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745期 / 2018年03月14日‧每週三發行

!

來看看素超人吧!煩惱如霧起雲生

我們所處的世界,都是自己所體驗到的世界,未必別人也有相同的體驗。所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各執己見,誰也不肯退讓,那就永遠相持不下了。許多衝突、糾紛,就是這麼來的。我們必須明瞭,自我主觀的喜好,就是一種分別心,有了分別心,就有執著,煩惱就跟著來了。仔細推想,這些煩惱都不是從環境而來,完全是自己招來惹來的。就像雲霧雨露都從地面生起,而雲層之上的藍天,不受地面氣候變化所干擾,恆常是湛藍的;我們的清淨智慧慈悲心,就跟藍天一樣,而我們對外在環境現象所產生的分別心、瞋恨心,就像地面生起的雲霧一樣,蒙蔽了我們本有的清淨智慧心。

從一般人的常識來看,好像所有煩惱、不順利,都是別人造成的。就好像有一個人走在路上,好端端的就被人家開車撞傷了,真倒楣!是不是?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被撞倒了,身體已經受傷了,倘若還怨天尤人,惹了一堆煩惱來折磨自己,這下連心理都受傷了,那不是更倒楣了嗎?所以,佛法教我們斷除煩惱的方法,就是教我們不要受環境變化所影響。無緣無故被撞傷了,趕快去看醫生,還要趕快去報警。報警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報復,是基於慈悲心;那個人犯了錯,應當受法律制裁,不能讓他逃走,免得他知錯不改,下次還去撞別人,而且他自己早晚也一定會受到傷害。如此處置,雖然身體受傷了,但是心中沒有仇恨怨懟,心理沒有受傷,煩惱不起,這個無妄之災就微不足道了。 很多人都說,我是好人,為什麼我還要遭受這麼多的苦難?我們要知道,有物質之身就有果報、就有障礙,如同有大地山川,就有風雨雲霧。大修行者也要受果報的,佛陀曾遭大石塊擊傷,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報和障礙未必會招來煩惱,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異就在於此。

很多人跟我抱怨,說自己吃素念佛、熱心助人,家裡還是照樣發生不幸的事故,於是就認為吃素、念佛、做善事都沒有用。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會退轉;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煩惱所障。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智慧,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佛法很容易,說來說去都是這些道理,只要老老實實去做就行了。

◎ 摘自:聖嚴法師《人行道

★ 推薦:◆發現佛法DNA,啟動幸福關鍵智◆ 
2018【千種佛書暢銷展】單書78折,雙書75折!特惠5折起~

 
 

很多人喜歡聽些恭維的奉承話,
希望報喜不報憂,
這種人智慧不夠,
因為說綺語者目的就是要討好人,
你希望聽哪一種話,
他就講哪一種話給你聽,
雖然沒有惡意,也不算是謊言,
其實是毫無益處的。

溝通萬事通

 

失意得意一念間

這幾年,社會上的高失業率情況一直沒改善,失業衍生許多社會與家庭問題。許多人若不是自己失業,就是家裡有人失業,如果一直找不到工作,該怎麼辦呢?

■ 聖嚴法師

很多人一見面,就會問說:「最近在哪裡得意呀?」意思是:「在哪裡工作?」好像是說,如果沒有工作,就不得意了;如果失業,那就是失意了。我想,這不太對。

「得意」是說心中沒有負擔,心很自在、快樂,所以得意;那麼,暫停為薪資而工作、為生活所需而工作的煩惱,也不算失意。

失業的原因很多,不全然是自己能力或條件的問題,即使失業,也不要太責怪自己能力不足。我有一位信徒,他在美國的一間公司工作二十年了,已是中級幹部,就指望退休了,但有一年公司裁員,居然把他裁掉了。他好痛苦,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麼,也常加班,工作量也是多達兩、三個人的負荷。

「這麼為公司賣命,居然還是裁到我!」他跟我說他內心的痛苦:「我這麼努力,為什麼是我被裁?」
我問他:「沒工作之後,你沒飯吃了嗎?」
他說:「當然還有飯吃,只是沒有工作,很丟臉!」
「你應該高興,二十多年沒有好好休息,這段時間你正好可以好好修行和休息。」
「可是,我還沒有老到要退休。」
「那好,你還有不錯的體力,可以來法鼓山當義工。」

法鼓山許多工作,都是靠義工來支持的,義工的貢獻很大。所以,換個角度看,失意也可以是得意的事。

過去,工作是為了薪水及陞遷;現在,做義工不是為了自己,別把失業當成失意。台灣近來失業率下降了一點,前些年的確有失業高潮,因為有許多企業離開台灣,移廠到大陸、越南、柬埔寨。那留下來的工人,就失業了。

那怎麼辦呢?好比,過去街上都是三輪車,但等計程車來了,三輪車夫就失業了,他們只好也去學開車,要不然就必須轉業。隨著社會發展、時代改變,總有些人是必須轉換跑道的,過渡期是會有些痛苦,但每個人都要為失業做好準備。

如果失業就會沒飯吃,那的確很糟糕,但大部分的人失業,不會真的沒飯吃,最大的問題是失意,垂頭喪氣。如果是這樣,就要改變自己的心態了。法鼓山上有好多義工,都是故意提早退休,在人生裡發展出「事業」以外的「志業」,一點都不失意,反而很得意。所以,一時失業的人,好好培養自己,社會還是有許多地方需要你的。

本文摘錄自《方外看紅塵

動靜皆自在

/聖嚴法師

物質的享受是永遠無法使人的心或精神感到滿足與安定,但是,人們卻經常都是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滿足,企圖讓自己感覺安全和可靠;而所追求的內容,都離不開衣、食、住、行、男女感情等。偏偏這些東西追求愈多,給人們增加的麻煩和困擾也愈多。

這就像口渴的時候用鹽水或海水來解渴,愈喝愈渴,愈渴愈想喝;雖然喝鹽水止渴這種經驗大多……<more>

 

如何自在

/本性禪師

你可知道你是誰,無失便是得,生命短暫,人生難得,苦難和幸福,把悲痛與哀怨拋到腦後……

佛像、佛經、寺廟、僧人……,我們可能總是在不經意間見到、聽到……,似乎他們離我們很近很近,那他們是否真的離我們很近很近呢?54篇禪意隨筆,篇篇見禪,字字見心,禪師以自己為僧二十多年的修行帶你走進佛的世界,開卷有益,願此書能讓你更深的了解佛法……<more>

 
!
 
 

人生415期:人生,路上書——共讀《遊行經》

/人生雜誌編輯部

本期請您跟著佛陀的腳步上路,諦聽最後旅程中每一場教說。延續佛陀遊化腳步,歷史上的祖師大德,如法顯、玄奘、義淨等高僧,為了求大法不顧身命西行取經。展讀他們發願行願的路上書,乃至朝禮古德留下的聖蹟,就如同聖嚴師父所言,是進入祖師菩薩的內心世界,與祖師把臂同行。創建美國第一個藏傳比丘尼道場的圖丹卻准法師、曾任聖嚴師父侍者的常寬法師、西方法子暨美國律師吉伯古帝亞茲,他們求師學佛弘化的路上書......<more>

 

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20週年紀念版)

/佩瑪.丘卓

佩瑪.丘卓的教導,以溫柔觸動卻又清晰果決聞名。她將藏傳佛教修行法化為貼近現代生活的淺白字句,鼓勵陷入低潮的人們將逆境視為良機,習得立斷煩惱、安住當下的智慧。在這本經典著作中,佩瑪建議我們直視恐懼、發覺內在的慈悲心,方能安住於逆境,得著清醒。

親近恐懼,試著打破慣性的逃離模式,保持好奇、觀察自己。所謂修行並不意味要打敗或……<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8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