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742期 / 2018年02月21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發現生命的意義,發揮生命的價值

■ 聖嚴法師

經常有人向我訴苦,說他們自己這一生好像是白活了!不但經常是在胡思亂想之中,體會不到活在當下的自在;更嚴重的是,心裡常有一種悶悶的、被蒙蔽的感覺,每天活得麻木不仁、行尸走肉一般,找不到生命真正的價值!

要活出生命真正的價值,就要看我們怎麼使用生命;生命只要被使用,就會有價值。不過,價值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在創造生命的價值,發揮生命的意義之前,先要了解構成生命價值的要素,基本有三種現象:第一是思想現象,第二是語言現象,第三是身體的活動現象。佛教將這三種現象稱之為「三業」:身體活動的行為叫作「身」,語言的行為叫作「口」,思想的行為就是「意」。生命的價值是正、是負,就要看我們如何運作這三種現象,怎樣使用這「三意」。

所謂「負面」的生命價值,就是在品德、人格方面成長得不夠,對飲食、男女等生存的物質需求與欲望較強,這是屬於動物本性的、獸性的表現;一旦這部分的欲望比較強,精神層次就不容易提昇。

至於「正面」的生命價值是什麼呢?就是具備且發揮了做為一個人應有的行為,包括:倫理道德、人際相處間的互助與尊重、理性與思想。尤其是第三項,人之所以可貴,就因為人是理性的,會思考,有思想。

老虎吃人,牠只要覺得想吃,就隨時隨地想辦法去吃,並不需要有什麼想法,只要牠想吃,牠是不會去考慮人能不能吃?雞能不能吃?如果人類沒有思想,做出來的事、說出來的話就很容易和動物一樣。

所有的動物裡,只有人有思想,為什麼不好好運用這種優點,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呢?加強人之所以為人的部分,生命的正面價值就能夠呈現出來。

不妨靜下來看一看自己:「我的腦中所想的,是道德的,還是不道德的?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是有用的,還是沒有用的?是實際的,還是不切實際的?」只要經常反省,便會發現:平常我們腦中所動的念頭,沒有用的比有用的多,不道德的比道德的多,負面的比正面的多。

但是,有些人會把心思用在另一方面,結果變成了心機。例如:明明心裡很生氣,已經在罵人、恨人了,但是嘴巴上不說出來,連臉上表情和行為上也不表現出來;或是原本想講什麼,在頭腦裡過濾後,為了自己利益,反而說出相反的話,讓別人都誤以為他是好人、是君子、是可靠的人,其實他心裡面想什麼,沒有人知道。

如果思想是用在這個方面,那也不好。我們不是要在表面上做個好人,做個君子就夠了,最重要的還是要體察我們的內心,改變我們的內心,才能夠真正發現生命的意義,發揮生命的價值。

◎摘自:聖嚴法師《找回自己》、《平安無事

 
 

工作上,
體諒每個人可能有共同的問題、心酸,
自己埋怨沒有人幫忙,
他人也可能埋怨得不到關心。
與其要求別人的關懷,
不如讓自己透過工作機會,關懷所有人。
也就是說,只要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
不但能傳遞出自己的祝福,
也可以避免讓自己陷入情緒低潮。

突破工作瓶頸

 

自由之心——悲心凝視生命的苦難

改編自真人故事的《自由之心》,
描述主角索羅門被騙而為奴十二年的遭遇,
那段奴隸買賣的歷史,可說是人類史上的悲劇,
親身遭遇讓他不再冷漠,積極進行拯救黑奴運動,
猶如佛法說的「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
因為有感同身受的苦,進而發願、行動幫助身陷苦難的人。

■ 文/李鴻文 圖/VIE VISION PICTURES威視股份提供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自由與平等的訴求很晚才出現,但自由與平等卻是人人都渴望擁有的基本人權,誰都不願被剝奪。以十九世紀美國黑奴為背景的電影《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就是藉由當時社會制度所產生的諸多不公不義現象,深入探討種族議題,以及自由與平等的真諦,並且由才華洋溢的黑人導演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執導,更具意義。此片所散發出來的沉靜、細膩的敘事風格,以及深刻的人道主義關懷精神,不僅令人動容,更一舉榮獲201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獎等殊榮,可謂實至名歸。

集體的苦難:人口買賣

《自由之心》改編自1853年出版的真人傳記,描述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之前,男主角索羅門(奇維托艾吉佛飾,Chiwetel Ejiofor)被騙為奴十二年的血淚史。索羅門原為居住紐約的自由黑人,且是一名優異的小提琴手,不料卻慘遭兩名白人表演者拐騙至華盛頓變賣,一覺醒來,竟已淪為沒有身分證明的黑奴逃犯。

就在索羅門受盡奴隸掮客無情鞭撻之後,導演特別將鏡頭由囚房慢慢往上攀升,此時,象徵公權力的美國白宮就出現在後方不遠處,但索羅門,甚至是大多數美國黑人集體的苦難,卻無人伸出援手。此情此景,一場無言的隱喻及控訴可說至為鮮明,也在觀影者內心掀起漣漪。

當索羅門被運送至美國南方奴隸市場販售,第一位買下他的主人福特,不僅能接受他在工作上的建議,也欣賞他的音樂才華。但主人的賞識卻引來白人工頭極度不滿,他們將他吊掛在大樹下私刑懲罰,欲置他於死地。此時,索羅門只能以腳尖勉強觸地,從白天掙扎到黃昏,苟延殘喘、命若懸絲。無奈周遭的黑人伙伴都因為恐懼而噤若寒蟬,不僅無人敢出手救援,甚至視若無睹地照常來來去去。

此場戲,導演僅以幾個鏡位的變換,便具體刻畫了白人工頭的殘暴,索羅門的命在垂危,以及黑人奴隸的怯懦與自顧不暇,不僅意象豐富,且涵義深遠。原來暴力的可怕,除了施暴者的殘酷之外,還有弱勢者因為畏懼而演變成的集體麻木不仁,兩者惡性循環,使得悲劇不斷重複上演,而且變本加厲,令人怵目驚心、不忍卒睹。

而福特為了避免麻煩,立即將索羅門轉賣給另一位棉花田主人艾普。艾普雖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性情卻異常暴躁,喜怒無常。他經常引用經文,證明自己有權可以任意支配私人財產,包括黑奴的死活。於是,他在白天極盡壓榨奴隸工作之能事;夜晚,又玩弄女性黑奴,迫使他們活在極端恐懼之中。

人間的煉獄:種族歧視

某夜,美麗的女奴派西(露琵塔尼詠歐飾,Lupita Nyong'o)因受不了艾普長期的凌虐,求助索羅門幫她結束苦不堪言的生命。然而,本性善良的索羅門卻斷然予以拒絕。

其實,索羅門也和派西一樣,終日活在恐懼之中,不知何時會被喪心病狂的主人給活活打死。但他和派西唯一不同的是,無論身處多麼巨大的痛苦之中,他仍心存一絲希望,期待有朝一日能夠恢復自由之身,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人。因此,他刻意隱瞞自己身分,以及受過教育的事實,苟延殘喘地賴活著,其實是長期處於高壓之下,所自然發展出極其卑微的生存之道。

然而,對於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派西而言,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只剩利用安息日前往另一個農莊,享用蕭夫人招待的下午茶。蕭夫人原是一名黑奴,但受到主人寵幸,一躍成為農場夫人。劇情如此安排,一來突顯白人並非全是壞人,二來似乎暗示派西是否也能如同蕭夫人一般,委曲求全之後,順利飛上枝頭?

可惜派西並沒有蕭夫人般幸運。艾普雖然迷戀她的美貌,卻礙於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黑人比白人下等,不僅無法接受她,更是任意糟蹋。某個安息日,派西又前往蕭夫人農莊,卻被艾普誤以為她要潛逃,更在妻子的慫恿下,完全不聽解釋,將她鞭打到皮開肉綻,生不如死。當她痛苦地望向索羅門,眼神中流露的盡是「絕望」,也是對於人間煉獄的無言控訴。

最後的希望:人性光明

當然索羅門一直在等待機會逃跑,好不容易碰到來自加拿大,主張廢奴的善心人士貝斯(布萊德彼特飾,Brad Pitt),他終於鼓起勇氣求救,請他幫忙寫信給紐約的友人,助他脫困。但曾被人一再出賣的索羅門,在貝斯離去之後,實不知該用什麼心情來面對未來?因此,導演用特寫長鏡頭,捕捉他那雙既充滿期待,又不敢抱太大希望,有點憂傷且無助的眼神,茫然不知要望向何方?

影片結尾,當索羅門終於獲救,回到紐約之後,他便記取教訓,不再漠視不公不義的存在,而積極投入拯救黑奴的行列。猶如菩薩發大悲心,行菩薩道,救助眾生出離倒懸之苦。

值得慶幸的是,本片編劇約翰雷利(John Ridley)並沒有為了平反黑人的苦難,而刻意詆毀或醜化白人,或歌頌黑人的勇敢與堅強。在他筆下,並沒有過分簡化的二分法,不論是白人的貪婪、欲望、粗暴,或黑人的恐懼、逃避、妥協等,都客觀地呈現出人性的多重面貌和立場。而導演史提夫麥昆冷靜且出色的鏡頭語言,也把一個可能有點沉重的主題,拍得既寫實又饒富深意,不僅令人有感同身受的切膚之痛,又能深深寄予同情與省思。

《自由之心》以極為出色的影像、配樂,以及優秀的演技等成就,建構了一部風格獨特、視野恢宏的傑作。不僅忠實記錄了十九世紀黑奴的歷史悲劇,也深入探討種族歧視的可怕,以及自由與平等、社會和正義的關係。同時,不忘悲天憫人的胸懷,試圖化解百年的種族心結與歷史創傷,著實更賦予本片不一樣的高度與厚實。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69

人間擺渡

/聖嚴法師

每個修行的人,都是一個擺渡者,要將自己和他人渡送到淨土的彼岸,然而,我們無法時時清楚正確的方向,要正確的航向彼岸,就需要一個引領正確方向的指南針。

本書是聖嚴法師的語錄,更是航向淨土的最佳指南。透過簡要的文字,提點佛法的智慧,使我們能夠觀照自己的心念、端正自己的行為、學習感恩所有的因緣,以恭敬、柔軟的心,平等的善待一切眾生,真正落實佛陀傳下來的教法……<more>

 

過好自己的人生

/延參法師

來,欣然;去,坦然。

人生許多事點到為止,給誤會一點點時間,轉身就是另一番風光,不必要為了迎合他人而喪失自我。學會站在煩惱裡看希望,憂傷是一種消極的態度,要及時感覺、及時克服。智慧是生,煩惱是死,學會珍惜人生的每一刻,用心品味生活的美好。

人生之路是一段平坦一段崎嶇,平坦處微笑,崎嶇處更需要微笑,因為此時的微笑才真正有力量……<more>

 
 
 

唯識關鍵字

/許洋主

讀懂唯識學很難嗎?聰明學唯識的妙法,就是認識「唯識關鍵字」,由梵文原意,直接掌握思想核心!不論煩惱有多少,一眼看透!

學習梵文對學佛的幫助,即在正確理解佛典本義,從梵文認識唯識關鍵字,能迅速明瞭佛法本質。許洋主老師長年教授與研究梵文……<more>

 

雜阿含選譯注

/屈大成

雜阿含》在中土向被視為小乘佛經,備受忽視,至近世才得到重新認識,被視為初期佛經典之一,文獻價值絕不遜於巴利語《相應部》(Saüyutta-nikāya),更可藉跨語本對讀,釐清一些難解的經文,日益吸引學者的注意。本引論介紹《雜阿含》的傳譯、《雜阿含》的整編,以及全經概要,作為釋讀經文的背景知識……<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8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