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禪悟之道
The Path to Chan Enlightenment

作者:釋繼程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人

規格:平裝 / 15x21 cm / 30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110331

ISBN:9789575987916

定價:NT$360

會員價:NT$306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修行的態度

↑TOP
  修行的「修」,指的是讓心本然性的功能,得以自然且完整地顯發,諸位在此用功,做的就是這麼單純的一件事。修行的原理,正是基於心的自性清淨,這是所有眾生的本性,也就是佛性。「眾生本性清淨」,是大乘佛法思想與修行的核心。《六祖壇經》中,六祖用很直接的方式揭露這個重要修行原理,而觀諸所有大乘佛法,甚至上溯至原始佛教,實際上講的都是這個原理。基於這個原理而有各種修行方法,其目的都是為了讓自性清淨的功能,得以直心流露,要做到這點,我們的心就要達到定慧一體(不二)的狀態,功能方可自然顯現。

  我們要把握這個原理用功,如果沒有把握好,所有的方法無非只是技巧而已。用功時唯一的正念,就是不離方法,而運作方法又不離「自性清淨」的原則。因此,諸位在用功時,首先要了解,心本來就是清淨的,當心的功能顯發,它一定是定慧一體。

  不過,通常我們會遇到的問題是,心實際上並不處於這樣的狀態,也就是它並非是「自性清淨」的自然運作,反而是被很多的雜染、妄念不斷地干擾著,以致於心始終不能安定。其實,對這個問題的覺察,正代表我們往內反觀的自覺,可以說,這就是「生命的疑情」。我們為什麼會想修行?為什麼要學佛?我們的內在必定要有這樣的一念覺悟,方能體會修行的重要。

  在此過程也必然會發現,我們對修行的理解,與修行時實際顯現出來的狀況,兩者的落差似乎滿大的,但是如何把所知與實際狀況做一個貫通又不得要領。各位是否也有這種感覺?明明吸收了很多禪修法門的知識,可是一坐下來,自己的實際體會,卻與所知落差甚大。很多學禪的人是透過眾多的資訊建構對禪修的理解,然後又把這樣的理解放在包括修行、修養,甚至生活、藝術等領域,以為能把「禪」這個字,放在他們所專擅的領域上,這樣就是有體會,甚至是開悟了。例如有些人用文字寫禪,寫得頭頭是道,以為這樣就是實踐「禪」,過著一種「禪」的生活。

  像這樣的人,只要讓他真正坐上片刻,就能知道他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了。他可能坐不到五分鐘便躁動不已,安定不下來。他們可以寫得一手好文章,說得一口好禪,其實卻是坐不住的;坐不住怎麼辦呢?於是他們就說不論六祖也好,禪師也罷,都講禪不在坐,所以我也不能坐;我不坐,不表示我沒有禪。但實際上,他們說的、寫的,都只是口頭禪、文字禪罷了。

  我們學佛的動機,往往不是直接被佛法觸動了什麼,而是由於對人生有了疑情,或是有了內觀的一念自覺,發現表面上種種已知的現象,和我們內在的本來面目,或是清淨的自性,或甚至不知道怎麼形容它亦無妨,總之,種種理所當然的外在現象,與某種內在的感受相對照,發現它們似乎不再是那麼一回事,而又無法形容。正因為無法形容,所以稱為疑情。假如我們都了然於心,那表示已見到本來面目,那就不是疑情了。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內心有了這樣的一種覺知,我們才來學佛、修行。還有些人涉獵了一些禪宗的知識,便以為有了這樣的知識,就表示本然的自性可以自然地流露、發揮了,但接下來透過生活經驗與吸收的禪宗知識相對參,他便覺知到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因為從現實的觀察裡,他所感受到的是:如果心的本性是清淨的,何以現實所顯現的一切會如此地雜染呢?這就是疑情。這樣的疑情才會讓我們想要好好地用功修行。用方法時,儘管現階段對於修行的理解和實修中體驗到的現象有落差,但有了上述的認知,再加上清楚自己用功的目標與方向,我們的心就能安放在方法上。

  有些人在參加禪修前,涉獵了一些關於禪修的資訊,就以為只要一進到禪堂打坐,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尤其是那些遇到許多困境的人,不論是人生、家庭、感情等問題,都以為只要進了禪堂,問題就能一消而散,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禪就是甘露,是萬靈丹,一吃下去,百病全消,所以只要參了禪,就好比服了甘露、萬靈丹,所有身心的病全沒了;可是等他們真的進禪堂打坐,才發現並非那麼一回事,本以為只要靜坐下來,身體的病痛必能消除,心裡的煩惱也會消失,哪曉得坐下來後,身體更痛、煩惱更多,於是心裡嘀咕著:「不對啊!怎麼會和我之前讀到的資訊,有這麼大的落差呢?」結果他們坐沒兩天,就逃之夭夭了。這是由於認知不完整,而誤以為禪修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但如果我們有一種內觀的自覺與疑情,就會知道理解上與體驗上的落差是必然的,至於如何消除落差,使之貫通呢?這就要靠方法,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學的各種技巧。

  學習技巧時,有的人認為最好能學習到一個最高明的方法,這樣就能很快頓悟。很多學禪者都有這樣的心態,希望一進禪堂,指導者就能教自己一個頓悟法門,比如說話頭,看書上說話頭是頓悟的,那就教我這個方法好了,這樣我學了這個方法後,就能頓悟,而且所有的問題就能解決了。結果,真的學了話頭,又發現好像不是自己原本想的那麼一回事。一旦發現認知與現實有落差,人會有不同的反應,比如有的人不承認自己有問題,所以當他用了話頭後,以為一定很快頓悟,實際上並沒有發生,而他又不願意承認是自己的問題,於是可能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放棄話頭這個方法--既然我用了,就一定要頓悟,沒有頓悟,那就是方法有問題,不是我有問題;另一種則是更執著於這個方法。執著方法又分兩種,一種是願意從基礎開始做起,這是比較健康的心態;另一種則是認為自己是利根的人,不需要從基礎開始,應該直接用方法才對,但直接用方法又遇到很多問題,於是為了將問題壓下來,就開始運用各種想像,想像著參話頭要有疑情,這個好像就是疑情;參話頭會有什麼答案,這個好像就是答案……。想著想著,想久了,假的好像也變成真的,於是種種的「誤境」現前了,自己以為不得了:「我開悟了!」老師不承認他,他便覺得是因為老師沒有開悟,還想要到處去教人。這可就糟了!因為他誤的不只是自己,還誤了許多人。

  會發生這樣的情形,都是因為沒有把握好佛法的中心原理,即自性;以及依此原理而生的事相,即現實所顯現的各種因緣生滅現象。如果只把握了前者,就會認為所有顯現出來的現象,因為是依理而運作,所以現象必然和原理一致,殊不知實際上,理和事雖是一體的兩面,但在事相顯現之際,會經歷許多因緣生滅的過程,此時若沒有把握好理事之間的兩面性,就有可能偏執於兩者的一體性,認為理和事必然為一體,而硬要將兩者勉強貫通起來。這就是只把握了理,而沒有回到事上做觀察所產生的誤解。要知道,理一定是非常簡單的,就像我們說「因緣生、因緣滅」,道理很簡單,但事相上顯現的因緣生、因緣滅,卻是很複雜的現象,面對如此複雜的現象,如果沒有回到理上來觀察它,就有可能對呈現的事相產生執著。很多時候我們學佛,也會在事相上執著,因而生起很多煩惱。其實事相一定是很複雜的,甚至帶有很多雜染的成分,如果學佛只偏向理,未見到因緣生滅的事相,對佛法的體會,就無法連貫到現實生活,先前談方法時所講的「照」,也就無法在用方法的當下,照見因緣生滅的過程。這就是由於過於偏「理」,而對複雜的「事」,產生了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