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無盡燈: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
Infinite Light: Proceedings of Young Scholars' Chinese Buddhism Forum

作者:釋果鏡、廖肇亨 主編,王友奎、李志鴻、郭珮君、范明麗、黃郁晴、賀晏然、蘇芸若、徐郁縈 著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佛學會議論文彙編

規格:平裝 / 21x15 cm / 432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90081

ISBN:9789575987886

定價:NT$480

會員價:NT$408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峨眉山詩中的「普賢聖境」與「心靈圖景」——以清初至乾嘉為主的討論

↑TOP
黃郁晴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摘要
本文以峨眉山詩為主要討論材料,論述時空先是聚焦明、清之際,析論峨眉山普賢道場在戰事頻仍下所表徵的聖山形象與意義,並嘗試透過蜀中高僧破山海明(1597-1666)在四川的弘教情形,論說峨眉道場與明末清初蜀地佛教間的互動。其次,從聖山信仰的面向,視峨眉山為一個神聖空間,透過清初至乾嘉入蜀文人的登峨之作,一方面略窺峨眉道場如何從兵火蹂躪中走出;另一方面探析入蜀文人筆下的普賢聖境及其登臨過程中的心境發抒,凸顯這類材料所透顯的豐富意義。

通過清初至乾嘉入蜀文人的登峨之作得知,這類材料不但「記錄」峨眉道場在明、清之際的景況,「承載」當時在兵火中受創的士人心靈;同時,也「見證」普賢道場由頹至甦的重建過程,更具體「展示」外地文士是如何描繪「傳聞中的峨眉山勝景與聖境」,以及透過書寫峨眉達到心靈的淨化或療癒。總之,峨眉山做為一神聖空間,對朝山/游山者所起的感官刺激與心靈激盪,相當程度可在峨眉山詩中略窺一二。

關鍵詞:普賢菩薩、峨眉山、金頂三相、聖山信仰、破山海明

一、前言
隨著佛教的漢化,西元八到十二世紀,漢傳佛教移植自印度聖地,在中土建立菩薩化現的佛教名山,根據《華嚴經》而興起的名山:有唐代已享盛名的文殊菩薩五台山、建立於五代的觀音菩薩普陀山,以及北宋時幾乎與五台山齊名的普賢菩薩峨眉山。而地藏菩薩的九華山則隨著金地藏的聖蹟,至明、清達到鼎盛。中國四大名山更在靈驗傳說的推波助瀾下,名滿海內外,從此佛教徒不必千里迢迢至印度朝聖,聖山信仰的確立可謂佛教本土化的最佳途徑。

以峨眉山而言,雄踞四川盆地西南邊緣,位於今四川樂山西部,即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從區域文化看,峨眉山是巴蜀雄、秀、幽、奇自然景觀特點的集中體現,亦因人文歷史悠久,遠離塵囂,故為佛、道兩教特別看重,二者在巴蜀的傳播與發展能透過峨眉略窺其概。因此,峨眉山可視為表徵巴蜀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為歷來在地/外來文士書寫巴蜀「不容忽視」的一處指標地景。而因四川位處西南地區,宗教色彩濃厚的峨眉山,除了為巴蜀漢文化圈的信仰聖地,同時是鄰近西藏人眼中的「大象山」、川南彝族人心中的聖山,靈山魅力可說跨越民族和區域的限制。

進一步從峨眉山信仰發展的歷史角度看,山中佛、道兩教的發展,在唐、宋兩朝,曾有並行不悖的歷史。逮至明代,所謂「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由於明太祖、英宗、神宗十分護持峨眉佛教,峨眉佛教發展臻於鼎盛,山中道教愈趨衰微,據《山志》載,明代峨眉山上寺院已達一百零八座,為南宋峨眉山寺總數的五倍,峨眉山在此時也成四海皆知的普賢菩薩道場,正所謂「四方信士,禮敬普賢者,莫不指歸峨眉」。可以說明代以來,隨著山中佛教勢力的蓬勃熱絡,唐、宋佛、道兼之的聖山內涵亦隨之發生轉化-普賢道場形象益加鞏固,又旅遊活動熱絡,游山、朝山蔚為一股風潮,此時文士對於峨眉神聖空間的觀想更加深刻。

因此,聚焦在文學面看,唐、宋文人筆下佛、道色彩交織的峨眉意象-當中以道教意象較為顯著,降及明代已漸淡出文人筆墨之外,取而代之的是:其一、對於峨眉勝景描繪更顯具體,如:依腳程抒懷於山腳、山腰、山頂各景點之所見所感,不再像唐、宋前賢常以「峨眉山」為整體形象進行描述;其二、峨眉聖山形象已從道教仙境轉為佛國聖境,唐、宋前賢不常提及的山中奇景到明代已成為時人爭相一睹的「普賢聖境」-佛光、聖燈、兜羅?雲,並成為文士描述峨眉山最常見的主題內容。

總之,峨眉山在當時既是時人眼中的佛教聖地,同時是旅遊文化中的宗教勝地。然而這般榮景隨著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時局,以及四川連年戰亂頻仍,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壞。在這特殊的時空背景下,峨眉山的神聖性愈值得討論,尤其當時四川「剿寇」的戰事性質與「抗清」為主的京師、江南地區不但不同,易代紛亂的時局致使川中交雜南明軍、清軍,地方戰事可謂自成一個獨特的敘事場景,戰火頻仍一直延續至清康熙年間,在蜀地生靈塗炭時期峨眉山在時人心中的聖山形象為何?是否撫慰時人受創心靈?峨眉道場在當時弘教情況為何?頗值得一探究竟,是以,本文將從明、清之際的峨眉詩文討論起。

更值得進一步追問的是,在明末清初遭受空前破壞的峨眉山,隨著大清政權愈趨穩定,四川各地漸從戰亂的創傷中走出,峨眉普賢道場在清代的發展局面為何?特別是肩負復甦蜀地之責的清代入蜀官吏,做為官方代表投入地方建設,他們是否攸關峨眉道場建設的發展?而不畏蜀道難相繼入蜀,這些外地文士如同四方信士,機緣難得親近峨眉,如何描述心中「傳聞的峨眉山」?禮朝峨眉過程中是否「見證」普賢神聖?相關問題頗有意思,本文擬以清初至乾嘉入蜀文人所賦詩文為例,略窺一二。

簡言之,本文嘗試從「詩」的視角出發,於詩中見道場,於詩中感應普賢境界,企圖提出一有別以往的研究視角,凸顯峨眉山詩-這類材料在普賢道場研究中所具有的獨特研究意義與價值。另外,筆者亦注意到學界有云「言蜀者不可不知禪,言禪者不可不知蜀」,因此本文也企圖與蜀地佛教做一連結,彰顯明末清初蜀中佛教在漢傳佛教發展進程中所具有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