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642期 / 2016年03月23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傍晚遇到一位不太熟的同學微笑對素超人說,因為抱書很重想搭小黃,希望一樣要去農禪寺上課的素超人跟另一位同學可以陪伴同行,並堅持不要我們跟她結緣車資。

原來,她去年底去了一趟印度朝聖之旅,法喜充滿收穫很多,發願要跟10位同學結緣《傑出的留學生:玄奘大師》這本好書,跟大家分享佛法的好。素超人上課同組的同學剛好也分享她在做義工時善知識推薦的新書《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套書全三冊】》,想跟同組菩薩分享,大家輪流看,還可以互相討論心得!

果興法師說:「報恩最好的方法就是結法緣,讓他人也可以接觸佛法、學習佛法,在生活中運用佛法的好處自利利人。」

素超人真的好幸福呀!有幸遇到佛法正知見的老師,身邊充滿善知識的同事、同學。在隨時可以薰習佛法的工作環境中成長、學習。
當然也要把握機會跟大家分享嘍!奉上《如來如去:悉達多的音樂盒》創作佛曲CD,由梁弘志菩薩作詞作曲;嚴子貿菩薩編曲的〈我願〉歌詞,祝福大家天天都能保持微笑,幸福吉祥!

愛能打開你的心,你的眼
愛能圓滿你的夢,你的願

不要輕忽一個小小的願
同心能讓幸福無邊
懂得慈悲你就會寬容
你就會無憂

懂得放下自已,生命就會富有
我願只為眾人求,回歸到自然宇宙
尋覓淨土何處有,淨土在你我心中

 
 

把自我的立場放下,
才能有無私的智慧。

修行在紅塵

 

桃姐:悠然看人生

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桃姐》,
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卻讓人遇見最平凡的感動,
《桃姐》描述的是一段香港主僕間的故事,
歲月打破一切的常態,誰也無法抗拒生老病死的到來,
桃姐的盡分與少主的真心,共同譜出超越親情的主僕情。

■ 文/曾偉禎 圖/山水國際娛樂提供

雖是導演許鞍華以個人的視角,對香港文化以及老人安養問題的詮釋,但從容內斂的手法讓全片表面平淡如水,生活細節慢慢地推動情節,卻有無窮內韻,觸動著東西方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桃姐》改編自本片監製李恩霖的真實故事,他把自己與幫傭之間的故事搬上大銀幕的計畫告訴導演許鞍華,她感動之餘與男主角劉德華分享,劉德華不僅自己出力幫忙,還找其他人共同投資,啟動了這部本質上非商業片的拍攝。除演員黃秋生、杜汶澤和宮雪花等客串演出,帶來影片中喜趣成分,更難得的是,在呈現主角──電影製片工作上,可以看到重量級電影人身影,如徐克、洪金寶等親自演出在電影圈的身分,煞是有趣。

真實故事改編的人生縮影

劇情講述梁家少爺羅傑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兩人之間的主僕故事。自幼無父母的鍾春桃,十三歲就被養母安排從內地到香港梁家當傭人,轉眼六十年過去,一輩子單身的她已伺候了梁家老少五代人。後來,隨著梁家人去世、移民,近十年間只剩下桃姐和從事電影製片業的單身少爺羅傑一起生活,主僕兩人相處頗有默契,但很少交流。

有一天,七十多歲的桃姐突然中風,緊急送醫出院後,因不願成為少爺的負擔,她決定要住到安養院。單身在港又常出差的羅傑,不得已同意,送她去有醫療照護的老人院,由此反而展開了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

劇情沒有愛怨情仇高低起伏,《桃姐》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女主角葉德嫻的演技,還有導演化悲喜於平淡的功力。沒有呼天搶地濫情的片段,所有生老病死關卡與人性呈現,均有客觀處理,乍是無情卻是有情。

影片主軸是桃姐中風病倒到離世前與羅傑間的互動,就在她不願意成為少爺的負擔,和原來認為只須為她盡道義,安排入住老人院的羅傑之間,竟舉重若輕、輕緩柔軟地拉出了一條揪住人心的情感線。在喧囂的紅塵,導演創造了一個平淡有情的兩人世界,在這小小的生命膠囊內,兩人漸漸從主僕關係轉進,有著比母子親情更濃、互知互信的互動。

年邁的桃姐謹守主僕分際,永遠為羅傑着想,不願為人添麻煩。兩人保持著距離,又有外人一看即懂的默契。例如主僕兩人同樣衣著樸實,羅傑到會計師樓開會,還被誤認為工友;對照羅傑貴氣十足的母親從美國返港,無法忍受羅傑早上看報紙的翻閱聲響,親人不見得是有緣人,更讓羅傑隱隱想到這麼多年來,桃姐與他之間的相依關係,加上懷念她料理食物的用心,心中逐漸浮現對桃姐的感念之情。

在塑造影片中心人物──桃姐時,導演慢慢鋪陳她如何適應安養院的起居,並用小小的生活寫實片段,如桃姐毫不示弱回應他人奚落,或在如人民公社的食堂自備辣豆腐乳,或因公共廁所太臭,為了閉氣,她用衛生紙塞住鼻孔,還留著一小長條片在外頭的安排,令人心酸的喜感,都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而羅傑笑她與安養院院友堅叔的關係時,她嚇一跳突然俏皮地往後跳一步,傳神有趣又感人。

以此片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劉德華,飾演本片另一主人翁羅傑,一位電影製片,在導演的鏡頭下,成功呈現他安然重情的性格。羅傑到安養院自稱是桃姐的乾兒子,帶給她心靈安慰,並每隔一陣子就去探望她,帶她外出吃東西,或出席他製片的電影首映。他知道桃姐知命守本分,當問她「累嗎?」她永遠都回答「不累!」但羅傑知道她的身子,就直接說:「坐!」她馬上說:「好。」她怕給羅傑添麻煩,當他打電話來關心她,她永遠說:「打電話就好,人不用來。」或羅傑來了,也只要他待一下子就要他走,總是說:「你去忙、你去忙。」全片類似像這樣的戲、對白都輕輕呈現,沒有強加的表演便成功賺人熱淚。

桃姐是如此開心看到羅傑,可是本分上知道不能奢求,那多層次的情感,從悲涼的生命狀態轉湧出滿足喜悅,葉德嫻演來絲絲入扣。而劉德華演出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愧疚自己無法待桃姐更好,又受限於現實種種考量,只能盡力去探望她。兩人間有點黏又不太黏的關係,比較起安養院中其他老者或病者與家人之間,反而更相知相依。

不帶批判的寫實人生

導演的功力也在電影的場景寫實選擇上展現,從鏡頭進入安養院開始,狹隘的空間,令人不得不逼視孤獨病弱老者,被工商社會的生態機制,無奈逼迫成邊緣的角色。許鞍華拍出高樓林立、寸土寸金的香港,在市區邊陲、夾在陋巷間的安養院,幾個鏡頭掃過,空間氛圍充滿疾病死亡的老人氣味,似乎剝奪了人的尊嚴,令人感到悲涼。

在老人院裡,每個老人或慢性重病者,分配到的空間是幾無隱私的格子房,只能旋身的兩坪地,放入一床一小櫃一椅,門是布簾,牆上方是一個隨時可被他人探頭看內部的氣窗。令人不得不喟嘆在生命所剩不多的時間裡,理應更從容的生活空間,在此卻是更為窘迫。電影中靜靜呈顯著香港私人經營的安養院生態,不批判反而得到更深的省思。

影片中也巧妙地放進幾個老人的對照組,秦沛在片中演的老頑童堅叔,是一輩子無法控制自己下半身的老糊塗;另外是一位執著重男輕女,怨氣重重的富家老太太金姨;對照桃姐一生忠於梁家,寡欲自重,分寸拿捏得宜,自然受人尊重。

在敘事技巧上,也運用剪接,為溫和的劇情節奏帶來一點緊張的節奏,桃姐如廁跌倒,切接救護車趕來鏡頭,原來是另一院友老太太的死訊,觀眾的心情如洗一次三溫暖,又不得不面對人生終點的必然到來,在桃姐、羅傑與觀眾的心都開始有所準備。隨著歲月,桃姐更身形老朽了,看著她如此,對羅傑來說是一種折磨。在最後彌留階段,羅傑做好所有安排,包括牧師為她做心靈引導等等,自己卻選擇出差,並非無情,而是她已永遠在他心頭。導演用了唐朝李商隱的詩《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從某個角度傳遞生命的華美與悲涼,但透過片中羅傑的一句台詞:「老天有一部電腦,在靜巧巧地安排一切。」更接近劇情的旨情,從大悲痛中轉出的淡然:「生有時,死有時,花開有時。」呈現出宗教又超越宗教的平靜,得以開展人的生命視野。這正也凸顯出年屆六十多歲的導演許鞍華,一生未嫁仍與母親租屋於香港東北角,身無恆產並已步入中晚年,其以深遠角度悠然看人生:「生死無憂懼,離時無牽掛,或有恩情留,緣了業不續,自是大自在。」這是本片最令人讚佩並低迴不已之處。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44

生死學中學生死
/辜琮瑜

如果以一條線來譬喻,把兩端設定為生與死,重點不在兩邊,而是在中間這一段,我們要學的是如何好好地活、好……<more>

 

當我老去
/凱思林.辛

結合深刻的臨床觀察與深厚的佛學素養,作者以最淺白的語彙,提出了每個人、不分宗教派別、隨時隨地都可以操練……<more>

 
 
 

《正信的佛教》+
《學佛群疑》大字版合購優惠組

/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以實修實證的素養,紮實的學術背景,透過簡單而易懂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進入佛陀的世界,一窺佛教的堂奧。……<more>

 

智慧之光一、二:蓮花生大士甚深伏藏(套書)
蓮花生大士等著

2016年蓮師本命年必讀經典!本書為第二佛蓮花生大士口授教法之聖典,是留給後世最珍貴、簡潔且深奧的教法精華。是蓮師究竟教……<more>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6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