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672期 / 2016年10月19日‧每週三發行

◆《人生》雜誌398期10月號◆百味茶 一味禪

來看看素超人吧!我們很容易自己陷在情緒裡無法逃脫,有時以為自己已經放下煩惱執著了,當遇到類似的外境產生時,煩惱的情緒又立刻浮了起來,以驕傲的姿態,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聖嚴法師在《漢藏佛學同異答問》一書中提到:「現象界的混亂是外在的事實,不是內心的事實。舉例來說:假定這一片牆是一面大鏡子,這間房子是一個舞臺,鏡子可以反應舞臺上所發生的任何事情,可是和鏡子卻毫無關係,所以鏡子本身始終不受干擾,雖然外境在動,但它本身卻是不動的。那對鏡子而言,外境的動便是不存在的,它沒有看到「動」。如看到「動」,就是有記錄、有分別,那鏡子也動起來了,這是很奇怪的事,鏡子是不應該動的。」

如何去煩惱,得心安?

聖嚴法師在《是非要温柔》一書中提到 :「不要指望我們的環境會給我們安全,也不指望他人來保障我們。唯有自我追求內心的平安,比向外追求安全更可靠。若能時刻安住於現在的時間與空間,我們的心就更容易安定踏實。」

又說:「心要向內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會有安全感,因為心外沒有安全的空間,也沒有安全的時間,不可能有絕對安全的保障。譬如,要出門時,為了交通安全,買個保險,是安全還是不安全?明明知道不安全,才需要有各種的保險,顧慮一旦遭遇意外,可以得到醫療的補償;萬一不幸死亡,家屬也能得到保險金,不至於立即陷入窘境。」

「生活要踏實,唯有自求多福。自求多福就是居安思危,心中隨時預備著,不安全的事會發生是正常的事。當然不發生最好,一旦發生了,也不至於手足無措。不要指望我們的環境會給我們安全,也不指望他人來保障我們。唯有自我追求內心的平安,比向外追求安全更可靠。若能時刻安住於現在的時間與空間,我們的心就更容易安定踏實。」

◆推薦閱讀:【創造幸福的向度】書展


 
 

生活中難免出現逆境,
處理棘手的問題時,
坦然地面對它、接受它、
處理它、放下它;
也就是遇到任何困難、艱辛的情況,
都不逃避,
因為逃避不能解決問題,
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
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

平安的人間

 

禪修與環保生活

許多人以為禪修只要把自己的內心照顧好即可,但人身為環境的一分子,外在環境也攸關禪修與內心清淨。聖嚴法師強調,禪修是內外環境息息相關的,外在環境清淨了,內心才能更安定;同樣地,內心環境清淨了,看到的外在世界,也將變得更美好。

■ 聖嚴法師

禪的修行就是佛法的修行,佛法的修行一定是身、心、環境三項配合,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只重視內心的、個人的修行,對社會是有一些幫助,但幫助不大。

有的人覺得只要靠少數人修行的力量,就能感得護法龍天、諸佛菩薩來護持;可是如果我們周遭大多數的人內心險惡,行為乖張,或是生存在這個環境之中的大眾,在過去世形成了重大的共業與定業,那麼就可能會產生種種災變──天災、地變、水火災難,即使持咒、誦經也不一定能夠幸免。

定業不容易改變,這好像定時炸彈一樣;但是定時炸彈也不一定會爆炸,雖然說定時炸彈已經定了時間非炸不可,可是如果有人知道炸彈中的信管怎麼拆除,那麼這個定時炸彈就不會爆炸了;如同定業也未必絕對無法改變。

環境清淨:有助內心安定

修學佛法的人,內心的清淨是很重要的,可是環境的清淨也同樣重要。不能只是自己關起門來修行,獨善其身,就認為是在救世界、救人類。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積極在人間弘揚佛法,廣度眾生,才能使得世界改變,眾生得救。

因此對修行禪法的人而言,內心清淨固然是最重要的,但環境清淨也很重要。法鼓山的理念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提昇人的品質」是要從每個人的人格修養做起,「建設人間淨土」是要每一個人把自己的人格建立起來,同時也協助其他人把他們的人格建立起來,人間淨土便可以實現了。

所以我們修學佛法、弘揚佛法,不能僅僅把門關起來打坐,就叫作心清淨,應該要從人心的糾正、環境的清淨做起,照顧自己的身心,照顧大家的環境,才是一個禪修者的基本態度,如果僅僅只做到個人內心的清淨,而不照顧環境的清淨,結果環境中的垃圾愈來愈多,最後我們就會生活在垃圾堆裡,那便是不切實際、不負責任的人,豈是擁有優良人品的人呢?

例如:我會要求學禪修行的人,一開始不可以在髒亂的房間裡打坐,如果房間中的空氣混濁,東西放得橫七豎八,打坐時的心一定不容易寧靜。必須把環境整理得清淨整齊,打坐的時候,心才容易安定。

或許有人說,只要「心淨國土淨」就夠了,沒錯,這是源自於《維摩經》的「唯其心淨,則佛土淨」。意思是說我們心中若能真正清淨,沒有煩惱,則我們看到的世界即是佛國淨土;可是當我們的心還沒有真正清淨以前,說這句話便是昧於事實。

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凡是出家人所住的地方,都是簡單、樸素、整齊、清潔、規律、寧靜的,這也是自古以來寺院修道的生活環境,我們希望能把這樣的生活環境,擴大到寺院以外的每一個角落。諸位如果到農禪寺來學打坐,便要把農禪寺的禪修精神帶回家去,不僅僅是一星期到農禪寺一次,過兩個小時簡單、樸實、清淨、寧靜的生活而已,應該也要使平常的生活都跟在農禪寺一樣。

內心清淨:世界更美好

內外是相呼應的,除了不要製造環境的垃圾,也不要製造內心的垃圾,環境中有了垃圾就當把它立即清除,內心中有了垃圾也要立即消除。

所謂消除內心的垃圾,就是將心調柔,一旦心能調柔,煩惱就會減少。如果煩惱很多,那表示心中的垃圾很多,看到的世界就會是一個五濁惡世,也就是充滿髒亂、痛苦、無可奈何的三界火宅;如果我們心中的垃圾減少,那麼我們所見到的世界就會像人間淨土一般。

可是我們也不能在心中自我陶醉,自己騙自己,外在的環境本來沒有這麼好,也把它說成那麼好,或是只有你自己覺得很好,而其他人覺得這世界並不好。因此,我們應該要幫助其他的人,讓所有的人都覺得世界是美好的,那才是真正的淨土。

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是可以實踐的,但也不是那麼容易完成,要靠我們每個人從自己的內心和生活的環境做起,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清淨、簡樸、少欲、知足,這個世界才有可能一點一點轉變成淨土。

禪修的生活跟我們日常的生活是相應的,當自己的內在心性清淨了,也要帶動、協助外在環境清淨,以達成內外的清淨──身心清淨和國土清淨,這才是我們修行的真正目標。

我們要把這樣的理念傳播出去,希望全臺灣,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能有這個共識:從內心到環境,隨時保持整齊、清潔、寧靜,那麼,人間淨土很快就能夠出現!

本文摘錄自:心.光明遠大》,原文收錄於《動靜皆自在(二版)

動靜皆自在
(二版)

/聖嚴法師


以平實的人生為基礎,少煩少惱為宗旨,輕鬆自在過生活。中國禪宗史上的許多祖師,都以為平常日用即禪。不論出家在家,若能將禪宗的觀念和方法,用之於日常生活,縱然處身於萬丈的紅塵之中,也會體驗到安定灑脫又活潑自然的人生境界……<more>

 

一行禪師談生命真正的快樂
/一行禪師


多數人汲汲營營、渴望把持的權勢或力量,佛教稱之為欲。欲有五種,分別是財欲、名欲、色欲、食欲、睡欲。佛教認為真正的力量或能量有五種,分別是信仰(正信)、精進(正勤)、正念、專注(正定)、內觀。這五種力量是「真快樂」的基礎,也才是……<more>

 
 
 

【象岡好時】2017桌曆
(買五送一組合)

/ 法鼓文化

禪宗說「日日好日」,如果我們能以禪心過生活,不論世界陰天或晴天,心空都能光明自在。象岡位於美國紐約上州,創建於1997年,是法鼓山的國際禪修中心,優美的環境讓人們可以自在地在這方淨土修學禪法、體驗禪心。期望《象岡好時——2017年法鼓山桌曆》能夠讓你心安平安,時時大吉,年年大好.....<more>

 

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
/夢參老和尚

本書為〈八十華嚴講述〉第六冊,共有三品經文,〈如來名號品第七〉、〈四聖諦品第八〉與〈光明覺品第九〉。從此冊起,夢參老和尚解釋《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第二會,詮釋十信法門與法界根本智。為解釋〈如來名號品〉這一品大意,老和尚先分析……<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6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