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670期 / 2016年10月05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當我們遇到不如意時,升起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法師曾分享:「一個懂得保持平常心的人,不會將不順心的事『怪罪別人』,不會認為都是『別人的錯』,也不會『埋怨自己不好』」。

聖嚴法師在《人行道》中分享:「我們要轉變行為和觀念,就是把貪、瞋、癡、慢、疑這些毛病改正過來。與人相處的時候,除了要用慈悲心、包容、寬恕別人的錯誤;同時,還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成果奉獻給眾人,隨時隨地能運用理性和智慧,解決各種煩惱。所以,一個修行深厚的人,非但對自己有利益,他的行為舉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

「曾經有一位太太來向我求助,她的先生吃喝嫖賭樣樣來,一回家就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連小孩子都怕看到爸爸回來。我問她想不想離婚?她說她希望還有機會挽回婚姻和家庭。我建議她至心誠懇的念二十萬遍〈準提咒〉,可能會有轉機。結果,她的先生還是和往常一樣,一點也沒變,反倒是她改變了。她說,誦二十萬遍〈準提咒〉之後,讓她的心安定下來,心一安定,慈悲心和智慧心就像泉水一樣湧出來了。她不再整天埋怨先生,也不怨嘆自己命運不好、遇人不淑;她全心全意撫養三個孩子,還教導孩子要同情爸爸的不知悔改、愚癡可憐。因此,她的先生每次喝得醉醺醺回來,她跟孩子不再躲得遠遠的,也不吵架,他們噓寒問暖、發自心底的關心他。漸漸的,她的先生回來也不好意思吵鬧了,家裡的氣氛也就慢慢改善了。」

我們生命裡面難免會遇到不如己意的事,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 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改掉「怨天尤人」的壞習慣,迎向美好快樂的人生吧~ ^0^

 
 

肯懺悔,就能心平氣和的承擔災難,
並且藉著災難,
鍛鍊更恭敬、更謙遜的心態,
即使經過再多的打擊,
也還能保持對人性的信心和慈悲。

人行道

 

逆光飛翔——你真的看到了嗎?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逆光飛翔》,是視障者裕翔學習獨立、渴望平凡的故事,
相較於他,很多人雖看得見,卻看不清楚生命中的微小細節,
這些遺漏的部分往往令人動容,
母親的放手、友情的陪伴、夢想的追尋……
在在洋溢著簡單、平實的生命能量。

■ 文/辜琮瑜 圖/傳影互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在各自原初的世界中,一個看不到,一個聽不見。相遇之後,看不到的一方透過心眼,「看到」一些原本無法理解、想像的世界;而那聽不見的一方,終於翻越了被苦惱煩憂障礙的大山,開始「聽見」自己心裡的聲音。

《逆光飛翔》改編自視障青年黃裕翔自身的故事,天生眼盲的裕翔,首次離家北上念書,雖然琴彈得很好,卻堅持不參加任何比賽,因為不想被同情,只想跟大家過得一樣。此時,他遇見愛跳舞的小潔,因故被迫放棄學舞。裕翔的勇敢深深牽引小潔,小潔在片中講的經典臺詞:「在黑暗中踏出一步,需要多大的勇氣?」他們填補彼此遺失的力量,就算夢想遙不可及,也不再是獨自面對。

從紀錄式的短片,發展成一部劇情片。除了裕翔的生命歷程,還透過嚮往在舞臺上飛翔的飲冰室少女小潔(張榕容飾),一個在飲料店打工的少女,聽見自己「內心」聲音的交融,宣示一段關鍵話語:「如果不試的話,怎麼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

這段話不僅是裕翔對自己的提醒,也是他送給小潔,乃至於所有曾經因為遲疑、因為猶豫而抱憾的人們,一份從困頓生命中萌生的智慧獻禮,提醒著人們誠實面對自己心裡的聲音,逐步將心裡那裊繞的聲音,轉化成現實人間的完成。

用什麼與世界相遇?

《逆光飛翔》讓人邊看邊感到顫動的,並非所謂「勵志片」顯而易見的激勵人心,而是劇中人多層次的生命觸動,那份觸動彷彿也讓觀者不禁自問:「我們的生命個體是用什麼來與世間相遇?」

當我們說: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感覺到了、知道了等,來回應外在世界與我們的連結時,當真都看到、聽到、聞到、感覺到,且知道了嗎?我們嫻熟於運用所有的感官,卻也因此失去認真、專注運用這些感官的本能。

裕翔的眼目遮障了他經由「看」來理解世界的能力,卻讓其他所有的感官都更專注而深入,陽光灑在臉上成了滋養,所有的聲音餵養他對世界的想像,海邊的潮浪聲、踩踏著細沙的觸感、海水湧上腳邊的沁涼……,其他感官知覺共同營造的世界,因著他眼睛的缺陷,卻更真實、更豐富。

小潔也因為裕翔的作伴,嘗試理解視障者如何「看」這個世界,而學會「聽」聲音的震動,進而往自己的內心深邃地延展,去聆聽心底泛出的音聲。在參加舞者甄選的現場,她對評審說她的舞蹈不需要音樂,其實在舞者世界的音樂,不是從外在世界傳遞到心裡,而是與肢體同步流出的樂音。

劇中,小潔教裕翔跳舞,用身體的律動,感知所謂的手舞足蹈,這都遠超過單一感官觀察、理解世界的能力。更讓「潦草」活於日常世界的我們,覺察原來自己多半活在一種並不真切的情境中。我們太容易以經驗辨別來判斷眼前的所見,以及耳朵所聽的一切,於是日子匆遽而過,而認為一切理所當然。

活出故事與演出故事

正由於裕翔是如此認真地活著,所以這部片子從紀錄片轉成劇情片,添加了許多情節與人物,但似乎從編、導到演,參與者經由與真實人物(裕翔)的互動,觀影者可以感覺主人翁的生命故事不是演出來,反而更像是一起活出來的。

紀錄片大多著重如實呈現,因此當被記錄者的生命歷程比一般人曲折,不免都帶著淡淡的哀傷,也幾乎不大可能出現所謂奇蹟式的翻轉,只是引發觀者一時的悲憫。劇情片則為了讓影片內容更豐厚,需要「重口味」,往往會添加許多讓觀眾看完後,心情得到抒發與宣洩的元素。

《逆光飛翔》卻不矯情,且是日常呈現的劇情片,添加的「口味」不僅讓內容更豐富有趣,但生命本質的限制與人性的掙扎並未被忽略,甚且不會為了滿足觀眾對主角們的情感,而讓他們在最後一刻逆轉勝。

電影結尾,小潔並未因傾聽自己的聲音,而得到舞團青睞,順理成章地當起舞者,反而是回到最基礎的起點,從大一開始練舞者的基本功。裕翔也沒有因為克服參加比賽的心理障礙,而在比賽最終一刻衝上舞臺,並經由讓聽者起立致意的過程後,得到實際的獎賞。

這樣的安排卻讓觀眾感覺更貼近真實的人生,「成就」並非經由上臺領獎,獲得實質肯定的那個「結局」來呈現。成就,來自實踐的每個當下;成就,就是過程。除了在每個過程真實地活出自己的意義,別無其他。

什麼是陪伴?

此外,貫穿本片人物之間,有一個重要的元素存在,就是「陪伴」二字。人與自己或與他者之間的陪伴,往往因為遮掩真心,或帶著其他目的,或參雜條件,而使原本美好的陪伴,出現微細的漏業。有的陪伴反客為主,有的陪伴夾帶著情感的威脅,有的陪伴彷如綁架,壓得人喘不過氣。

像裕翔這樣與一般人情境迥異的對象,陪伴者往往也會以自己的想像,試著做出看似最好,卻不見得相應於他們的妥適態度。這時所謂的同理陪伴或平等對待,就顯得重要也更形困難。

這正是本片讓人動容之處,裕翔身邊的陪伴者,與他共同創造出獨特的陪伴關係:母親在牽絆與適時放手之間學習,裕翔則回應以獨立自主的生命情調,安定她的心;小潔經由同情與珍惜,與裕翔成就一種溫暖的照應;室友在看似隨意卻以深心關愛的態度,讓他得以活出平凡大學男生的日常生活。裕翔母親的智慧、室友的從容與自在,以及小潔的深刻理解卻又不濫情的進退明白,讓視障不成為彼此對應的「心」障礙,反而成就出環繞身邊真正的支持網絡。

還有小潔的店長對於她,也展現著一種人與人之間溫厚關懷、體諒、不疾不徐的陪伴,在小潔情傷與徬徨於未來之際,以幽默而輕快的方式,成為都市疏離冷漠現象中的異數。

陪伴,是面對失落、傷痛、無奈、煩惱之際,最重要的力量,卻也最難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多一點點成了負擔,少一分又無法著力,這部電影的幾種陪伴力道,讓我們透過光影與身影的交錯,再一次嘗到心的微微顫動,讓觀眾忍不住自問:「我們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陪伴』生命中相遇的他者呢?」

逆光與逆風飛翔

飛翔是一種很美的象徵,對應於老子所謂的:「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因著身體的限制,我們無法自由地飛翔;更因著心靈上的桎梏,我們綑綁了自己。一般人已如是,再如裕翔般帶著更多限制的個體,飛翔於他,更是窒礙重重。

但我們也能因著心靈的開放與伸展,讓自己超越形體的束縛,往更高的身心靈境界開展。雖然這一路將可能因為逆光而迷路,或因為逆風而後退,卻因為發了願心,因為陪伴的相互支持,終究讓飛翔不僅只是一個夢想而已。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51

人生374期:菩薩在人間
/人生雜誌編輯部

菩薩在人間,散發生命的光與熱。佛說「菩薩道」要在眾生中求;聖嚴法師也經常勉勵大眾,學做救苦救難的菩薩。菩薩是什麼?何謂「菩薩行」?本期專題透過法鼓山「2014國際關懷生命獎」四位得主??罕見疾病基金會、蕭建華、廖智、陳公亮真實的生命故事,看他們如何突破困境,在苦難中淬鍊慈悲、智慧與大願,發揮生命光……<more>

 

從容的力量
/雅莉安娜.哈芬登

每個人都告訴我們必須賺更多的錢、不斷往上爬,但你的人生,只能這樣嗎?從容,不只是一種速度,更是一種態度。當我們不再把所有的時間投注在追逐金錢與權力上,而是學會灌溉我們自己生命的花園,才能活出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我們苦苦追求兩種傳統的成功指標──金錢與權力,導致身心俱疲,連帶造成生活品質的惡化……<more>

 
 
 

心的經典
(大字版)

/聖嚴法師

本書涵括了聖嚴法師三次宣講《心經》的內容。「心經禪解」著重佛學思想與禪觀的貫通,闡釋出許多禪修的方法及正確觀念,可以應用於禪的修習;「心經講記」舖陳出佛教的人類觀、宇宙觀及三世因果觀等等,讓人對外在環境及人生價值,建構出更為寬廣的眼界;而「心經實踐」則緊扣著……<more>

 

不生氣的心
(二版)
木升野俊明

當怒氣如浪潮般不可遏止地向自己襲來時,最手足無措的人,是自己。你說出了不想說的話,做了不適當的舉動,傷了別人,傷了自己。每一次生氣都在折損心靈,久而久之,你覺得好累,覺得自己面目可憎。但憤怒的情緒總是說來就來,到底要如何將它阻擋在外?舉世聞名的禪庭設計大師……<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 版權所有
© 2016 Dharma Drum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