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法的療癒:佛陀教我的10堂生死課
Healing through Hearing the Dharma: 10 Lessons on Life and Death as Taught by the Buddha

作者:杜正民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平裝 / 21x15 cm / 18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161

ISBN:9789575987770

定價:NT$200

會員價:NT$156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推薦序】以法療癒「存在的苦惱」——惠敏法師(法鼓文理學院校長、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主任委員)

↑TOP
法鼓文化整理已故的杜正民教授於《人生》雜誌「法的療癒」專欄(2016年11月起)的十篇大作,即將出版,邀請敝人撰寫推薦序。對此任務,讓我得以再次拜讀佛法(以《雜阿含經》為主)運用在「生死大事」的範例,也因此得以發表〈死亡品質指數與存在的苦惱〉(《人生》雜誌2018年1月)拙文。今藉此因緣,向杜老師致敬,摘錄與接述如下,因為,他也是「臺灣人之死亡品質指數:亞洲排名第一」的範例之一。

臺灣人之死亡品質指數:亞洲排名第一

2010年,《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評估四十個國家之人民可獲得的安寧緩和療護的可用性、可負擔性和品質,評比五類、二十項指標,做為「死亡品質指數」(The Quality of Death Index)。臺灣是第十四名,亞洲排名第一。2015年的評比國家有八十個,臺灣上升到第六名,亞洲排名第一。這或許是我們值得珍惜與分享的臺灣軟實力,因為各國政府努力改善公民的生活時,也須考慮如何提昇死亡品質。

所謂「五類指標」是:1.緩和醫療的環境,2.人力資源,3.可負擔性,4.療護品質,5.社區參與。臺灣於2000年實施「安寧緩和醫療條例」(2002年修訂),賦予人民可以預立意願書,表達臨終時「拒絕心肺復甦術」(DNR)的權力,讓末期病人可避免「無效醫療」的痛苦。例如:「心肺復甦術」(CPR)或「延命措施」(葉克膜、升壓藥物、血管輸液、鼻胃管等),也減少醫療資源浪費,此預立意願與死亡品質密切相關,值得推廣,自利利人。

此外,臺灣的健保局於2000年開始提供癌末病患之安寧療護住院服務「論日計酬」支付標準;2003年新增「運動神經元疾病病患」(俗稱漸凍人),2009年再新增八類符合入住安寧療護病房之重症末期患者:「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其他大腦變質」、「心臟衰竭」、「慢性氣道阻塞,他處未歸類者」、「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未明示者」及「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等八類,擴大安寧緩和醫療服務範圍。

對於緩和安寧療護方面的準備,當杜老師覺察已是肝癌末期時(2016年9月),從容地就近安排在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採用「安寧共照」(安寧病房與一般病房〔腸胃肝膽科〕兩方面的醫療團隊合作共同照顧)的最適合方式,一直到11月27日往生前,讓我們看到杜老師,面對病苦的灑脫與始終替別人著想的溫馨,並於11月10日,對於身後事,向敝人做如下的交代:

‧希望如 聖嚴師父所說的是「佛事」,不是「告別式」、「追思會」,而是「共修法會」(誦《心經》、《無常經》,並送大眾《無常經》結緣),不需要冠上他的名字,但可以發揮生命教育的學習效益,故稱為「生命教育共修法會」,法會時間與植存「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的時間同日舉行。
‧不用印製「生命教育共修法會通知」,只需讓大家知道法會時間及流程與生命教育共修法會的緣由即可。
‧「生命教育共修法會」時,不做「生平簡介或PPT」播放。


存在的苦惱(existential distress)

2017年12月2日,臺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學術研討會暨會員大會時,有幸聆聽程劭儀醫師對於國際安寧療護文獻回顧的報告,獲益匪淺。其中,介紹喬奇諾夫教授(Dr. Harvey Max Chochinov)等(2016)"Dignity and Distress towards the End of Life across Four Non-Cancer Populations"(〈四種非癌症病人的臨終尊嚴和痛苦〉)之研究,其目的是描述和比較「晚期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終末期腎病(ESRD,慢性腎功效衰竭尿毒症,須洗腎或移植)患者、照護機構之衰弱老人等四種非癌症群與尊嚴相關的痛苦之發生率和模式,增進我們對於非癌症病人、衰弱老人之身心痛苦的了解,提昇自他的預防與照顧的知能。

此研究歷程從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招募了四百零四名參與者(四種非癌症病人各約一百名),用相關標準化量表以及病人尊嚴量表(PDI)做為評量工具。對此研究,程劭儀醫師特別提醒的是在「存在的苦惱」(existential distress)有關「期盼死亡」(desire for death)與「自殺念頭」(suicidal ideation)的百比例,如下表:



從衰弱老人7.91%有「期盼死亡」的數據,顯示老人似乎不特別害怕未來,對於期盼死亡也許表示準備死亡的心態,這與大多數研究證據一致,即年輕人對死亡的恐懼程度較大,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

終末期腎病患5.91%有「自殺念頭」的數據,也是唯一包括中度至重度自殺念頭的患者群。此患者群(須洗腎或移植)雖有少許抑鬱症或喪失希望,但有最高數量的合併症和顯著的症狀負擔,表示其自殺念頭可能是來自身體的痛苦,而不是心理因素。

以法療癒「存在的苦惱」

此外,程劭儀醫師也提到過去所謂「靈性困擾」(spiritual distress),現在比較多用「存在的苦惱」。這也讓我想到過去我提到:在西方從事安寧療護運動時,為了避免一般人對宗教的抗拒,或避免妨害信教自由之嫌,故採用「靈性照顧」來協助靈性困擾。敝人則參考佛教《四念處經》提出「覺察性照顧」(care of mindfulness),使「覺察性」(念)安住於自他的身、受、心、法等四方面。此法門不僅是可導向體會真理(法)的修習,也常用於淨化臨終者的心念。依現實身心「存在」經驗為觀察對象,比較不會為體驗「離」身心之靈性而追求「通靈經驗」,為「靈媒」所惑,受制於人,有時會遭遇騙財騙色之危險。

誠如「法的療癒」專欄緣起所述:「杜老師2005年底檢查出肝癌,手術住院期間,因為身體的痛,苦不堪言,讓他反思:學佛究竟是為了什麼?佛陀又是如何教導弟子面對病痛和死亡?出院後,開始投入《雜阿含經》病相應群經的研究。這十年來,歷經治療、相安無事、復發等不同階段,杜正民除了把逐漸敗壞的身體當作修行工具,觀察病的生滅變異,他還運用數位佛學的專業,和病玩起了遊戲,讓人莞爾。」

印順法師在《雜阿含經論會編》(1983)自序開頭提到:「《雜阿含經》(即《相應阿含》,《相應部》),是佛教界早期結集的聖典,代表了釋尊在世時期的佛法實態。佛法是簡要的,平實中正的,以修行為主,依世間而覺悟世間,實現出世的理想──涅槃。在流傳世間的佛教聖典中,這是教法的根源,後來的部派分化,甚至大乘『中觀』與『瑜伽』的深義,都可以從本經而發見其淵源。這應該是每一位修學佛法者所應該閱讀探究的聖典。」杜老師的「法的療癒」專欄大作即是以《雜阿含經》為主,以《法的療癒──佛陀教我的10堂生死課》為書名,探究佛法對「生老病死」療癒之道。

根據《好讀 雜阿含經》(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編註,法鼓文化出版),提到《雜阿含經》第296經指出聖弟子不求過去世,不求未來世,不著我見、眾生見、壽者見。這可以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呼應,像這樣的義理探源,可以貫通《阿含經》與《般若經》的緣起智慧,乃至《中論》之「不即不異」、「不常不斷」等緣起中道思想。

誠如敝人在〈哲人其萎.法界無盡〉(《人生》雜誌,2017年 1月,「當代關懷」杜老師紀念專輯)所述:杜老師善於規畫旅行,對於「人生的生死旅途」也同樣善巧安排。或許,我們只是人生旅途「遊山玩水」的過客,猶如生命大海中的浪花,或者是生命大地中的塵土。法界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浪花與塵土起自於大海或大地,再回歸大海或大地,好像是「回家」,我們都是一家人。


惠敏
東京大學文學博士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主任委員
2017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