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文化文摘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一二二期2017年04月13日(每月一次,固定週四發報)

免費訂閱法鼓文化文摘報

《學佛新手50問》

每個學佛者都一定當過學佛新手,而且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很多別人不覺得是問題的問題,對有的學佛新手來說,那才是大問題呢!

例如皈依,既然有心學佛,照理會順理成章參加皈依典禮,接受三皈依與受持五戒。但是很多人精進禪修、研讀經典,覺得自己很用功學佛,卻直到從職場退休,都未皈依。常見原因包括,認為皈依只是一種儀式,心中有佛就好;擔心自己缺點多無法持戒,會一天到晚犯戒;誤以為皈依後一定要吃素;害怕皈依後,護法龍天會變成隨身糾察隊……。很多問題其實只要請教法師,就會發現是自己想太多了。

小問題不解決,就會累積成大問題,因此,特別推薦大家閱讀《學佛新手50問》,各種大大小小新手想問的學佛問題,都集中在一起請法師指導回答。不少新手會問的問題,其實老手也不一定知道,或是也不知如何處理最周全。例如家中要不要設佛堂?可以求神問卜嗎?可以養寵物嗎?……。

當明白問題所在,體驗過什麼是煩惱,就能夠轉煩惱為智慧了!


 

學佛新手50問
作者:法鼓文化編輯部

皈依佛門就是出家嗎?

很多人誤以為皈依佛門就是出家,常常有一些新聞媒體報導,將「某某明星皈依佛門了」,寫成「某某明星出家了」,這是非常錯誤的說法,出家和皈依是兩回事。

自己發願做佛教徒

皈依的意思,是回到三寶,依靠三寶的指導、幫助來修行。接受皈依的儀式後,就具備了佛教徒的身分,可以說皈依即是認定自己是佛教徒,是自己發願做佛教徒。但是皈依並不表示必須出家,大部分在寺院皈依的人,都是在家居士,皈依三寶以後照樣過家庭生活,一切照常,所不同的是在宗教信仰上,已經有一個確定的目標,在人生的未來方向上,也有了一個正確的方針,不再有所偏差。

出家是與在家相對而說,出家是出離世俗的家庭生活,剃落鬚髮,穿著壞色衣,受持出家戒。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佛弟子包括僧、俗、男、女四大類,稱為四眾,男性僧眾稱為比丘,女性僧眾稱為比丘尼,男性在家居士稱為優婆塞,女性在家居士稱為優婆夷。在接受皈依之後,出家人要受比丘、比丘尼戒,在家居士則要受五戒,但是三皈依是學佛的基礎,不論出家、在家都會接受。

皈依不等於出家

因此,不要誤以為皈依就是出家,出家就是皈依。皈依以後可以出家,而出家人一定是已經皈依的,但是皈依三寶的人不一定要出家。大部分的佛教徒都是在家居士,如果佛教只接受出家人學法,那麼佛教便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為佛教的目的是要以普及化的方式利益眾生,要幫助所有人的人格成長,掌握人生的正確方向,這才是佛、法、僧三寶存在的作用。

皈依之後,要進一步認識與修持佛法,用佛法來調整自己的生活方針、生活態度、做人方式。要修學佛法、擁護佛法、弘揚佛法,才是真正的皈依,既然皈依了,就要成為真正的佛弟子,否則只是個掛名的皈依弟子,皈依等於沒有發揮功用。

 
 
 
學佛知津
╱聖嚴法師 著

聖嚴法師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化解一般人對佛教名相典故的疑團。收錄的十六篇專文,篇篇都是學佛者不可不知的常識,例如:原始佛教、怎樣做一個居士?怎麼修持解脫道?為什麼要做佛事?……,並為好奇的讀者解惑:神通的境界與功用、神鬼的種類、佛陀的生滅年月、僧人的姓名源流、舍利考原…more

 
佛教基本通:
佛教的修行路徑導覽
╱魯柏.葛汀 著

當前最權威最完整的佛教入門讀本

以修行理論貫穿整本書,揭示佛教各門派的共同基礎,是修行者的最佳入門指引,認識佛教的最佳入門讀本。本書不只對初學者有用,對於佛教研究資歷較深者來說,也能有所助益…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並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心靈電子報素食聰明吃電子報人生雜誌電子報智慧掌中書電子報修行電子報
文化文摘報佛法詢問台電子報經典學院電子報心靈好康報大師密碼電子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