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687期 / 2017年02月01日‧每週三發行

◆2017法鼓傳燈日◆【傳燈】 點亮心燈主題展:心心相印,點亮大慈大悲的菩提願心!

來看看素超人吧!上週一年一度的感恩餐會中康吉良菩薩分享:「做為一個詞曲創作人,供養大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做更多好的佛曲給大家聽...」

素超人回顧過去一年,最大的收穫就是將每週遇到的善知識分享或將自己遇到的困境或煩惱,透過師父開示及文章的多聞薰習並跟大家分享!

聖嚴法師在《教育‧文化‧文學》中說:「我們從寺院接受養成教育的人,往往會把僧教育當作佛教教育的全部,其實僧教育雖是佛教教育的重心所在,佛教教育的涵義應該包括得更廣,例如對於信徒,以及在家居士之中有意願弘揚佛法、從事專業的佛教教育及文化工作者,也應有計畫的培養他們。」

「所以今天我做的教育工作,分成三個方向:1.僧團的宗教師教育,包括寺院的生活教育、佛學院的專業教育,養成學行並重、指導修行、住持佛法的人才。2.大學及研究所教育,包括佛學基礎及分科研究,培養弘化工作的專業人才及國際水準的佛教學術研究人才。3.對社會大眾的關懷從人的結婚、生子、成年、成家、立業、病難、年老,乃至臨終的各個人生階段,以佛法的觀念及方法,給予安慰、疏導、勉勵、協助,使人人都能由於佛法的利益而平安幸福地走完一生,走向永遠有希望的未來。」

「因此,我們的佛教教育的目的是在建設人間淨土,佛教教育的範圍,是從僧團拓展到每一個人的家庭、社會的每一個階層、學校的每一種層面,不一定勉強人人成為佛教徒,卻願以佛法的利益,分享給人間大眾。」

「現在我在國內外,指導西方人士禪修學佛,到各學校幫助教師們研究佛學,幫助學生們成立佛學社團;教人到監獄說法,舉辦各種層面的學佛營隊,鼓勵家家蓮社、戶戶禪堂,成立家庭式的共修會、讀書會、兒童讀經班,以及分區組成助念團,為臨終的人作好臨終關懷,設立慰訪團,協助慰問急難病苦貧困的人士,度過人生的各種障礙。這些,都是我們已在做的教育工作,只是尚在起步階段,有待加強改進和學習之處,還有很多。」

願大家也能在閱讀這些文章時有所收穫,願以佛法的利益,分享給大家,如同「歲末拜懺」暨「新春感恩祈福法會」中果光法師分享自己這一年的心得與成長,跟大家結善緣~

推薦閱讀:【幸福佛法課】隨時都是幸福的起點......

 
 

停下來,並不表示失敗;
當一個階段的任務達成後,
就要有轉換下一階段跑道的心理準備,
如此才能繼續創造另一個生命的巔峰。

人間世

 

大自然教會我的事

有多久沒走進大自然?有多久沒像孩子般開心地笑?
當領著孩子觀察大自然,驚喜不斷出現,
自己彷彿重拾童真,打開心扉,
重新認識自然與生命的連繫,也重新認識自己。

■ 文‧圖/倪善慶

黑白猜,男生女生配!

這是兒時的遊戲,但我從未親身玩過。那天陪伴來自中部的孩子們,在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做觀察解說,透過活動和孩子們玩在一起,一個多小時下來,彼此沒有了距離。孩子們拉著我們的手,要跟我們玩「黑白猜」。不熟悉遊戲規則的我,完全處於挨打的分,然而我卻樂在其中!

走進大自然的教室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小小鳥,都想在大自然中遨遊。看到孩子們打開心房,願意接納我們這群「大」哥哥、「大」姊姊,我們也「年輕」了好多、好多!原來,心與心接近時,感覺是如此美好!

一年多前,在一個偶然的因緣下,接觸了荒野保護協會。這是一個透過教育、實地觀察,引發人們內在感受,帶領大家去愛護大自然、認識自己生命的一個公益團體。經過多次在大自然的學習、觀察與分享,這些日子以來確實開拓了自己生命的視野,讓自己有更寬廣的心量,對人、對所有生命去做更緊密的連結。而在大自然的洗禮中,也印證了佛法所有的學習與覺受;原來「眾生平等」是在我們參與愛護大自然的過程中,與息息相關的所有生命和平相處時,才有了深刻的體驗與實現!

在思源埡口(註)的自然觀察之旅,記事本上如此記載著:

清晨起來,遠眺山谷中層層山巒,雲霧盤桓山腰,有如一幅山水畫。當陽光穿透雲層,照射到石頭上濺起的溪水時,閃亮的水氣在空氣中跳躍,清晰美妙。而在田埂上洗澡的黃鶺翎,就像頑皮的小孩,跳過來又跳過去,極其可愛。忍不住禮讚大自然的美好、莊嚴與秀麗,大自然真是我們生命最好的老師啊!

那天我們步入霧林區時,只見霧茫茫一片,真的是雲深不知何處 。原來雲是天上的霧,霧是地上的雲!

領隊夥伴要我們閉上眼睛,手扶著手,慢慢前進,去聽、去聞、去觸摸、去感受……

當心眼打開時,我們完全感受到大地母親的愛與撫慰,一切只有感謝,一切只有感恩!這也讓我們更加思及:「該如何來保護這滋養萬物的大地?」

一花一世界,萬物都在說法

在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帶過幾次觀察解說,孩子的想像力比大人要豐富得多!有次帶領國小四、五年級的孩子們玩「取景大自然」的遊戲。我請孩子們靜靜看著身邊的一切,不管是什麼,只要自己覺得美好、有感受的,就將手上的相框紙板把景物框起來,彷彿取景於大自然的照片,並且用小卡片寫下自己的感受。有人框石頭、框枯葉、框蝸牛,也有人將相框掛在枝頭上;一位五年級的女孩在相框旁這樣寫著:「這整個森林就是最美的圖畫。」

原來,只要我們善加引導陪伴,孩子感受自然美好的心,即能如泉水般湧現出來。當一次又一次地親近大自然,讓我愈加了解大自然的奧祕,因為欣賞到大自然的美麗,因此更加願意與人分享,而保護大自然也就成了一種願力。

從逐漸累積自己與大自然的生命故事中,就像約翰繆爾(John Muir)說的:「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過身軀而非從旁流過。」生命的存在真的開始有所不同!

在親近大自然裡,讓我更加體會了一花一世界, 大地所有萬物都在說法的情境。石縫中迸出的植物,訴說著在艱困的環境中,仍藏有生機;山間小徑的不知名小花,展現獨特的生命力,即使鮮為人知,依然認真地活出獨特的生命!

當帶著來自山中的孩子們走進濕地,觀察水鳥、與螃蟹作伴時;當帶著來自澎湖海濱的孩子上陽明山,跟山嵐、蝴蝶為伍時;當帶著孩童去自然生態公園,與樹蛙、蜻蜓、 蕨類、落葉遊玩時,似乎我們就一步一步找到大自然藏有的生命的奧祕!

看到孩子接觸大自然時,那份驚喜與歡樂的神情,期望經過自然的探索,讓孩子領略到與自然萬物共生的可貴!儘管不是生長在優渥的環境裡,但仍有機會開出美麗的花朵。只要我們認真、好好地生活著,希望就會出現在路的那一頭。我知道這群接觸大自然的孩子,未來的生命必定有所不同!

滋養生命的大自然

前陣子重新拾起《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一書,荒野前理事長李偉文在書中寫道:

常常想到,再二十年或三十年後回頭看,今天我們開什麼車子,住那種房子,吃什麼山珍海味或穿得如何,甚至現在的喜怒哀樂、煩惱、痛苦與掙扎,一點也不重要了。但是,未來的世界卻會因為我們現在在乎一個孩子的生命而變得更好……

我夢想每一個在臺灣長大的孩子都有機會感受到臺灣大自然的美好,讓大自然裡的豐富能在往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為滋養的來源……

接觸大自然,真的是讓我們去連結、感受所有生命很重要的一扇門!

在法頂法師著作的《凡活著的盡皆幸福》,文中提到:

人生最重要的是和所有活著的生命體達成一致,因著愛心達到與萬物一致與和諧。幸福並非我們想要或去追求就能夠得到。它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我們若時刻以安定、平靜的心,在當下去品嘗萬物之美,就能獲得真正的滿足與幸福。

其實,大自然的啟示一直都在,就看我們可否將心門打開。

欣賞自然建設淨土

自從接觸大自然後,我如孩子般,對一切感到既好奇又好玩。欣喜之情,帶給我內心的愉悅和滿足,也開啟了我對自然的熱情與參與。一旦打開心扉,當雨點滴到手上,我們可以感受到濕潤、沁涼的感覺,當微風輕拂臉上;可以享受輕柔、涼爽的感覺。而大自然一直都在演奏美妙的交響樂曲,那松鼠啃食殼果、鳥兒開心鳴叫、嘶喊到快沒力氣的蟬聲、此起彼落的蛙鳴、潺潺的流水、迎風搖擺的葉片、躍出水面的魚兒……、他們都在你、我身邊相伴!這一切讓生命變得多彩多姿、豐富而且充滿活力!

在課程中,我曾寫下:「樹葉優雅無聲無息落下,瀟灑落在它應該落下的地方。蕨類可以在石縫中努力求生存!而我們人有好大的空間可運用,卻活不出幸福的生命!這,何其不幸!」

法頂法師說:「只是無心望著山,山也只是山而已;若能把心打開,真正感受山的時候,自己也會成為一座山!」「人生的目的,不該是豐富的擁有,而是豐富的存在!」

「我們都有夢想,夢想就像孩子,需要滋養才會長大!」這是荒野協會的主旨,讓我們一起在大自然裡追求夢想,為自己也為我們下一代締造更美好的家園!除了引領孩子們,也讓自己走進大自然的懷抱,親近自然進而愛上自然,一起保護美麗的家園!這個世界將會因為我們的逐夢而產生無比的正面力量。

當我們用真心守護這塊土地時,一定可以建設人間淨土!

註:思源埡口為臺中與宜蘭之交界點,海拔1948公尺是蘭陽溪的源頭,亦為蘭陽溪及大甲溪、七家灣溪、有勝溪之分水嶺,地形上為南湖大山支脈與桃山支脈交會之最低鞍部,經常雲霧飄渺。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66期

塑膠袋流浪記

/劉如桂


※榮獲「第37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評選推介活動」人文及社會類推介

天生萬物必有用,好好活用塑膠袋喔!塑膠袋為什麼會到處流浪呢?一下子被貓咪咬、一下子被風兒吹、一下子被狗兒玩,哪裡才是它的家呢?讓我們好好珍惜利用,把它變成美麗環保袋,從此不再流浪……<more>

 

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
/李偉文、AB寶


浪漫爸爸、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分享他和雙胞胎女兒AB寶之間「愛與智慧」的生活對話──全書分成「爸爸,大自然真奇怪!」「聽,大地在說話!」「台灣真是個寶島」「今天吃什麼?」以及「永續,人人都幫得上忙」等五大主題,和孩子一起感受台灣的美麗與哀愁,認識大自然……<more>

 
◆環保護生.廣結善緣◆《素食50問》新書上市!
 
 

智慧100(三版)
/聖嚴法師

智慧之眼和世俗之眼有何不同?為何最大的敵人竟是自己?如何步步成功、念念成功?人生如戲,為何要假戲真演?如何得到不死之藥?

聖嚴法師將佛經中的偈語,轉化成簡短易讀的篇章,融以現代生活中的事例,展現出歷久彌新、寬廣自在的智慧;名漫畫家朱德庸先生,以其專擅的幽默風格,首次創作深富……<more>

 

怎麼鬆
/一行禪師

本書從禪法的角度重新定義什麼是放鬆,為什麼人需要在快轉的生活與熙攘的環境裡暫停下來,回到自身,體驗平靜。人在壓力大的時候,不僅是自己不快樂、失去創造力,也讓周遭的人不快樂。一行禪師點出幾項小技巧,讓我們的生活回歸平衡的狀態。不論身在何處,透過療癒、休憩、獨處、不忙碌的短暫禪觀練習,輕易重拾放鬆的喜悅……<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