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明代觀音信仰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Faith in Guanyin Bodhisattva in the Ming Dynasty

作者:徐一智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漢傳佛教論叢

規格:平裝 / 21x15 cm / 44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60051

ISBN:9789575987077

定價:NT$520

會員價:NT$406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一章 緒 論

↑TOP
第三節 名詞釋義:「觀音信仰」的意義

觀音起始於印度,為大乘佛教所尊奉的菩薩,他隨著佛教而傳入中土。觀音菩薩又名「觀音」,其義為:一聽到世人的呼救聲音,便立即前往救助。而稱呼他為「觀自在」,乃標舉其自由觀察一切眾生與諸法的智慧。當觀音信仰傳播到中國,一般中國人則稱他為「觀音娘娘」,或者稱其是「大悲觀音」、「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和「大慈大悲觀世音」等。觀音菩薩名稱不同,代表他在人民的心中,亦有相異的地位,百姓對他的理解,也跟著出現差異。觀音之所以那麼多變,乃因為菩薩的身世有多種的說法。觀音菩薩並不是中國虛構的人物,他在佛典裡,可找到依據。關於觀世音的身世,佛經有以下三種說法:其一,《悲華經》的觀音是轉輪聖王的太子所修成;其二,《觀世音菩薩授記經》記錄觀音為蓮花化生;其三,《大乘莊嚴寶王經》記載觀音乃聖馬王。以上實是印度佛典中,多種觀音身世的說明。從印度經典結集開始之情形,觀音的出身,即有不同的說法,故傳到中國來,中國百姓更不明白觀音的身家情況。例如《紅樓夢》裡,即有記載:

眾人聽了都笑道:「這倒該做的,先說了,我們猜猜」,李紈笑道:「『觀音未有世家傳』,打四書一句。」湘雲接著說道:「在止於至善。」寶釵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傳』三個字的意思再猜。」李紈笑道:「再想。」黛玉笑道:「我猜罷,可能『雖善無徵』?」眾人都笑道:「這句是了。」

如《紅樓夢》李紈所出的燈謎,至清朝觀音的來歷,還是眾說紛紜。也因為觀音在中國「未有世家傳」,各代的中國人都可隨著自己信仰的需求,對觀音的內涵進行不同的詮釋。像是宋朝就有出現觀音身世說明,如:「妙善傳說」之產生。正由於觀音的「雖善無徵」,使他傳入中國後,就漸漸「中國化」。

觀音信仰既然可「中國化」,那中國人崇拜觀音,便有其宗教體驗、行為和體制,觀音信仰即有其相應的意義。對於人民的信仰,有學者把它分成宗教信仰和民俗信仰兩類。臺灣學者黃寬重等著《中國社會史》即列出民俗信仰必須要符合的諸多條件:一、一般都無固定的組織,信徒多是廣泛散布於社會的自由信仰個體或小的社會群體;二、一般都沒有固定的信仰活動場所;三、所信奉的神祇沒有至高無上的。一般都是泛神崇拜,根據信仰者的具體需要,以及不同行業的功利需求,隨機選擇一種或多種的信仰對象。這些信仰對象之間,並無首從或主次的關係;四、幾乎沒有公認的創始人,因此,也沒有什麼權威、始祖;五、沒有出現不同的派別,只有地域、行業和民族上的差異等。書中,對民俗信仰列出十三條定義,而其反面如:一、有固定的信徒組織;二、有固定的宗教活動場所;三、一般都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信奉對象;四、有公認的宗教創始人,被奉為最高權威、鼻祖;五、內部有自己的派別等,即屬於宗教信仰。另外,書裡,也把我國的民俗信仰分成五大類:一、自然:天體、氣象、土地、山川和河流等自然現象加以神化,賦予他們超自然力量;二、動、植物:步入農業社會後,一些與人類生活習習相關的動、植物,和令人類恐懼及迷惑的動、植物仍被崇拜;三、祖先名人: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祖先崇拜,隨著周代宗法制度成立,祖先靈魂崇拜衍化為祭祖之德,與敬天地之道的統一;四、行業神:實際上是祖先崇拜和文化英雄崇拜的結合體,祭祀行業神的聚會提供參與者交流信息的機會;五、鬼神信仰:由鬼神信仰衍化而來的避邪禳災、禁忌和卜算吉凶。關於以上信仰的定義與分類,似乎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果就其定義,民俗信仰是沒有組織、信徒個體自由信仰、沒有固定活動場所、沒有創始人和泛神信仰狀態。換句話說,對於信仰者及被信仰者的情況,研究者都無法掌握,因為它們是個體自由、沒組織、無場所、甚至缺乏創教者,是否可當成學術研究對象,能否被觀察者所掌握,都還需要再討論。

學術研究必須要有明確研究對象,要是連欲研究的對象都無法把握,惶論深入探討。一個信仰必要有組織和活動,方能讓外人感知。然而,如果存有組織和活動等,是否就變成宗教信仰?另外,《中國社會史》一書又以神明為中心,來分類民俗信仰,亦出現了問題,例如其把媽祖信仰列入民俗信仰祖先名人裡。然在媽祖信仰下,是有信徒組成的神明會、傳承的香火寺院、他則隸屬道教玉皇大帝神明體系間、範圍遍及東南沿海等,對照作者所下的定義,媽祖似乎應歸入宗教信仰。換言之,把信仰分成宗教和民俗兩類,應該只是學術界的抽象構想。在此雖不反對實際上有民俗信仰的存在,但它的確不易被把握與知曉。鑑於這種情形,在本書中,有必要對「信仰」再下一個定義,主張「信仰」為:以一宗教的觀念為中心,而衍生出的宗教體驗、宗教行為和宗教體制,便屬「信仰」的意義。因此,「觀音信仰」的意義:便是以觀音菩薩為崇奉對象,及其所衍生出來的相關的宗教體驗、行為和體制。