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佛教的東傳與中國化:中國I 南北朝
The Propagation of Buddhism to East Asia and Its Reception: China I,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作者:編輯委員:沖本克己 / 編輯協力:菅野博史

譯者:辛如意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新亞洲佛教史

規格:平裝 / 15x21 cm / 436頁

商品編號:1111210061

ISBN:9789575987183

定價:NT$500

會員價:NT$425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書籍介紹

內容簡介

↑TOP

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從神異傳奇到融入日常生活,從外來宗教到成為世俗倫理;從陌生到熟悉,進而根植為思維與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浩蕩旅程。為了認識佛教,中國進行大規模的譯經運動,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形式之多元,可說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

在漢譯佛典的基礎上,佛教輻射傳布至朝鮮半島、扶桑四島、中南半島,成為東亞醒目的文化景觀,而中國從佛教邊地也搖身一變成為佛法聖地。舉凡國王大臣乃至庶民百姓,不論是在政治、民俗、儀式,甚至文化上,莫不深契佛法。此時期的鳩摩羅什、僧肇、慧遠、竺道生等不世出的諸大師,為中國佛教的走向奠定基調。藉由本書,我們明瞭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佛教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樞紐角色。




譯者簡介:

辛如意

臺北市人,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名古屋大學國際開發研究所碩士畢業,同研究所博士肄業。翻譯著作有《中國文化中的佛教--中國III 宋元明清》、《中國佛教研究入門》、《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空色勾玉》、《白鳥異傳》、《薄紅天女》、《風神祕抄》、《川之光》等書。

目錄

↑TOP
亞洲佛教史中文版總序 釋果鏡
序言 菅野博史
體例說明

【第一章】中國佛教 木村清孝
第一節 譯經的初始與中國佛教原貌
一、佛教初傳期
二、來朝僧與傳譯活動
三、古譯特徵
四、《理惑論》成立
第二節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譯經與諸學派形成
一、皇朝更迭時期
二、活躍的大譯經僧--鳩摩羅什
三、翻譯原則--「五失本、三不易」
四、其他偉大的譯經僧
五、佛教思想的方向性
六、「偽經」--撰造經典
第三節 隋、唐譯經與教學之大成
一、統一皇朝下的佛教重整
二、兩大宗派成立(一)--天台宗
三、兩大宗派成立(二)--三論宗
四、三階教
五、玄奘新譯佛典的意涵
六、華嚴教學
七、密教東傳與興盛
第四節 晚唐以後的譯經,以及中國佛教的歸向
一、譯經的告終
二、中國特有的潮流--五家七宗
三、儒、釋、道相爭與融合
四、《大藏經》刊行與流布
第五節 略結
中國佛教史的發展與課題

〔專欄一〕海路 入澤崇


【第二章】佛教東傳  采睪晃
第一節 佛教傳播者--來華僧、求法僧
一、關於本章
二、佛教傳入途徑
第二節 初傳期的佛教
一、佛教傳入的傳說
二、《後漢書》〈楚王英傳〉
三、《魏略》〈西戎傳〉
第三節 初期中國佛教的特性
一、透過翻譯的內容
二、思想混亂--接受佛教信仰之始
三、安世高
四、支婁迦讖
第四節 三國時期
一、魏--朱士行:求法僧之先驅
二、吳--支謙
三、西晉--竺法護
第五節 五胡十六國
一、北方各族勢力抬頭
二、以「神異」為媒介的佛教普及--佛圖澄
三、道教
四、格義佛教及其否定之論
五、姓

〔專欄二〕羅什三藏及其弟子的教判論 堀內伸二


【第三章】東晉、南北朝佛教思想與實踐--初期佛教受容的具體樣貌  菅野博史
第一節 初期受容的時代背景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定義
第二節 道安、廬山慧遠的佛教思想
一、慧遠與道安的邂逅
二、道安的生涯
三、道安的弘法成果
四、慧遠定住廬山
五、慧遠對道安思想的傳承
六、三世輪迴與因果報應的問題、神滅不滅問題
七、禮敬問題與〈沙門不敬王者論〉
八、念佛結社形成白蓮社
第三節 鳩摩羅什的佛教思想
一、鳩摩羅什與中國佛教
二、關於《大乘大義章》
第四章 僧肇的生涯與思想
一、僧肇的生涯
二、〈般若無知論〉的思想
三、〈不真空論〉對心無義、即色義、本無義的批判
四、心無義
五、即色義
六、本無義
七、關於〈涅槃無名論〉
第五節 道生的生涯與思想
一、道生的生涯
二、理的哲學與闡提成佛說
三、頓悟說
四、感應思想與《應有緣論》
第六節 禪、戒
一、諸宗派形成之前
二、北朝禪學
三、戒律

〔專欄三〕鳩摩羅什的破戒與譯業 丘山新


【第四章】三教衝突與融合  河野訓
第一節 初期佛教與儒家、道教
一、牟子《理惑論》
二、孫綽〈喻道論〉
三、《老子化胡經》
第二節 南北朝時期的三教對立與融合
一、北魏太武帝廢佛
二、顧歡〈夷夏論〉及其後續發展
三、范縝〈神滅論〉
四、梁武帝的佛教政策
五、北周武帝廢佛
第三節 唐、宋時期的三教相克與調和
一、初唐傅奕與法琳的論爭--沙汰佛教教團
二、武后的護佛政策與玄宗的儒、佛、道政策
三、韓愈〈論佛骨表〉
四、武宗廢佛
五、宋代排佛論與三教調和論

〔專欄四〕輪迴與魂--神滅不滅論爭 邢東風


【第五章】佛典漢譯史要略  船山徹
第一節 漢譯與語言學
漢譯佛典的特徵
第二節 時代劃分與主要漢譯者
舊譯與新譯
第三節 翻譯速度與兩種譯場類型
一、翻譯速度
二、譯場類型
第四節 隋、唐以後專家集結的譯場
北宋的譯經儀禮
第五節 隋、唐之前的譯場
鳩摩羅什的翻譯方式
第六節 譯主、筆受、傳譯
分工體制的實際型態
第七節 增譯與略譯
為求譯文易解
第八節 漢譯與編輯--援引既有的經典文句
一、活用各舊譯本
二、編譯而成的經典--編輯漢譯經典

〔專欄五〕老子化胡說 神塚淑子


【第六章】經錄與疑經  沖本克己
第一節 經錄
佛典翻譯的整理學
第二節 《出三藏記集》
一、現存最早的經典目錄
二、整理方法與意義
第三節 《開元釋教錄》
一、經錄的完備與終結
二、經錄所顯示的數據
第四節 疑經
一、何謂疑經
二、述而不作
三、判定基準的差異
第五節 疑經撰造動機
一、「現世利益」與「單純化」
二、抄經、要文集與疑經
三、末法思想與疑經
第六節 疑經諸相
一、疑經橫行
二、疑經分類

〔專欄六〕《父母恩重經》與孝道重視 張文良


【第七章】王法與佛法   橫井克信
第一章 東漢至南北朝時期
一、中國獨特的佛教信仰方式
二、東漢
三、五胡十六國
四、釋道安與戒律問題
五、東晉
六、南朝
七、北朝
第二節 隋唐時期
一、隋
二、唐
三、武后護佛
四、內道場政治化與密教發展
第三節 宋代
一、五代
二、北宋
三、南宋
四、奠定國家佛教

〔專欄七〕儒家經學與佛教經疏 古勝隆一

年表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簡介

序/後記

↑TOP

【新亞洲佛教史中文版總序】

弘揚漢傳佛教,從根本提昇漢傳佛教研究的品質與水準,一直是本所創辦人念茲在茲的心願。這是一場恆久持續的考驗,雖然中華佛學研究所自知能力有限,但仍然願意傾注所有心力,結合海內外的先進與同志,共同攜手為此一目標奮進。

在佛教學術研究的領域,日本學術界.... more


【序言】

釋尊創立及提倡的佛教得以傳布於全亞洲,主要是藉由思想普遍性、佛教徒死身弘法、佛教國家所具的政治及文化意圖等綜合因素影響。其中,中國佛教因有內容弘富的《大藏經》,形成獨特卓越的佛教思想,在以漢譯佛典為基礎的東亞佛教文化圈中成為核心所在。

「新亞洲.... more


精采書摘

↑TOP

第一章 第二節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譯經與諸學派形成

一、皇朝更迭時期

西晉武帝統一天下後,只維持十餘年即瓦解,中原以八王之亂為導火線,逐漸淪入匈奴等北方各族統治,帝室南逃另建東晉(三一七)。北魏於四三九年統一以前,華北一直維持五胡十六國的局面。東晉偏安江南,至劉裕發動革命亡國為止,苟延殘喘約百年.... more


第二章 第五節 五胡十六國

一、北方各族勢力抬頭

時隔未久,北方各族興起建國,以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為代表等異邦與漢朝互爭北疆,戰亂紛仍不絕,世局人心莫不頹廢,佛教反而大為盛行。原因之一,是沒有任何外族如漢族般具有堅實的傳統文化,反而更能自由接納佛教思想。對執權.... more


第六章 第一節 經錄

佛典翻譯的整理學

佛典分為經、律、論三種典籍,稱之為三藏。概觀其成立史,可知在佛陀滅度後,由經典編纂會議(稱為「結集」)以口傳方式整理佛陀生前的教說,集成四部原始阿含經典及以戒法為主的戒律內容。此後,經典論釋形成論典,故稱為經、律、論三藏。

.... more


購物說明

↑TOP
*商品示意圖謹供參考,請以實際供貨為準!
*易碎、液體、單邊超過30公分及貴重商品,無法開放海外配送及超商取貨付款。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會員均享有10天(含假日)的商品鑑賞期。如果您的商品欲辦理退換貨,請在取得該商品10日內,進行退換貨作業(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

有聲出版品及食品,因性質特殊,一經拆封,即不接受退貨。其他有包裝之商品如欲辦理退換貨,請保持完整包裝(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詳細內容,請參考:退換貨相關說明

最新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