較晚期的《華嚴經》等大乘佛教經典。禪師以簡約的偈頌來闡述涵義深廣的佛教心理學,他一貫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說法,讓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枯燥典籍……<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8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