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拜懺50問
50 Questions on Repentance Prostration Practice

作者:法鼓文化編輯部編著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學佛入門Q&A

規格:平裝 / 21x15 cm / 176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0510161

ISBN:9789575987794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26 (70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為什麼要拜懺?

↑TOP
煩惱一直揮之不去?生活與修行總是不如意?……,每逢遇到種種的人生考驗時,法師總是會勸人多拜懺,才能心安平安。很多人也確實感受到拜懺能讓人煥然一新,恢復信心,重新出發,因此無論生活再忙碌,每個月都會固定參加拜懺共修,讓自己能夠不斷成長。

雖然拜懺共修的清淨修行氛圍,感染著每一個禮佛懺悔的人,但是在一禮一懺的當下,除了感受法會的殊勝莊嚴,我們是否能夠真正了解禮懺的意義,將懺悔的精神融入身心?還是抱持參加廟會趕集的心態,盤算著拜懺之後消災解厄的效益?

拜懺是修行的根本

拜懺是漢傳佛教中重要的實踐法門,藉著行懺來消除罪障,清淨身心。因此,拜懺的意義,不只是在參與拜懺法會數個小時的洗滌淨化,而是要將禮懺的精神進一步延續到日常生活中,隨時自我觀照,拜懺的力量才能從根本改變我們的生命。

如果拜懺的動機,只是為了自己的現實利益,希望萬事如意,就如同日常生活中與人發生摩擦或得罪他人時,沒有真心感到慚愧抱歉,卻希望對方不要斤斤計較,這樣是無法讓懺悔的淨化作用,發生在自己的生命中。拜懺的精神在於誠實面對自己的過錯,並發起不再造惡業的心,這才是懺悔的精神。

《地藏菩薩本願經》說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我們會生死輪迴,正是因為業力牽引,如果過去生不曾造作罪業,此生便不會輪迴受罪。想要解脫自在,拜懺正是懺悔罪業的修行良方。

懺悔是重要的日常恆課

人畢竟很難不犯錯,經常在不知不覺中犯錯而不自知,因此,不一定要等到犯了錯才懺悔,應隨時心存慚愧、懺悔,而參加拜懺便是將自己的心放入佛法的清涼水中,藉著一次又一次地禮佛懺悔,讓染汙的心恢復自性清明,如此也才能納受佛法的清涼自在。

聖嚴法師於《學佛知津》一書勉勵我們,懺悔是在家居士不能缺少的日常恆課:「唯有在不斷地懺悔之中,才能不斷地改往修來,才能不斷地邁向成佛之道;唯有天天都是生活在『覺今是而昨非』的新境界中,才是最能變換氣質的人,才是最有新希望、最有新發現的人。」

如果能每月固定參加拜懺共修, 能每天抽出幾分鐘做懺悔,誦念〈懺悔偈〉,將能幫助我們卸下心事,提起願心,走出懊惱,重拾信心!讓自己日新又新,迎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