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707期 / 2017年06月21日‧每週三發行

《普薩行願:觀音、地藏、普賢菩薩法門講記》大字版◆新書上市78折~

來看看素超人吧!曾有一位西方人告訴我:「我有病,要用意志力來抗拒、對付、拚命。」我說:「你不拚命,或許還可以活得久一點,一拚命就會活得很辛苦。」我們出家學佛的人也是一樣,當煩惱現前之際,不是和煩惱對抗,而是用慚愧、懺悔、感恩的心來融化它。

當我們的煩惱生起時,常常會覺得是外面的環境帶給我們的,而且感受非常的強烈。例如我們常會為了別人不經意或非故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件芝麻小事而消受不了,認為是別人給我們的煩惱。其實,這多半是你主觀心理上的認知或感受,事實未必如此。

煩惱是從我們自己內心產生的妄念,此「心」不是指心理學上的心,而是我們的意識心、八識心;而感覺才是針對外境而來的。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這些問題,那麼對外在的環境就有免疫作用。若缺乏這種免疫力,就很容易受到感染,任何細菌一沾身,煩惱病馬上就會現行。以拜佛來慚愧、懺悔、感恩,就是預防針,可以讓我們的心產生免疫作用,修行人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化解煩惱的。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那麼,在平常生活中就會很平穩、踏實。但是慚愧、懺悔不是要你打耳光、搥胸、頓足、磕響頭,這些都沒有用,因為煩惱不在耳光上,也不在胸部或頭上,而是在我們的心中。所以要用懇切的慚愧、懺悔心來拜佛;拜佛時,要感恩三寶,慶幸自己已經聞法學佛,心中便會平平靜靜、安安穩穩、妥妥貼貼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情緒在內起伏、波盪了。

兩寸深的腳印

過去,虛雲老和尚為報母恩,從普陀山三步一拜,拜到五臺山。另外,我曾經在少林寺及九華山看到佛前有一塊磚頭,磚頭上有一對腳印約二寸多深,據說以前各有一位出家人每天站在那兒拜佛,久而久之,就現出兩寸多深的腳印。不知道五十年後,在我們的大殿上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腳印?

現在常住大部分的人都已比較能安心了,可是自覺安心的人,不要以為大概沒事了;心未動,或許是在孵「小公雞」(案:指好鬥爭寵的脾氣)也不一定,只是心粗未察覺而已。

暴風雨前,通常會有一段寧靜的時間,隨後,山洪就暴發了;尤其是心很剛強的人,煩惱不容易調伏,往往自認為已經調伏了,可是一旦跟人接觸,馬上就又像刺蝟一般到處螫人。所以現前沒有煩惱,並不表示永遠平安無事,反而要提醒自己,多拜佛、多懺悔、多消往昔的罪業。若等到煩惱來了,業障現前,才來拜佛求懺悔就來不及了。

我小時候出家,也是從拜佛當中得到了感應,開啟了智慧。但是,拜佛不是要求感應,而是為了要消自己的業障,替自己打預防針。

所以我們沒有煩惱時要拜佛,有煩惱時也要拜佛。佛曾經說過,要少欲、知足、知慚愧、懺悔,懺悔則安樂,這是非常重要的。

(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摘自:聖嚴法師《法鼓晨音

 
 

即使是感覺到對方討厭你,不喜歡你,
也不要念念不平,
相反地,要虛心檢討自己的言行,
有沒有未曾覺察到的傲慢、無禮,
或對人不尊重,堅持己見,
剛愎自用,說話不得體之處,
然後設法調整自己,
如此才能有所成長。

法鼓晨音

 

在信行寺遇見師父

張光斗曾隨著聖嚴法師到世界各地弘法,
每每在法師開示之際協助錄影,
有十年不曾參加禪七的他,
今年八月在臺東信行寺打初階禪七,
再見螢幕中法師的身影、熟悉的口吻……
終於明白,法師的法身從未離開,
每次參加禪七,都彷如親受教誨。

■張光斗

都說,聖嚴師父雖然捨報,但他沒走……

六年多來,每張年初報喜的春聯、每位法鼓山僧眾的表情、每個聚會裡法鼓信眾的言談……在在洋溢著一種生趣,是屬於聖嚴師父專有的品牌印記,是不會消亡的一幅圖騰……

心中莫名的抗拒

許是命中注定停不下腳步,雖然整個上半年為了心血管的問題乖乖療養,不敢如過去般頻繁地上下飛機,但僅僅是這半年,我就到臺東三次,信行寺彷若具有某種魔力,不斷搧動著風,驅動著雲,要我前往。只不過,免不了要心虛,我到底為信行寺做了什麼?可以如此優游進出,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偏偏詭異的是,我抗拒著上二樓的大殿禮佛。

於是,雜亂的心緒中閃過一條橫幅:信行寺禪七。

已多次在多位法師與師兄們的口中聽說過,信行寺禪七的報名為何老是「秒殺」的特質。但我仍八風不動地沒有任何動搖過,因為,我記憶中的禪七都是聖嚴師父親自帶領的,別說是每天不下五場的開示,就連「小參」也是他老人家親力親為。如今,都說師父仍在,我卻執拗著,有如不肯斷奶的嬰孩,面對著美味的粥糜,只會一逕地皺眉搖頭。

病中閒不下來的總是念頭。下意識中,我知道,該是我重新整理身心的時候,但我找不著一道夠長的梯子,我下不來。

六月,信行寺的監院果增法師來電,劈頭就問:「八月底的禪七你來不來?」拿著手機的手有些竊喜地抖動,幸好法師看不到。我支支吾吾著,假裝嘴裡含著一顆摻有辣椒的橄欖。法師沒等我長考,只說會請我同修幫我報名。

如此這般,當我看到同修託人買到難以入手的火車票後,我有些惡作劇地跟自己說:「嘿嘿!這下跑不掉了……」

8月28日,提前一天,我到了信行寺,果增法師滿意地說:「嗯,這樣好,明天就不怕遲到了。」

逃不掉的禪七行

29日下午,終於將那疲憊已極的身心安置在大殿的蒲團上時,我狠狠地嘆了口氣,開始醒悟:「那,就是要有大死一番決心的起點。」

總護法師果鏡法師令我意外,他語氣溫和,沒有施展禪師威嚴──下馬威,但遣詞用句又透露出不能妥協的堅持。

「來了,來了,終於來了!」我跟著禪眾們一同擡起頭,聖嚴師父一開口,我就明白,他當然沒有走……開示DVD中,師父說:「剛開始的兩天,大家一定會昏沉,會很累,那就安心地在蒲團上休息吧,什麼都不要想……」雖然只是錄影,可是,沒錯,就是那沉穩又慈悲的聲調,就是那獨一無二的、凌厲且有透視力的眼神。

果不其然,前兩天,一上座,我就成了泥人,幾乎癱垮在蒲團上──昏著、睡著,妄念如不見尾端的列車,轟轟疾行。

救贖我的、療癒我的,就是每天上午、下午、晚上,聖嚴師父出現的那三次身影──師父的開示,總是精準地切中當下,我在身心兩方所遭到的困頓與病灶。緊接著,果鏡法師會再加把力,那一聲聲「把身體交給蒲團,把心交給方法」,也是一抹清涼的提神油,讓人不會對當前的困局絕望,終有下一炷香可以期待、可以託付,雖然打坐不該有期待!

經行的考驗也跟著直擊而來。

慢步經行,如日式庭院石臼上方的竹筒水滴,每一滴水的落下,都有足夠的空隙與節奏;每一回提起腳尖向前挪移,都能覺照出那個過程,很可能便是曠日,便是永恆。自然經行,放鬆雙肩,跨步向前,胸口有點緊,但不礙事。然後,快步經行到來,我的罩門也跟著來了,眼前,彷若看到師父快步疾馳,兩袖自然擺動,腳步輕盈像不著地。我跟著師父身後,拚命加速、拚命加速,可是,不僅追不上,胸口的灼熱逐漸加劇,氣,逐漸快上不來……

雖然一心嚮往,滿心追求,果鏡法師手持的香板重重觸地那一剎那的石破天驚,師父總會驀然回首……,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再逞強,我要明白放下,我得趕緊放下。於是,退出行列,縱有萬般不甘。

一身泉湧的汗水,瞬間洗滌了千斤重的軀殼,這也是意外的收穫,不是嗎?

不再等十年才打禪七

第三天下午的第一支香,就算是舊胎難脫,老骨難換,我倏地發現:我醒了、輕了,我居然可以開始使用方法了,我開始數息,就算妄念不斷干擾;我驚喜發現,師父在開示中提到的,兩手不見的錯覺,我有了……

本來會的數息卻於此時忽然亂了套,我的得意形同自亂陣腳,但不可思議的是,師父在下一次的開示中提醒,假如數息不順,可以反過來,由十往回算,說不定就能定下心來了。我之後試了,立即生效。高興沒多久,無常就來敲門,沮喪也接踵而來。我發現,我的妄念煞不住車,真的是脫韁的野馬。

小參的常願法師問症下藥。我痛訴病狀:「為何數息順了,想改到默照,卻對妄念束手無策?」常願法師輕輕一聲:「你的『止』不著力!你平日大概沒練習?」六十二歲的老頭,在年輕的法師面前臉紅了。

沒錯啊!我荒廢的十年都做什麼?修行在紅塵?都是嘴上說的,騙死人不償命啊!

師父說的,禪七的前三天是度日如年,後面幾天就會快馬加鞭,一閃即逝。果不其然,才一轉眼,為何就到了最後一天?師父叮嚀著我們做感恩禮拜、做懺悔禮拜、做無相禮拜……這,怎麼就像按遙控器地快速運轉,絲毫慢不下來?我在吶喊:「慢下來,慢下來啊!」

第七天的下午,師父最後一次開示,要我們好好把握這僅剩的半天時間,好好用功,話才說完,果鏡法師又從麥克風傳來溫暖的善口婆心:「各位菩薩,就剩這半天了,不要荒廢了這最後的半天……」我有如聽到:「只剩下最後的半天可活,難道還不振作?」還不抓住最後的機會精進向前?我的懊悔與羞惱,隨著鼻頭一酸,全成了淚水……

解七後的分組討論上,我面對著同組的其他六位同參道友懺悔道:「我不會再等十年後才來打七了,我怕我已經沒有時間蹉跎了。」

再見信行寺,再見師父

信行寺再見了!

下回,我說不定會去法鼓山體系的另一所寺院打七。因為,我等不及信行寺下一回的禪七了!

當然,我也等不及,要趕緊再見到聖嚴師父了!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86期

人生383期

/人生雜誌編輯部


腿痛、昏沉、妄念多、控制呼吸、身體緊繃外加氣動……禪修又「卡關」了嗎?這些初學者常遇到的問題,往往令人對禪修打退堂鼓,錯失了認識自我、消融自我的機會。其實,禪修是最誠實的鏡子,障礙往往是平常身心不調的反映,本期邀請法鼓山禪堂堂主果元法師,帶我們認識禪修10大關卡的起因與調整方法,幫助我們突破障礙,修行更進一步!

經常在歐美指導禪修的繼程法師,則從文化差異觀察東、西方禪眾遇到的修行障礙……<more>

 

不思量的藝術

/一行禪師


這個世界充滿懷疑和不安,於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在尋找快樂之道。然而,能夠活著並行走於地球上,就是一種奇蹟,可是偏偏我們總是像亟欲要得到什麼或追求什麼。每一天,每一個小時,都有美好的事物發生,我們卻很少用心去聽。要能夠聽見這些美好的事物,回應它們,我們需要的,是靜默。

你的心正在呼喚你。它一直想要告訴你什麼,只是你長久以來都聽不到,因為你的內在充滿噪音,你滿腦子都是思想,你不斷受到……<more>

 
◆《人生》雜誌406期06月號◆凝視死亡 探索生命智慧
 
 

禪淨何爭?
/陳劍鍠

陳劍鍠教授研究聖嚴法師如何以禪攝淨,落實人間淨土理想。全書共分七章:初探聖嚴法師人間淨土思想根源,從建設人間淨土與一念心淨關係,以至對念佛圓通與耳根圓通的體證,深研話頭禪與默照禪法脈,剖析念佛方法與念佛禪,貫通以禪攝淨的思想理路。

本書不僅探源聖嚴法師的人間淨土,更綜觀聖嚴法師的禪修與淨土法門的實修方法,讓人確信一念心淨、一念成佛,不是理論空想,而是能夠確實體現美好生活的人間淨土……<more>

 

中陰解脫門
/措尼仁波切

人的一生有無數個中陰,它是生死之間,也是入睡醒來之間,更是剎那之間,當我們能夠掌握生命中無所不在的「間隙」,各種大小中陰,就不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它更是解脫的機會。 蓮花生大師指出了六種相對應的修持,引導我們在生前、臨終、死亡的時刻,了悟自心。

六種中陰,其實只有一扇門
生死之旅的六件事,就是蓮花生大師教導的「六中陰」,包括生前的三種中陰:生處中陰……<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