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711期 / 2017年07月19日‧每週三發行

◆《人生》雜誌407期07月號◆當佛陀遇到神鬼

來看看素超人吧!環境不會盡如人意,但看世界的態度卻能隨心所欲。

聖嚴法師在《禪的世界》一書中說:「人究竟為何而生存?生命的價值究竟何在?又何處是人生的歸宿呢?人在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受人器重時,通常不太會考慮這些問題,當在孤單、失意或面臨許多困擾挫折時,則難免茫然。」 「以佛法的觀點而言,苦樂、貧富、貴賤、榮辱的心路歷程,即是人類生存的目的;止惡修善、自利利他的生活方式,便是生命的價值;除了選定目標,努力以赴,人生別無歸宿。」

生命,到底是什麼?到底為何而來?相信不少人都曾有這樣的疑惑,然而,能否找到答案,卻因人而有大不相同的際遇。

「予人方便,滿足他人需要者為善;僅對自己有利,而對他人不利者是惡。做任何事,若僅有利於己而無益於人,終將後悔,甚至遺憾終生。唯有能夠與人為善,才有永不褪色的安慰。」

如果人生是一篇樂章,我們選擇的每個行動,都會決定如何觸動奏出永恆樂章的琴弦。

快樂一直在我們心裡,找到它,付諸行動,幸福就能隨處可得。不論你要往哪裡去,那裡的天氣如何,你可以自己帶著陽光!

為每天施展一點魔法,選擇「作出」選擇,你就能鋪成自己要的幸福。

◇資料來源:《禪的世界》、《幸福的魔法:更快樂的101個選擇

◎推薦閱讀:【佛陀的美麗心世界】主題展

 
 

所謂「理性」,
就是多為他人著想,
多站在客觀的立場設想,
多為大眾的利益著想。

禪門

 

百年夢想,感動四方--何培鈞與「天空的院子」

南投竹山「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
將古厝改造成民宿,以行動點燃小鎮希望,
讓竹山與古厝之美為世人知悉。
他在高雄「法鼓青年開講」講座現身說法,更讓人明白,
感動之外,付諸行動,才有改變的可能。

■黃憲宇(《雲水林間》作者、偏鄉教育工作者)

「高雄的朋友大家早安,我是何培鈞!」頂著招牌大平頭,搭配一副粗框大眼鏡,「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鈞站上紫雲寺「法鼓青年開講」講臺,依然是一身白色T恤和牛仔褲,一副隨時上工的樣子。為了修築「天空的院子」,他曾以睡袋在那百年老屋住了一年,這身樸實打扮,正是那段胼手胝足歲月中,最驕傲的一身印記吧!

聆聽生命真實的初衷

「大四畢業前,系主任把我叫去系辦,他說他很擔心我,問我以後怎麼打算?我把這四張照片拿給主任,告訴他,我想把這棟老房子的文化找回來。」事實上,何培鈞在大二時就發現了這幢古厝,並為它所深深吸引。他開始構思各種可能,也開始大量地主動學習。

「我開始到別系、別校的相關課程去聽課,還混進成大建築系裡聽課。」這樣的學習「完全沒學分」,也引來很多同學的質疑,這些課以後都不算學分,為何這麼拚?「那時我很想告訴他們,我不是為了學歷學習的,因為我早知道那一紙文憑不值錢。我需要的是真正能用上的知識。」

何培鈞幾乎很早就發現了這個事實。「很多大學生念了四年,畢業後只剩三個選項:研究所、高普考、投履歷。很多人非常清楚未來是一個困難的社會。但你去大學的教室看,沒有人在意這件事,大部分人都在滑手機、假讀書,老師還要很堅強地教下去。其實,我們都在騙自己,也在浪費生命。」

對他來說,「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知道自己身上最大的問題在哪裡,但是我們常常不面對它。這些問題不會消失,它會一直在你人生的旁邊,甚至某一刻把你一下擊垮。你要讓人生盡可能沒有疑惑,就要充分了解你自己。」

何培鈞花了很多力氣,聆聽自己生命的聲音後,便義無反顧前進。退伍後,他跑了十六家銀行,借了一千多萬準備投入老宅修復。「銀行行員笑我說,你這不是創業企畫書,不過是一個感性青年的真情告白。」不服氣的他,與從小懷抱建築夢的醫生表哥,兩個人一起在山上住了一年,一磚一瓦,把這幢老建築慢慢修復起來。

陪伴父親走過生死難關

那段時間,何培鈞家裡還發生了遽變。父親忽然倒下,被送進加護病房,醫師對於後續發展非常不樂觀。「那時回到山上,表哥問我,還要繼續嗎?我只差眼淚沒流下來,在那樣身心俱疲的壓力下,我咬咬牙告訴表哥:『我們奮鬥了這麼久,我不想就這樣結束。』」下定決心後,他每天四點半起床蓋房子,下午帶著爸爸去復健。

由於父親傷到腦神經,許多記憶消失。培鈞錄了很多錄音帶,讓爸爸反覆地聽,希望他能因此恢復記憶。在一年多悉心照顧下,有一天,爸爸緩慢吃力地再度喊出何培鈞的名字,讓全家人一時之間悲喜交集!這個奇蹟般的康復,跌破醫生眼鏡,也讓「天空的院子」的工程進度,得以繼續大跨步往前。

「人生怎麼會有捷徑呢?你只有找到你人生的信念價值、最想做的那件事。那件事要像鉚釘一樣,緊緊嵌在你的生命裡,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不會變。」

走過那段困頓的日子,「天空的院子」開張後,以其古樸風格、雲霧山嵐,吸引許多人到訪。這段艱難、感人而至情的歷程,讓空間不只是空間,而是意志與心靈的凝結。因此,漫步在「天空的院子」,腳踩的不只是石階,更是何培鈞那份磐石般的決心。

以文創產業帶動小鎮復甦

不過,何培鈞盼望的不只是「天空的院子」被捧紅。他心中想的,還是如何活化偏鄉,隨後他在竹山老街上創辦「小鎮文創」,帶入青年能量和在地對話,產生火花,以文創產業帶動竹山的復甦。「所有的發展,不能只關注錢。過度追求財富,會造成在地災難,破壞原有的生活文化。我們需要質化、均化的普及發展。」

出身南投水里的他,對臺灣農村的景況非常憂心:「希望鄉鎮不再是無奈、失落,希望透過竹山經驗,鼓勵青年回鄉。臺灣有三百多個鄉鎮,希望可以看到下一代年輕人對社會的提昇力量。」

而他也深知,這場偏鄉小鎮復興運動,最關鍵的,還是人。

「在竹山等了七年,我終於影響一個竹山當地的居民,願意回鄉整修他的房子。這是我最高興的、也是最驚訝的:原來最貴的不是錢,而是『人』,改變一個人的觀念,竟要等上七年這麼久。」

以行動策勵青年前進

為此,何培鈞在演講中,不斷給現場青年「最最挑戰」的策勵:「你們現在覺得我說得滿有道理。但相信我,等一下結束,回家吃個飯,你的人生又一模一樣。當你聽到一個好的觀念,重點是等一下你從這裡出去,要怎麼調整、怎麼行動,那才有力量,不是感動完就沒了。現在的社會,行動的人太少,看戲的人太多。」堅定的語氣,來自親身走來的相信,那也是他對青年最深的期許和勉勵。

三小時的演講,很快落幕。結束後,何培鈞被青年團團圍住,他們的臉上閃爍著光亮,希望能從他身上得到更多智慧建言。

在臺灣、在南部,我們不確定這樣的青年講座,究竟能給這個人間帶來多少改變,但我們願意相信,何培鈞在演講最後說的那句話:「不是有機會才努力,要努力到有機會為止。」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87期

大師密碼G:大富翁的心願

/鄭栗兒


有位印度先生沿著美麗的花園,邊走邊數著:「一、二、三……。」花園裡種滿奇花異草,巨大的菩提樹朝天空伸懶腰,羽毛鮮豔的鸚鵡拍翅飛進林子,腳爪差點碰掉了他的頭巾。但他不以為意,繼續數著:「九十九、一百……。」

原來他在丈量這座園子究竟有多大,看夠不夠佛陀和他的三百名弟子住在這裡。他尋遍全國,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座最優美寧靜 的花園……<more>

 

覺悟有情乘願來


/竹慶本樂仁波切


那些已超越痛苦且不再被悲心所侷限的眾生,稱為「菩薩」。

他們為了一切有情眾生而達到解脫,並且透過在這輪迴世間都會經歷的痛苦、苦難和苦惱,與所有眾生建立心的連結。

這顆無畏之心,充滿了好奇,為了找出真相,不怕深入探索痛苦與苦難的本質,這樣的心就是「願菩提心」,它不是一種證悟的理論……<more>

 
◆生死皆自在◆書展
 
 

禪的生活
(三版)
/聖嚴法師

禪的生活,就是在矛盾中求統一,在來與去之間超脫自在。

本書將禪的精神,貼切著現實人間的實際生活來講。藉以疏導人生的苦悶與無奈,指出如何達成灑脫自在、積極進取的生活目標。並鼓勵每一個人,都應從禪的修行及體驗中,級級提昇身心世界的品質……<more>

 

與阿姜查共處的歲月
/保羅.布里特

這是兩個生命交會的故事,在平凡的日常事件中體會阿姜查洞悉人性的智慧和幽默。

一九七○年,憂悶的美國沙彌法拉般若已受了兩年戒,在曼谷的寺院裡仍鬱鬱寡歡。與阿姜查的會面改變了一切。法拉般若看見阿姜查像隻快樂的大青蛙坐在荷葉上,他心想,如果在森林裡靜坐個三十年……<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