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佛教的東傳與中國化:中國I 南北朝
The Propagation of Buddhism to East Asia and Its Reception: China I,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作者:編輯委員:沖本克己 / 編輯協力:菅野博史

譯者:辛如意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新亞洲佛教史

規格:平裝 / 15x21 cm / 436頁

商品編號:1111210061

ISBN:9789575987183

定價:NT$500

會員價:NT$390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一章 第二節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譯經與諸學派形成

↑TOP
一、皇朝更迭時期

西晉武帝統一天下後,只維持十餘年即瓦解,中原以八王之亂為導火線,逐漸淪入匈奴等北方各族統治,帝室南逃另建東晉(三一七)。北魏於四三九年統一以前,華北一直維持五胡十六國的局面。東晉偏安江南,至劉裕發動革命亡國為止,苟延殘喘約百年之久。北方則在北魏亡於永熙三年(五三四)之後,分裂為東、西魏,北齊繼而取代東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於建德六年(五七七)滅北齊後,再度一統北疆。位處江南的東晉則亡於元熙二年(四二○),劉裕建宋後,歷經齊(四七九─五○二)、梁(五○二─五七)、陳(五五七─八九)三朝迅速興替。這段期間約維持兩百七十年,與唐亡後建立的五代十國,在中國史上同屬於世局最不安定的時期。然而,對於傳入漢地、獲得信仰及知性關注的佛教而言,這堪稱是成果豐碩的時代,奠定佛教特有的型態基礎,準備集其大成之重要時期。

二、活躍的大譯經僧--鳩摩羅什

在此時期的譯經師,首先必須介紹鳩摩羅什(Kumarajiva,簡稱羅什,三四四─四一三,或三五○─四○九)。鳩摩羅什是龜茲人,自幼出家,在罽賓初習原始佛教,短暫返國後隨即動身沙勒,在當地修習阿毘達磨佛理,兼讀印度聖典《吠陀》等著作。此後,在莎車追隨須利耶蘇摩修習大乘佛教,最終專修大乘佛理,尤以通達般若經典、中觀派之祖龍樹(Nagarjuna,約一五○─二五○)的諸論典而聲名遠播。

建元十八年(三八二),前秦苻堅欲得鳩摩羅什,遣呂光征西域。呂光討伐龜茲,擄獲羅什而歸,至姑臧(甘肅省)之時,前秦卻已滅亡,呂光建立後涼,羅什長留當地十餘年。弘始三年(四○一),後秦姚興討伐後涼,迎羅什至長安,待以國師之禮,卻逼羅什留嗣,賜以十名妓女為妻。據說此後羅什凡是講經之際,必先言:「如臭泥中生蓮花,但采蓮花,勿取臭泥也。」其譯典有《大品般若經》二十七卷、《小品般若經》十卷、《金剛般若經》一卷、《法華經》七卷、《十住經》四卷、《阿彌陀經》一卷、《彌勒下生經》一卷、《維摩經》三卷、《禪法要解》二卷、《坐禪三昧經》二卷、《孔雀王咒經》一卷、《十誦戒本》一卷、《大智度論》一百卷、《十住毘婆沙論》十七卷、《中論》四卷、《十二門論》一卷、《百論》二卷、《成實論》十六卷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一說三十五部二百九十七卷)。羅什以大乘諸經為主要對象廣泛譯介,堪稱是文質兼重的名譯,足以讓舊時重「文」派、重「質」派論爭就此止息。羅什主導的譯場最終獲准設置,因有豐富的良質譯典問世,故以中國文化圈中的「空」思想為首、大乘佛教真理觀和實踐論的正式研究之道就此展開。

鳩摩羅什不僅具有譯經師之身分,更是優秀的思想家、教育家。羅什身為思想家的證據,可從其與道安弟子廬山慧遠(三三四─四一六)的書信問答集《大乘大義章》,以及多部漢譯經論推判而知。原因是前者為羅什針對「法身」等問題衍生出頗為深入、犀利的議論,後者則反映個人思想,屢有大膽意譯表現。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漢譯《大品般若經》、《法華經》、《中論》、《大智度論》等典籍,促使「實相」概念得以定型化,廣泛宣揚「諸法實相」思想,對後世影響甚為深遠。另一方面,亦為中國佛教提供發展方向。

在教育層面,羅什門下據稱包括僧肇、道生、道融、慧觀等多達三千名弟子薈聚。羅什的人格及思想影響甚遠,尤其培育出以《大般泥洹經》六卷為基礎,倡說「闡提成佛」(即使斷絕一切善根者亦能成佛)的道生、最早提出正式教相判釋的慧觀、揚棄格義佛教而讓真理更具有現實性的僧肇(三八四─四一四)等人,在中國佛教史上深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