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726期 / 2017年11月01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9月初法鼓山【福慧當家好傳家】心靈環保講座中,楊蓓老師的大女兒陳忻,分享自己從小被父親嚴格要求,讓她充滿挫折與抗拒,父女關係一度很糾結。但學戲劇的她,卻因一句台詞的觸發,讓她重新了解父親,也因而接納了自己。

放下憤怒 重新認識父親

陳忻(以下稱陳):我三歲被父親帶進柔道場,練習護身倒法。當時父親說要教我柔道,我一心覺得是來學如何把人摔倒,結果父親卻說,在學會摔別人之前,自己要先學會被摔,所以接下來我就不斷地被父親推倒在地板上,再站起來。最後我真的受不了了,哭著跟媽媽說,我不要玩了。

小時候,父親教我很多東西,但他除了沒耐性外,也很嚴厲,所以我挨了不少打、挨了不少罵。我很挫折,甚至痛恨自己的沒用,學不會、練不好;一方面又恨父親,為什麼要這樣對我,為何對我做這種不合理的要求?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跟父親的關係非常緊繃,只要有他在的地方,我就會迴避。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不斷受到挫折,開始對自己很沒有信心,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犯錯使父親生氣;更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挨罵、挨打。這是一種非常合乎邏輯的恐懼,所以我很理性地迴避所有與父親正面交鋒的場合,這樣的狀況維持到我離家去念大學。

我是學戲劇的,學戲過程中,經常遇到與家庭有關的劇本,在不斷閱讀不同類型的家庭劇本時,慢慢對家人關係,或是每一個家庭角色面臨的困難、壓力,甚至彼此之間的情感糾葛,有愈來愈多的理解。有一天,我讀到某個角色的台詞:「可憐可憐你的老爸爸吧!」讀完之後,突然間,我對父親的憤怒,一下子就消失了,在這一句話裡,我聽到、看見,也感覺到「父親也是一個人」,他也有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他的選擇受到成長背景、認知等限制,有自己的極限。

當我理解到這件事情時,我就再也不氣、不恨父親了,甚至我也慢慢比較不恨自己的沒用。當我放下了恨,才慢慢地看清楚「父親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是從那一刻才真正開始認識父親。

楊蓓老師在《烽火家人:從原生家庭看自我成長》一書中提到:面對家人,很多人會這樣說服自己:我是無奈的、我沒辦法選擇父母、我只有認了……。

但當我們對這樣的說法認知不夠深刻,或沒辦法了解到自己在這個因緣裡的刻意造作時,只能夠走到「我認了」的地步。

唯有我們試著理解:因為我的父母是怎樣的人,在怎樣的家庭長大,所以才會形成我父母這樣的性格;他們又怎樣養出我這樣的孩子,我又用什麼行為反應來回應他們的對待……。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家人關係不但無諍而且和樂,我們從出生就渴望被父母所愛,當自己有了子女,也希望自己是愛他的。每個人都如此渴望,而這些會深深影響我們一輩子。

當我們了解每個人如何從他的原生家庭生存下來時,在與他的應對之間會漸漸知道,原來他就是這樣長大的,原來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那還有什麼好挑剔的呢?即便是不欣賞,也因為能明白其來有自,因此容忍、因應的方法也可以比較多元。

人與人互動的磨合,難在哪裡呢?就是既要先從整個時代背景看起,接著看原生家庭,還要再看到現在的家庭,最後才落實到每個互動剎那之間,真是變化無窮。

◎ 參考來源:《人生410期:動物也參禪?》「人生座談會」、楊蓓老師《烽火家人:從原生家庭看自我成長

◎推薦閱讀:◆法鼓文化22週年慶◆轉念,世界就會改變!

 
 

物質生活的富足,
未必贏得家庭的美滿。
唯有使得一家大小都能感受到
被尊重、被關懷的溫馨,
家庭才會美滿。

平安的人間

 

爸媽不在家——從微觀家庭到宏觀人間

當爸媽不在家,家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家庭關係愈來愈疏離,
導演陳哲藝根據童年經歷而拍的《爸媽不在家》,
藉由小男孩來看家庭成員的故事,
其中有小男孩與菲律賓女傭的相處與分離,
父母必須面對人生的困境,家庭氛圍悄然轉變……
是你我熟悉的人間故事縮影。

■ 文/曾偉禎 圖/傳影互動提供

2013年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獎頒給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因為該片當時尚未在臺灣上映,令許多人覺得爆冷門,尤其與在國際間均已拿到大獎的導演一同評比下,能突圍而出,出乎眾人意料。

到底此片的特殊之處何在?相較於其他敘事風格相當獨特的大導演們的作品,如《一代宗師》的華麗飽滿、《天注定》的冷血控訴、《毒戰》的猛烈辛辣,《郊遊》的清冷孤絕,《爸媽不在家》顯得樸實無華,敘事手法又相當主流。2013年評審團主席李安所說的頗為妥切,這是一部「只要看了,沒人會不喜歡的作品」。簡潔地說,該片贏在迴旋不去的韻味;這個韻味把一部新加坡的小家庭故事,蒸騰成一個人人生起認同感的人間故事。

導演陳哲藝得到聚焦全球華人電影的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新導演,以及最佳原著編劇獎,片中飾演媽媽的楊雁雁也獲得女配角獎,足可證明這是一部「深具實力」的作品。其實《爸媽不在家》從2013年5月開始,在坎城影展拿到攝影機獎(新導演獎),一路受到眾多影展肯定,讓人憶起如《分居風暴》、《桃姐》等影片,都是以「戲好」為主的紮實電影。

呈現生命的無奈

猶如李安早期作品《推手》、《喜宴》、《飲食男女》般,編導陳哲藝下意識地把形式風格擺一旁,只是將故事娓娓道來,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雖是小家庭故事,卻細膩鋪滿所有感情地雷。而在每個角色的身上,導演灌入其對生命中無奈之處的觀察,周延鋪排家庭中每個成員所面對的問題,並適時地點出那些小小快樂、人與人之間偶爾心靈交會的星光,以及背後「人生沒有圓滿之境」的幾許淒涼。

劇中的十歲小孩家樂,對菲律賓女傭泰瑞莎從排擠到接納,以至於依賴,最後被迫放手。而母親從得到泰瑞莎這樣幫手產生的依賴,到後來懷疑,以至於最後看著孩子與她感情好所產生的嫉妒心,例如餐桌上家樂與泰瑞莎有說有笑;家樂在學校鬧事,泰瑞莎找不到女主人,自己急著到校,彷彿她才是家樂的母親;最後媽媽為顧全「家」的完整,因此對女傭微妙的排擠心理,最後不得不放走她。兩條線交叉出現呈現相對的落差,輕易地揪住觀眾的心。

此片的精彩,當然也來自選角。演員樸實卻精準的演出,讓觀眾不自覺地入戲。尤其是飾演女傭泰瑞莎的安潔莉芭雅妮(Angeli Bayani),與飾演小孩家樂的許家樂,兩人的對手戲,寫實到彷彿紀錄片的真實片段。

伊洛伊洛的召喚

陳哲藝導演曾說,當時找資金時,資方或甚至工作人員都曾認為沒有人會想看小孩與菲律賓女傭的電影;他也懇切地提到當自己終於有機會執導長片,當然會以最貼近自己生命經驗處下手。

英文片名Ilo Ilo,發音為「伊洛伊洛」,相較於中文片名《爸媽不在家》的直白,其實與影片肌理有著奇妙的關連。許多到新、港、臺幫傭的菲律賓人,都來自菲律賓的伊洛伊洛市,在國際媒體間「Ilo Ilo」甚至漸成為菲律賓女傭的代名詞。陳哲藝回頭省思他十歲時女傭來到家中,八年後離去,對他整體生命產生的影響。他對她的種種情感,以及成長過程中家中所遭遇的事件,濃縮成一個詞「Ilo Ilo」。相信「伊洛伊洛」如同咒語般,轉換了他的意識。

那個童年帶給他溫暖的泰瑞莎故鄉,也是他心靈之鄉的代名詞。「伊洛伊洛」帶著無比的心靈召喚力,使得成年的陳哲藝得以回視童年家中情況。正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成長,他終於也看懂了──家中每個成員各自的困境。由於這個視角,讓本片沒有怨的情緒、沒有控訴的吶喊語調,反而因為理解體諒,看到衝突的成因與無奈的果。在回顧的過程中,他抽離出來宏觀看待這一切,讓整部影片顯得雖有傷情,卻也溫暖既立體。

家庭成員的疏離

深入人心的電影、戲劇之所以好看,在於導演的觀察。陳哲藝的劇本精湛之處,就是掌握每一個小小的家庭衝突背後的多角詮釋。因為,沒有一個人是聖人,也沒有一個人是壞人。每個人都想扮演好在家庭或社會的某種角色,但每個人方向都失準,又導致心中有其無奈、無助之處。

這深沉的無力之感是來自社會、家庭結構,或應該說是任何個體,其內心心靈世界結構。大人為了自己的事業、工作,天天在外奔波;小孩忙功課之外,就養著電子寵物雞,全都忽略了家庭的核心是全員感情的建立與分享。這種無奈充斥全片,片中有一段是家樂一開始非常排擠女傭泰瑞莎,更氣媽媽安排泰瑞莎得和他同一個房間。當他知道她有小孩不照顧,還跑來新加坡工作便問她:「你怎麼丟下小孩來這邊?」泰瑞莎回他:「你媽媽還不是把你丟給我?」
片中,每個人都在掙扎著要做「為對方好」的事,結果因為無力感、無法說明而導致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不和諧。當劇情就算好不容易達到一個和諧之處,導演也埋伏了將導致崩裂的線。劇中同時處理了許多社會問題,除了菲律賓幫傭的工作情況,護照被主人「保管」;在星期日、休假日到市區美容院幫人洗頭,賺「非法」的外快。還有家庭的男主人所遭遇的裁員潮(因1997年股災),又對投資做了錯誤判斷;媽媽也有工作不保的憂慮,因感到生活逼迫的壓力,迷惘地加入某「精神導師」聚會。

片中更處理新加坡教育制度、全民沉迷 4D 彩票等社會氛圍,讓這部看似封閉的小片,有著立體的深度,讓觀眾觀看到整個社會,甚至是人類的困境。而導演場面調度的功力,也立體呈現在片中一場家族聚餐戲上,導演讓個人想隱藏的,無一不現形,而中國人家族成員的角色描繪,當中人與人的關係,不透過語言,而是透過動作、表情,火花四起,不言而明!

人間無常的戲碼

在最後全家送泰瑞莎上飛機回國前,母親送了個小禮物給她,是她曾偷偷擦過的母親的唇膏。原來母親一直不動聲色,女傭恍惚間的羞愧與感恩,兩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就在最後分離前,有了妙趣的小小融合。導演不大肆鋪排「溫情滿人間」的梗,只是薄薄地塗上一層。

人間戲劇核心主軸正是「無常」,若無正念觀照的練習,於苦痛中深沉體會,哪能看清世間非實非虛、非非實也非非虛的「實相」?單純的快樂不是那麼容易得到,身兼編劇、導演的陳哲藝,看到了這個層次,因而了然清楚地在片中小心鋪排所有的線,駕馭著所有人心中都有一面順風、逆風,都拉扯著每個人的心,名為「家庭」的風箏。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65

福慧好當家

/釋果東

方丈和尚在本書裡翔實分享了有關「當家」的原則、觀念和實踐方法。

書中每篇分享,均來自方丈和尚學佛修行的體會,以及對師父教導的實踐,這部分,同為僧團的師兄弟,感受尤其深刻。例如每次僧團召開重要會議時,身為主席的他,一定讓每個人都充分表達意見,如果討論尚無法有定案,必須由他裁決時,他一定先站在各方立場,肯定每個人的建議,再詳細說明決策緣由……<more>

 

找一條回家的路

/洪仲清、李郁琳

《找一條回家的路》真的不是一本普通的心理治療心得或感想,而是兩位作者透過兒童來窺探家庭的窗,接納父母案主而走入他們的家庭中,分析問題的癥結,點燃明燈,引導當事人經由思考來反轉認知,以同理家人的感覺來管理自己的情緒,並重新建立關係。

這本書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作者拋出一些家庭重要議題,如「如何陪伴小孩」、「自我檢視」……<more>

 
 
 

早晚課50問

/法鼓文化編輯部編著

寺院中的朝暮課誦又稱為早晚課誦,簡稱早晚課。佛教早晚課雖源自寺院,在家菩薩依教修持,依然同霑法益受用良多。

三十多年前,在聖嚴師父座下出家,成長於農禪寺的時代,對課誦梵唄特別地投入。有一次,為了學習擔任大悲懺法會維那,一個人在菜園旁的臨時書庫裡練習,突然感動到放聲大哭。那時,除了經常擔任……<more>

 

薄伽梵歌

/毗耶娑(Vyasa)

《薄伽梵歌》與《吠陀經》及《奧義書》同被譽為是印度三大聖典之一。《薄伽梵歌》出自古文明最長史詩《摩訶婆羅多》其中一篇,成為印度最著名的宗教哲學詩篇,廣為傳頌。十八世紀由英國威爾金斯首次翻譯成英文,當時著名的德國語言學家威廉.洪堡無比推崇《薄伽梵歌》:「是我們所知的一切文學中唯一真正的哲學詩。」又說:「或許是這個世界……<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