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723期 / 2017年10月11日‧每週三發行

◆法鼓文化22週年慶◆轉念·心念就會改變!

來看看素超人吧! 佛教徒最怕被說六根不清淨,什麼是六根清淨呢??

聖嚴法師在《正信的佛教》書中提到:「六根清淨」這個名詞,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來,是非常浮淺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們以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淨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點男女錢財的習氣,一些專門喜歡揚惡隱善的新聞記者,便會在報紙上大做他們「六根不淨」的渲染文章!至於什麼叫作六根,什麼又叫作六根清淨?他們是不想知道的。

其實,六根清淨四個字中,大有道理。

六根,是指生理學的全部範圍。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論者,也不是唯心論者,更不是唯神論者,乃是主張因緣和合的緣生論者。所以,佛教看一個人的構成,是從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來分析的。上面所說的六根是屬於生理學,加上六塵的物理學及六識的心理學,便是一個人的總和,六根、六塵、六識的形成,稱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類,構成鼎足之勢,相互為用,缺了一類,其他的二類也就不能存在。因為六塵與六識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塵與六根要靠六識的判別才有價值,六根與六識要有六塵的反映才有功效。

如果要下一個比喻,那麼,六根是鏡子,六塵是被鏡子所照的影像,六識是判別鏡中所照影像的人。

什麼是六根六塵和六識呢?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

眼、耳、鼻、舌、身、意,從心理與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說,稱為六根,也就是生理學上的神經官能。眼有視神經,耳有聽神經,鼻有嗅神經,舌有味神經,身有感觸神經,意有腦神經,這些都是心與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稱為六根。
從六根所接觸的對象上說,稱為六塵,也就是物理學上的各類物質。眼根所見的顏色和形色,耳根所聽的聲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嚐的味道,身根所觸的粗細冷熱與濕滑等,意根思想的稱為「法」──那是指的極微極遠的、無從捉摸的東西,這些就被稱為六塵。

從六根接觸六塵而產生的判別力與記憶力上說,稱為六識。如果沒有六識而僅有六根與六塵,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屍,所以六識是六根的操縱者,六根是六識用來接觸六塵的工具。

那麼,為什麼要稱為六根清淨呢?

因為六根是六識的工具,作善作惡,固然是出於六識的主張,造成善惡行為的事實,卻在於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轉於生死輪迴的苦海之中,就是由於六根不曾清淨,自從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貪色、耳根貪聲、鼻根貪香、舌根貪味、身根貪細滑、意根貪樂境;有貪,也必有瞋,貪與瞋,是由無明──煩惱而來,合起來,就是「貪、瞋、癡」的三毒交加,惡多善少,永無出離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脫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學,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與定,所以修持的入門工夫,應從身心的兩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頭修理掉,稱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禪定;把不好的行為修理掉,稱為修身,所以修身也可稱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護根門──守衛保護住六根的大門,不讓壞事從六個根門之中溜進我們的心田,以致種下生死流轉的禍苗。

因為,一個凡夫,除了進入禪定的境界而外,就不能沒有妄想,妄想是促成六根造業的導火線,佛教的戒律,就是妄想與六根之間的保險絲或滅火器,在戒律的防衛之下,六根才能漸漸地清淨,一旦到了六根清淨的程度,超凡入聖的境界,也就快要接近了。

所以,一般的凡夫僧尼,只能在戒律的保護下,勉強守住了六根,至於清淨二字,那是談不上的。一般人的觀念,總以為僧尼們只要不犯淫行,不貪非分之財,不介入人我是非,便算是六根清淨了,事實上,凡是貪逐於物境的受用,總是六根不淨,不論是看的、聽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有了貪取不捨的情形,就是六根不淨。因為除了男女及錢財等的問題,都不容易覺察出來,淨與不淨,也就很少有人細心地注意它了。

------

說得明白一些,所謂六根清淨,不是沒有了六根,而是我們的生理官能,不再隨著外境的幻象而轉,這就叫作一塵不染──但這絕不是等閒的工夫所能辦到的事。

為了便於讀者的記憶,再將六識、六根、六塵的名目,抄錄如下:

眼、耳、鼻、舌、身、意──六識。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六識發動六根而接觸六塵,六塵映入六根而由六識判別及記憶保存,再從六識的記憶保存中顯現出來,發動六根貪取六塵,就這樣交互迴還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六根清淨的目的,便在斷絕並超越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推薦【法鼓文化22週年慶】轉念,世界就會改變!
→法鼓好書78折,任選5書69折!

 
 

有智慧的人,
知道如何以和婉的態度跟旁人溝通協調,
上情下達、下情上達,
做人群中的潤滑劑,
巧妙解決人與人的紛爭;
然後,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讓自己的理念,得到別人的認同,
集聚眾人的力量,完成理想的志業。
這樣,不但成就了理想,也成就了眾人。

人行道

 

六年前 我來過

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發生後,無數家園亟待重建,
隔年常啟法師赴四川參與獎助學金發放與關懷慰訪,
六年後,他再回到當地,
一路上的見聞與六年前已大不相同,
欣喜看見希望的延續與菩提種子的發芽。

■劉岩

六年前我來過,當時深深地震撼了我……
六年後我又來了,這裡的小菩提種子發芽了!

2016年 2月2日,我與演廣法師搭機飛往四川帶青年營隊。在香港轉機時,一位女眾菩薩在我旁邊坐下。沒多久,她便開口問:「師父,你在看的那本書可以借我看一下嗎?」

問法與解惑

我將書遞給她,心想:「直心是道場,求知若渴的眾生不只需要佛法,更需要有問法的勇氣。」

果然她發問了,但似乎是在考驗我。 她問了書中的句子:「『有相也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有智慧能知。當我們不站在自己的角度時,現前情境便是無相。』什麼是有相也是無相?」

我說,北京的霧霾嚴重,北京人已經習慣看不到藍藍的天;西藏有高山大地,西藏人總是在無限開闊的藍天下生活。兩人同時來到了臺北,北京人說臺北的天空藍,而西藏人說臺北的天空灰。的確,若從西藏人的角度看,臺北天空確實是灰的,但若從北京人的角度看,卻是藍的,這就是「有相」。其實,他們看的臺北天空,是同一片天,不藍也不灰,就是「有相也是無相之相」。沒有自我中心的執著,眼前所見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一時變化的無相之相,也可稱為「空相」。

在飛往成都的飛機上,我只是對鄰座的她微笑,嫁到臺灣的她,就如洩洪的水,滔滔地問,侃侃而談。微笑果然像一座橋,能溝通往來,藉此也澄清她對出家修行的誤解,並與她討論了小孩未來的教育,法鼓山已經努力了這麼多年,但感覺上,誤解佛法的人還是那麼多!

踏出四川雙流機場,只見灰濛濛的天空,與六年前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在凜冽凍寒的空氣中,充滿了燒稻稈的炭味,驅車前往秀水的路上,摸摸鼻頭,已經沉澱了灰白色的結晶,就像馬拉松跑者身上濕了又乾的汗,所沉澱的鹽塊沙,眼睛也沒來由地乾澀發癢。

沿途路上多了好幾棟沒蓋好的住宅聳立, 長得高大卻無葉的行道樹,樹幹被塗上了白油漆,不知是散不去的霧霾讓人看不清,還是建設過程累積了太厚重的灰泥,觸目所及都是綠不綠、黃不黃、藍不藍,連剛掛上的新年紅燈籠與街道拉開的紅布條,都不紅了,我想這個灰,連大雨也洗不掉了。

走在街上,與六年前一樣,路人依然毫不羞澀地炯炯注視著我們,這一次我也炯炯地回視,向他們微笑,並說聲:「早上好!」他們也回應了「早上好」後,視線就移開了。 營隊來的一胎化下的年輕人,獨力自主、有想法,也勇於闖蕩未來,甚至計畫著要創業。往外追求成功的過程,卻害怕孤單獨處,需要有人陪伴打氣。 獨立卻害怕孤單,是這一代大陸年輕人的矛盾。

希望與延續

可能是開闊的大山大海,養出的樂天豁達與韌性,較容易接受無常與不順,六年前,許多兩個破碎的家組成了一個新家,重組的家完整了,多一個爸爸或媽媽疼愛,有什麼不好!六年過後,重組的家讓更多的愛延續下去。

這幾年,在獎助學金協助下,持續被關懷的這群孩子,有些已經讀到了研究所,有些已經就業或創業,他們懂得知恩、感恩與報恩,每年都會回來安心站擔任義工。內心真正感受到,只有教育是一條垂到井底的繩,井內的人可以攀著繩子爬出來,讓原本受局限的生命從此開展。

今天陽光露臉,不過,四川的冬陽就像冰箱裡的燈,只有光沒有熱,還好室內的暖氣會熱!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92期

光明遠大


/法鼓文化編輯部選編


讓未來充滿希望的最佳方法,就是為別人點燈!當我們能以利他為出發點,心量與前程必然無限寬廣。在助人的同時,也就不會困惑在自我煩惱與尋找出路裡,而會以眾生為道路,哪裡需要我們就去哪裡。當人們的心被點亮了,充滿了希望,大家的未來自然光明遠大。

如何點亮自己與別人的……<more>

 

人生沒什麼不可放下

/弘一大師



人生就是一場苦旅,我們既不能把苦難背在身上、寫在臉上,更不能把苦難拋在身後。看透人生的我們,在痛苦面前,也只需微微一笑,奮然前行。把每一次的磨難都當成人生的歷練,在痛苦中成長,在磨難中進步。直到歷風雨而不懼,在泥沼中前行而如坦途。

得之淡然,失之泰然……<more>

 
◆《人生》雜誌410期10月號◆動物也參禪?
 
 

2018【禪心自在】法鼓山桌曆
(買五送一組合)
/法鼓文化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生活禪意無所不在。心得自在,東西南北,到處都好。

《禪心自在——2018年法鼓山桌曆》凝聚許多攝影者的心力,將法鼓山位於美國的象岡道場、舊金山道場、洛杉磯分會,以及加拿大溫哥華道場的四季美景,化為一整年的祝褔,希望大家能心安平安……<more>

 

三個朋友的人生智慧大哉問

/馬修.李卡德等著

三個老朋友,三種關於「人」的專業、三種面對人生的智慧,從不同的生活經驗中叩問:是什麼帶給生命喜樂和痛苦?應該如何安住此生?

哲學家、精神科醫師和佛教僧侶,多年來一直想合寫一本書。三人因為這個企畫而相聚十天……<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