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一行禪師 心如一畝田:唯識50頌

一行禪師 心如一畝田:唯識50頌

作者:一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譯者:觀行者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11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2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0771861

ISBN:9789865613594

定價:NT$360

會員價:NT$306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章節試閱【PART I 藏識】

↑TOP
佛教「唯表學派」(Manifestation Only)主張,我們的心有八個面向,或說八「識」 。前五識基於身體感官而生起;眼睛見到形色,耳朵聽到聲音,鼻子嗅到氣味,舌頭嚐到滋味,或皮膚接觸到東西時,就生起五識。而第六「意識」(manovijñana),則是當我們的心接觸到法塵(感知的對象)時所生起的識。第七「末那識」(manas),則是生起並支持意識的心識部分。第八「藏識」(alayavijnana) 則是其它七識的所依或根本 。

第一頌到第十五頌是關於藏識的。藏識有三種功能。第一種是將我們所經驗的一切,儲藏並保存為「種子」(bija)(能藏)。埋藏在我們藏識裡的種子,代表我們曾經做過、經歷過或感知過的一切。這些行為、經歷及感知所種下的種子,是心識的「主體」。藏識把這一切種子吸聚在一起,就像磁鐵吸聚鐵屑一樣。

藏識的第二個面向則是這些種子本身(所藏)。就像博物館不僅只是建築物而已,也是在那裡展示的藝術品。同樣地,藏識不僅是種子的「儲藏室」而已,也是種子本身。種子可以與藏識區別開來,但它們只能在藏識裡找到。

當你有一籃蘋果時,蘋果可以與籃子區別開來。但如果籃子是空的,你就不能說它是一籃蘋果。藏識同時既是儲藏室,也是它所儲存之物。因此,種子也是識的「對象」。所以當我們說「識」時,我們同時指的是識的主體及對象。

藏識的第三種功能是「我愛執藏」 (執藏)。這是由於第七識末那識與藏識間,微妙而複雜的關係所致。末那識由藏識生起,轉過來執持藏識的一部分,並把這執持的部分當作一個獨立個別的「自我」。我們大部分的痛苦都來自末那識的錯誤認知,那是本書第二部深入探討的主題。

1【心如一畝田】

心如一畝田,

俱種播田中,

心識也就是,

田中一切種。 心是一塊田地,

各類種子播撒在其中。

這塊心田

又名「一切種」 。

藏識的主要功能是儲藏及保存所有的種子。藏識亦稱為「一切種識」(sarvabijaka),意思是保持、留存、不失。保持一切種子,讓它們能夠顯現(現行),這是藏識最基本的功能。

種子(bija)讓現象得以延續。如果你在春天播下一顆種子,秋天到來時,它就會長成一株植物並且開出花朵。從這些花朵中,會有新的種子掉落到土裡,它們會埋藏在土中,直到發芽並再度開出新的花朵。我們的心是塊田地,種滿了各式各樣的種子:悲憫、喜悅、希望的種子,以及憂傷、恐懼、困難的種子。每一天,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都在我們的心田裡播下新的種子,而這些種子所結生出來的,就成了我們生命的內涵。

我們的心田裡既有善的種子,也有不善的種子;這些種子由我們自己、我們的父母、學校教育、祖先以及社會所種下。如果你種的是麥子,長出來的就是麥子。如果你的行為是良善的,你就會快樂。如果你的行為不善,你就是在灌溉自己和他人內在的貪愛、憤怒、暴力等種子。正念的修行幫助我們認出心識裡的所有種子,並且因而得以選擇,只灌溉那些最有益的種子。若我們於內心栽培喜悅的種子,並轉化痛苦的種子,將來就會綻放出智慧、慈愛及悲憫的花朵。

2【各類種子】

種有各形類,

如生死涅槃,

迷悟與苦樂,

名稱和形相。 我們內在有數不盡的各類種子──

輪迴、涅槃、無明、覺悟的種子,

痛苦以及快樂的種子,

感知 、名稱以及言詞的種子。

我們的藏識包含著各類種子。這些種子強、弱、大、小不一,但一切種子都在那裡──包括了輪迴與涅槃的種子,痛苦與快樂的種子。如果我們內在迷妄的種子得到灌溉,無明就會增長。如果我們灌溉覺悟的種子,它就會成長,而我們的智慧也將會增長茁壯。

輪迴是痛苦的不斷循環,當我們活在無明裡時,我們就是住在輪迴裡,要脫離這個循環是困難的。我們的父母受苦,並且將這些負面的痛苦種子遺傳給我們。如果我們不去認出並轉化自心裡的這些不善種子,就一定會接下去把它們傳給子女。這不斷傳承的恐懼和痛苦,驅動著輪迴的流轉。但同時,我們的父母也傳承給我們快樂的種子。藉由正念的修行,我們得以認出自己和他人內在善的種子,並且每天為它們澆水。

涅槃的意思是安穩、自由,以及痛苦之輪的止息。覺悟並非來自外在,覺悟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東西,甚至佛陀也不行。覺悟的種子已經在我們的心識裡了,這是我們的佛性──每個人都擁有覺悟之心,那是天生本具的特質,所需要的只是好好培育它。

為了要轉輪迴為涅槃,我們必須學習觀照並且看清楚,這兩者其實都是自己心識的顯現。輪迴、痛苦、快樂、涅槃的種子,都已經在我們的藏識裡了。我們要做的只是,為快樂的種子澆水,並且避免灌溉痛苦的種子。當我們愛某人時,就試著認出他們內在正面的種子,並且用慈愛的言行來為那些善種子澆水。快樂的種子受到灌溉就會生長茁壯,同時痛苦的種子則會萎縮減弱,因為我們不再用不仁慈的言行灌溉它們了。

我們的藏識裡也藏著從感知而生的種子。我們感知很多東西,而這些感知的對象,就儲存在藏識裡。當我們感知某個對象時,我們是看見它的形相,梵文稱為「lakshana」。「Lakshana」這個字也有「相狀」、「名相」或「表相」的意思。某個東西的「相」,就是由我們的感知(想 samjña)所造出來的影像。假設我們看到一個由四隻腳支撐的木質平板,這個影像就變成我們藏識裡的種子。我們給這影像所起的名字──「桌子」,是另一個種子。「桌子」是對象,是我們所感知的對象;而我們(能知者)是主體。當我們感知到被命名為「桌子」的對象時,這主體、客體對象兩者就會連結,甚至當我們只是聽見「桌子」這個名詞時,桌子的影像就在我們的意識裡顯現了。

佛教指出,現象有三組成對的「相」。第一組是某物的「總相」(universal)和「自相」(particular)。當我們看見一棟房子時,房子的「相」或影像,起初是共通的。房子的總相就像是它的通用標籤,或是無品牌標籤。你可以在某些超市買到無印食品,它們沒有彩色圖像或品牌名稱。例如,在玉米罐頭上所貼的標籤,就只是白紙上簡單地印著黑字「玉米」。某種東西的「總相」就像那個樣子。

但是我們的分別心,很快就能覺知到每棟房子數以千計的細節──它獨特的磚頭、木料、鐵釘等等。這些個別特點是某一棟房子的「自相」。一棟房子可以整體來看,那是它的「總相」,或是從它的各個組成部分來看,亦即它的「自相」。每件事物都具有共通以及個別這兩種性質。

與此相關的,第二組「相」就是它的「同」(unity)和「異」(diversity)。我們對於房子的觀念,是一種整體的、共同的想法。所有的房子都是「房子」這個指稱的一部分,無論是這棟房子或是那棟房子都一樣。但是「房子」的整體觀念並不能顯示出個別房子的獨特或差異。各式各樣的房子千差萬別,這是差異性。當我們看見任何現象時,應該要能夠在差異性裡看到整體性,在整體性裡看到差異性。第一組「相」區別出房子的總相與自相,第二組「相」則是關於各個不同房子間的差別。

第三組「相」則是「成」(formation)以及「壞」(disintergration)。一棟房子可能正在建造形成的過程當中,但它同時也是在分解崩壞的過程中。即使那些木頭都是新的,房子也還沒蓋好,但空氣中的潮濕與乾燥已經開始侵蝕它了。看著某件剛開始形成的東西時,我們應該也要能夠看見,它也正在分解崩壞當中。

禪修是為了幫助我們,學習看見每一組「相」的雙重面向。當我們看著部分時也看見整體,看著整體時也看見每一部分。當木匠看著一棵樹時,他可以在心中預見到一棟房子,因為對於用木材蓋房子,他已經訓練有素,非常熟練。他看見了樹的共通面向以及個別面向。我們藉由正念來訓練自己,每當認知某個對象時,就能夠看見所有這六相:總與自,同與異,成與壞。

我們對於認知到的對象,會指派名稱和言詞,或說「稱謂」給它,例如:「山」、「河」、「佛陀」、「神」、「父親」、「母親」等。我們指派給現象的每個名字,學到的每個言詞,都像種子一樣地儲存在我們的識田裡。這些種子於我們內在又生出其它種子,稱為「影像」。當我們聽到某個東西的名稱時,心識裡便生起一個影像,然後我們便把那個影像當作真實的。例如:當我們一聽到「紐約」這兩個字時,便立刻觸及儲存在藏識裡的「紐約」的影像種子。曼哈頓的天空線,或是我們住在紐約的朋友的臉,這些畫面便浮現出來。然而,這些影像和紐約的現實真相可能不同。這些影像可能完全是我們創造出來的想像,但我們無法區別現實和妄想的界限。

我們使用言詞來指稱某個東西或概念,而它們可能和那個東西的「真相」相符或不相符;相符與否只能透過直接感知它的現實真相才能確定。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很少有甚麼直接感知。我們以儲存在藏識裡的影像種子為基礎,來發明、想像、並創造認知。當我們墜入愛河時,愛人在我們心裡的影像,可能和他本人差距很大。你可以說,我們其實不是和那個人,而是和自己虛妄的認知結婚。

錯誤認知帶來很多痛苦。我們覺得自己的認知是正確而完整的,但它們通常不是。我認識一個人,他懷疑自己的小孩不是親生的,而是那位常來看他太太的鄰居的。這個父親的自尊受損,羞於向太太或任何人提起此事。然後有一天,有個來訪的朋友一直說這個小孩長得非常像爸爸,此時,這個人才領悟,兒子真的是自己親生的。但因為他一直有這種錯誤認知,全家多年來都深受其苦。不僅是三個當事人,連周圍的每個人也都受苦,全都是因為這個錯誤認知所造成的。

我們很容易把心中的影像──我們的心對某物所取的「相」──與它的實際真相混淆。誤把認知當作真實的這個歷程非常微細,因此不容易察覺它的進行,但是我們必須嘗試不犯此錯。要避免這種錯誤的辦法,就是正念。我們用禪修來訓練自己的心直接感知,正確感知。當我們禪修時,深觀我們的感知以發現它們的本質,並找出哪些成分正確,哪些不正確。

如果你沒有正念,就會相信你的認知是正確的,但其實它是基於偏見的認知;偏見是從儲存於藏識裡的種子發展出來的,而這些種子則是你過去的經驗所種下的。當我們有錯誤認知並且持續堅持它時,就會傷害自己和他人。事實上,人們甚至因為對於同一件現實真相有不同認知,而互相殘殺。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假象和虛妄的世界裡,但卻相信自己和世界有真實的接觸。我們或許對佛陀深懷敬意,並且相信如果遇見他本人,我們會向他禮敬並且致力修學他的教導。但事實上,我們可能已經在所住的城市裡遇見過佛陀,卻甚至一點都不願意靠近他,因為他並不符合我們對於佛陀所懷有的影像,亦即我們認為佛陀應該有的樣子。我們認定佛陀會穿著美麗的長袍,頂著光環出現。所以當我們遇見穿著普通衣服的佛陀時,就認不出他(她)了。佛陀怎麼可能穿著運動衫呢?佛陀怎麼可能沒有光環呢?

在我們的識田裡,有許許多多錯誤認知的種子。然而我們卻頗有把握地認為,我們對於現實真相的認知是正確的。例如:「那個人恨我,他根本不看我,他想傷害我。」而這可能根本就只是我們的心捏造出來的。我們相信自己的認知就是現實真相,於是以這個信念來行動;這是非常危險的。一個錯誤認知能夠衍生出無數的問題。事實上,我們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沒有如實地了知事物的真相。我們應該總是謙虛地自問:「我確定嗎?」然後給自己空間和時間,讓我們的認知更為深入,清楚,而且更穩定。就像現代的醫療制度要求醫生和護理人員互相提醒,以避免對任何事太過肯定。他們會彼此督促:「即使你認為確定了,還是再檢查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